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约会要去必胜客
11072400000054

第54章 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有效需求

胡乱买东西是因为什么?

有一天,一个渔翁在河边钓鱼,看样子他的运气很好,没多久,只见银光一闪,便钓上来一条。可是,十分奇怪的是,每逢钓到大鱼,这个渔翁就会将它们放回水里,只有小鱼才放到鱼篓中。在一旁观看他垂钓很久的人感到很迷惑,于是就问:“你为何要放掉大鱼。而只留小鱼呢?”渔翁答道:“我只有一口小锅,所以煮不下大鱼,而且小鱼的味道更鲜啊!”

众所周知,大鱼当然比小鱼好,但是渔夫没办法,只为他的锅小,只能装得下小鱼,所以他只好把大鱼再放生,留下小鱼。从经济学上讲,渔夫的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有效需求”。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晶的总供给、价格与其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社会对于商品的总需求,而这个总需求是由总消费需求和总投资需求构成的。

凯恩斯提出了三大心理定律,即所谓心理上的消费倾向(边际消赞倾向递减规律)、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就个人消赞来说,量入为出,消费水平依赖于收入水平,消费额总是占收人额的一定比例,这种比例就称为“消费倾向”。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来说,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应该低于他的收入水平,只是占一定的额度,绝对不能超过。

实际上,个人的消费行为取决于自己对未来的预期,因为个人的预期未必就一定正确。所以常常会有许多刚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妇变成了月光族,每到月底许多人要么靠举债度日,要么靠透支信用卡度日。

首先,个人在做出预期时,依据的是个人掌握的消费信息,而这种信息常常是分散的、片面的,甚至有很多是不对的。不少人做出预期时更多是听了“传言”,而这些“传言”既包含正确信息,也包含错误信息,甚至就算是正确的信息也会被扭曲变形。

其次,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常常是互相影响的,一个人的预期常常会影响别人,也要受别人影响。所以,我们经常会受到示范效应的影响。

在决定购买哪一物品时。消费者所依据的是短期预期。此种短期预期的正确性还是主要的。比如,消费者对某一商品价格的预期是下降的,他们就会持币待购,对并不是急需此炎商品的人来说也会去购买的。

价格预期与收入预期是影响消费者需求预期的主要因素。当消费者预期未来的价格有上涨的可能性时,就会影响当前的购买。即消费者常常将当前的价格上涨作为今后价格进一步上涨的信号,来做出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从而在当前物价上涨少时增加购买。此时,影响购买行为的并非当前的高价格,而是未来的更高价格。所以,买涨不买落和需求定理并不违背。同理,消费者也会将当前的价格下降作为今后价格会进一步下降的信号,而做出未来价格下跌的预期,从而在物价下跌时减少购买。此时,影响购买行为的也非当前的低价格,而是未来的更低价格的预期。

收入预期是消费者的一个重要预期。此时,消费者并非预期整个社会收入水平的走势,而是预期自己个人收入水平的走势。大多数消费者希望自己的生活稳定,所以,决定其消费的常常不是一时的收入,而是一生的收入。而这一生的收人又取决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收入预期的影响不同。通常而言,年轻、文化水平和技术高的人,对于未来收入预期是乐观的,他们觉得自己赚钱的能力强,未来的收入会随之增加。所以,他们的消费模式是支出大于收入,也就是愿意用消费信贷的方式,先借钱花,之后再还。这种乐观的收入预期鼓励了他们消费。

所以,很多年轻的男女会因为对自己的收入预期乐观,所以便不管自己是否需要,是否是“有效需求”,便由着自己的欲望去进行消费,结果成了月光一族或者卡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正如古人打油诗所讥讽的那样: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如此贪心不知足,终将坠入深渊里。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因此,想要活得开心一些,不沦为钱的奴隶,就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只做“有效需求”的消费,而不是让欲望控制自己的大脑。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他著有《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最先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认为需求能够拉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