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11073800000016

第16章 文学与艺术类(9)

《杜诗镜铨》是杜诗注本较为精审的本子,对于学习和研究杜诗的人而言,是非常好的教本。杜甫诗多写家国之思,反映社会生活较深、较广,而其风格也以沉郁顿挫著称。阅读时要充分把握杜诗的这些特点,才能对其作品有较深入的理解。

作者:苏轼

成书时间:宋代

东坡乐府一语中的苏词最完备的集子,阅读苏词最简便的本子。

书海溯源

《东坡乐府》是宋代大词人苏轼的词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故以此命篇。《东坡乐府》成集于宋代,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元代刻本。自宋以来,研究、注解东坡词的注家很多,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则是苏词编年笺注本中最完备的本子。词自唐五代起就开始在文人中流行起来,宋代更是词的全盛时期。但是自五代以来“词?艳科”(绢:?贵)已成贵一个定论,词人词作者都脱不了花前月下的窠臼,题材也多是离别相思,而使得词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苏轼以其超绝的才情,旷达的性情,让词在他手中别开生面,扩大其题材,充实其内容与风格,形成北宋词坛独具特色的豪放词。

文理梗概

《东坡乐府》共两卷,收录了宋代大词人苏轼的词作三百余首,是苏词最完备的本子。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是继唐以后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再一次繁荣的时期。虽然外有少数民族窥视,内有统治危机,但总的来说社会是稳定的,文人生活也格外安逸。在这样的背景之中,苏轼作为一个天才、博学的文人,深受儒道释各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天才与勤奋,为北宋词坛与文坛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苏词中数量较多、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他抒发自然的豪放词。最著名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借赤壁咏怀三国周瑜少年而功业有成的故事,其实是抒发自己年岁已老而依然一事无成的焦虑,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千古名句。虽然是豪放词人,苏轼也有婉情的一面,他的婉约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而又一改五代词中矫揉造作的虚情。《江城子·记梦》,借梦境怀念已故多年的妻子,写得情切切意绵绵,千古传诵,成为古来悼妻的名篇。作为一位天才词人,苏轼开辟词坛新风,在婉词与豪词中都取得极高成就。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东坡乐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咏怀的名篇,千百年来受人赞赏,并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名句。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思弟之作,其情真意切令人感动。开首四句化用李白“把酒问月”的诗句,以一种豪迈的笔调将这首咏怀之作的感情放在一个高迈、旷达的基础之上。“我欲乘风归去”,一“归”字将苏轼以仙人自况的心情点出。“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写出心中矛盾,想回归天界,又眷念人间。果然,下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道出真意,与其做个孤零零的仙人,莫若在人间与友为伴。下阙转入怀弟的正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刻画出一个在月夜思念弟弟,难以入眠的词人形象,兄弟情深渗透字里行间。忧思难忘,作者只好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富含哲理的词句来聊以自慰。虽然是怀人之作,但却一洗婉约词中的“断肠”、“清泪”之词,在淡淡的笔调中写兄弟情挚。末句又以“千里共婵娟”共勉,流露的是旷达、超逸,是苏轼一生性格的再现。

妙言辑录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3.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唯酒可忘忧。

4.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专家评点

《东坡乐府》是苏轼词最完备的本子,苏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都相当高,阅读与研究价值很高,《东坡乐府》是必备之书,读者应当注意的是,以豪放词得名的苏轼,也有相当数量的婉约词,这也是苏词与苏轼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辛弃疾

成书时间:南宋

稼轩长短句一语中的辛弃疾词中较为完备的集子。

书海溯源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故以其名号命篇。他是南宋豪放词人的代表,使豪放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徽钦二帝被俘,南宋王朝的建立,民族矛盾达到一个空前尖锐的程度。辛弃疾作为爱国志士中的一员,也投身到反金的战斗中去。他在青年时期就曾组织义军反抗金兵南侵,南归宋王朝之后,又不顾自己官职低微,多次上书请战,反对南宋投降派的议和妥协。但是,由于投降派在南宋王朝中长期掌权,主战派包括辛弃疾在内受到种种打击迫害,使他壮志未酬。这样特殊的时代,这样特殊的身世遭遇,为辛词创造出一种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独特风格。

文理梗概

《稼轩长短句》共十二卷,是收录辛词较完备的本子。由于辛弃疾所处的南宋偏安时期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满腔报国热情的辛弃疾留下了大量的爱国词。他对被分裂的北方国土怀着深深的眷念,由于曾做过金人统治下的沦亡之民,所以对金人铁蹄下北方的人民与北方的土地至为担忧。“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样的句子正反映了他对沦陷故土的怀念。作为一个抗金志士,他的词作中当然不能缺少抗金斗争的作品。“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为了激励战士,不惜将八百里之名马分为士兵口中餐,一派沙场点兵,迎战金兵的气势。由于当权的迫害,使辛弃疾壮志难酬,常常发出怀才不遇的悲音。“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除了这些爱国的壮词,辛弃疾也有不少流连山水的写景之作,其词之清新,简直不像出自一个赳赳武夫之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就是这样的代表。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稼轩长短句·水龙呤》)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集中体现其豪放性格与壮怀报国的热情。辛弃疾素有“掉书袋”之称,这首词中也有大量的典故引用。起首两句,以景物描写烘托出秋高气爽,“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景象,将一个豪迈的诗人形象烘托出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运用韩愈、皮日休、周邦彦等人的典故,将情景交融在一起。“落日楼头”数句则由情及人,将词的本意表达出来。这数句全是短句连用,一气呵成,给人以气势磅礡之感,诗人那渴求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惆怅跃然纸上。下阙又连用数典,表明心志。虽然壮志难酬,虽然报国无门,但词人仍满怀一腔热忱,不愿作“求田问舍”的富家翁。但细思量现实的处境,却仍然矛盾重重,“可惜流年”,心头郁抑,却得不到丝毫慰藉,只能暗自落下“英雄泪”。

妙言辑录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4.布被秋高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尝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9.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0.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专家评点

《稼轩长短句》是辛弃疾词作最完备的集子,是欣赏、研究辛词的代表著作,其词作洋溢着爱国热情,这是辛词的主流。辛词又喜用典,读者若对典故不熟悉,可能会对辛词缺乏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