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约会要去必胜客
11072400000052

第52章 买股票、买基金,还是存银行吃利息——理财观念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应该有什么观念?

美国石油犬亨约翰·戴·洛克菲勒曾给年轻人以下忠告:“储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蓄,我们的很多计划都将毫无意义。”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对于许多收入没有保障的人来说,存款更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人们却发现自己的钱存在银行里却越来越少了,而不是多了,因为通货膨胀了。“粮价涨了,油价涨了,猪肉价涨了,房价更是在涨……”可以说是涨声一片。办公室、菜市场、洗手间、公交车、网络论坛……关于涨价的讨论随处可闻。

假如通货膨胀率为8%,存款利率为3.5%,那么存人银行的钱会在次年缩水4.5%。也就是说,社会经济进入了负利率时代,存在银行的钱所得的利息赶不上钱贬值的速度,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存在银行里的钱缩水了”。尽管现在人们赚得越来越多,但是财富增长率往往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超过通货膨胀涨幅的,也就是说,CPI指数(物价增长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超过了人们的财富增长率。

当你把钱定期存在银行里的时候,虽然严格来说,定存的特性最能符合“保本”、“获利”的双重要求,但是定期存款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却出现了风险,成了一种错误的理财方式。理财专家告诫我们,定期存款不仅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出现风险,还会存在其他方面的风险。一般来说,定期存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1)通货膨胀。全球自2001年吹起降息风潮开始,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从往日的十几个百分点降至一两个百分点,虽然到2006年有开始回转的迹象,但是涨幅远远比不上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年增率。一旦代表通货膨胀的消费者物价指数高于定存后,通货膨胀便会侵蚀定存获利,使得金钱价值不断缩水。因此在物价节节升高、利率却涨幅不大的时候,最好趁早把资金转往获利率更高的地方。

(2)解约扣息。因为是定期存款,所以都会签订一定的期限合约。直到期满之后,本期才能按照约定的利息计息,因此流动性相当低。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定期存款一定能够满期,也许因为急用而必须解约。这时的定期存款不但无法拿到较高的利息,有时还得付出解约金,利息收入反而不如活期存款。这是定期存款的另一大缺点,而且是会时有发生的。

(3)丧失机会成本。因为一旦存款,则该笔资金就不能再用于投资等其他方面。因为资金的流动性低,你就无法灵活使用,所以就算遇到不错的投资机会,也无法将这笔资金提出,用在投资股票、买基金,或购买其他物品上面。因此,就会牺牲投资其他商品的最大报酬率,而这种机会成本所得到的收益往往要比定期存款所得的收益大得多。

如果社会生活进入“负利率时代”,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热衷于储蓄的人就需要高度警惕: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存款,CPI指数将使你存在银行的钱偷偷地变少。既然存钱会赔钱,那么就只好转变理财观念,不再存钱,而是主动出击去选择投资。因此,“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是你一定要跑赢CPI”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

为了使财富不变少,不因通货膨胀的原因而使自己的钱缩水,人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出击,去寻找一种更快的财富增长的方式—一投资。但是,理财专家指出,在众多投资理财工具的选择面前,因为人的性格不同、拥有的财产和对理财的要求不同,也要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比如,对于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将大部分资产投资在股票上,当然,略为保守的可以分散一部分资产在债券上。经济学家告诉人们,投资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为了达到风险的分散,股票投资部分也可以分散在不同投资风格的股票上,保持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的比例平衡。

总之,为了使家庭财富增加,使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好,当定期存款已经不能给人以满意的回报,甚至会使两个人的财产缩水时,一定要转变理财观念,不要再以为将钱存在银行里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你所需要的是让钱为你再赚钱,而不是靠微薄的利息回报来积累财富。更何况定期存款已经不能再为人们积累财富。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一定要清醒地判断大的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选择新的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要么去买股票,要么去购买基金,而不是把钱放在银行里等待缩水。负利率时代“负利率时代”是指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的这样一段时期。2010年3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午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达2.7%,超过了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中国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