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11072800000031

第31章 方法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慢的习惯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相信这是一件法宝,就把它译成日文。于是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拥有这篇短文。

它就是《把信带给加西亚》,现在已被印了亿万份,在全世界广泛流传,这对有史以来的任何作者来说,都是无法打破的纪录。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合作,获得做战的绝密信息。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我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以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说的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没有任何询问,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当然,经过一番周折,罗文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才是成功的秘诀。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没有意识积极行动的重要性,他们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漫不经心,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总是慢慢腾腾,将时间大量地浪费了。

动作缓慢的孩子有的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先天气质,对于这样气质的孩子,父母只能接受并因势利导;再有,有的孩子天生习惯三思而后行,做事的过程中想法很多,所以,这样的孩子也会因慎重仔细而动作缓慢,这样的效率反倒会非常高。所以,父母需要找出孩子做事慢的原因,再对孩子的慢性子进行纠正,不然,只能事半功倍。

有的孩子动作缓慢,是由于动作不熟练,孩子小的时候,神经肌肉的活动还不协调。所以做事的时候要非常缓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为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经常锻炼。以便于孩子的神经肌肉得到协调发展。

此外,还有的孩子做事动作缓慢,是由于孩子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这样的孩子就需要父母为孩子多设置奖励情境,让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的成就感。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当天该做的事情总要拖到明天、后天甚至下个星期,虽然心里着急,可行为上却总是拖拖拉拉的,进度很慢,不到最后时刻就积极不起来,直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临时抱佛脚,就像是开学头一天,才拼命补假期作业的小学生。美国德宝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瑟夫·法拉利给了他们一个专有名词——"慢性拖拉症患者"。在他看来,做事拖拉其实是一种"心"病,或者说。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法拉利教授认为,慢性拖拉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激进型"拖拉症患者,其特征是自信能在压力下工作,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寻求刺激。另一种是"逃避型"拖拉症患者,这类人通常对自己缺乏自信,因害怕做不好事情而迟迟不肯动手。

这种慢性拖拉症最常发生在大学生中。由于交作业的时间跨度较长,很多学生总是要熬到最后才动手,这其实是慢性拖拉症的典型表现。这种毛病乍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似乎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很快克服,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法拉利教授发现,这种毛病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和普遍,而且克服起来难度很大。做事拖拉作为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从小处说,使我们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有时把事情拖到实在不能再拖,即使赶在最后把任务完成,质量也根本无法保证;从大处说,会使我们形成懒散消极的性格,创造力也会大受影响。

对于慢性拖拉症,最好以预防为主,时常检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警惕拖拉症的发生。而一旦发生。根据法拉利教授等人的研究,治疗要早,在学校期间就改掉拖拖拉拉的习惯。是最好的选择。"成功大学生活攻略"作为改掉拖拉习惯培训课程。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方法通过简单的技巧,严格规定作业完成期限,使学生们养成不拖拉的习惯。普通人只要设定比较详细而适当的行动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改变慢性拖拉症也是完全可能的。

孩子动作慢,父母不要太着急,只要你找出原因,然后再参考以下方法,就会帮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

1.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

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跑步等,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提高挑战能力。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与挑战心里。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2.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

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并及时的进行鼓励与引导。这样,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事情做起,然后再让孩子做难度较大的事,慢慢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最好的方法。在此期间,父母要对孩子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3.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改变

父母最好估计出孩子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不然,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4.帮助孩子合理地安排时间在生活中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做。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父母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孩子做事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认认真真地做事,只是再快一点就可以了。这样,孩子就能改掉做事慢的习惯,做事也能慢慢快起来,慢慢地懂得效率的重要性。个性悟语

成功需要积极的行动,有时甚至需要争分夺秒。因此,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慢的习惯,有助于他们将来获得成功的人生,也有利于他们在做事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