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约会要去必胜客
11072400000016

第16章 要自由还是要婚姻,这是个问题——机会成本

有没有考虑清楚在得到婚姻的同时,你又丢掉了什么呢?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户人家的女儿长得十分漂亮,到结婚年龄的时候,两家邻居同时来提亲。东家很有钱,但是儿子长得很丑;而西家的儿子长得帅,但是却很穷。父母一时拿不定主意,就问女儿愿意嫁给哪家的儿子。女儿羞答答地不好意思说。父母就对她说:“要是难以启齿,就袒露一只胳膊。嫁东家就露左胳膊,嫁西家就露右胳膊。”结果女儿将两只胳膊都露了出来,父母十分奇怪,就问她原因。漂亮女儿说:“想在东家吃饭,到西家住宿。”

很显然,齐女的想法永远只是想法,不可能实现“一女嫁二夫”的美好梦想。正如孟子所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选择了鱼,就必须要放弃得到熊掌的机会,反之亦然。从经济学上来说,这是一个机会成本问题。“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称“选择成本”,简单地解释就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会面临着选择,权衡利弊之后进行取舍。简单地说,某种东西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虽然在第一章谈到婚姻成本时已经涉及到机会成本。

2008年,好莱坞上映了一部众星云集的大片《其实你不懂他的心》,片中讲述了几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其中之一是本·阿弗莱克饰演的尼尔与詹妮弗·安妮斯顿饰演的贝丝,两人已经相恋7年,但是因为男方的爱自由而一直没有结婚。贝丝想结婚,但是尼尔一直不同意,她也就不再坚持,二人倒也相处得很好。但是后来贝丝听一个“爱情大师”说,如果一个男人跟你在一起很长时问却一直拒绝跟你结婚,那么他就是不爱你。她听信之后就逼尼尔结婚,但是尼尔却坚持不结婚,二人只得分手。尼尔是既想要自由又想要爱情,但是贝丝却想要婚姻,所以尼尔只得在二者之中进行选择,结果只好分手。在这个故事中,要自由就得放弃婚姻,要婚姻就得放弃自由,二者互为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经常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来解释机会成本。想要吃午餐,就要付出放弃在吃午餐的时间里可以做的其他事情。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机会成本,想要得到一种东西,必须要以放弃另一种东西为代价。在婚姻中也是存在着机会成本的而且不仅仅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成本。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机会成本属于“隐性成本”,对经济学不了解的人不易发现。此外,它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成本,因为它几乎会决定一个人衡量婚姻对自己是否必要的标杆。那么婚姻到底有哪些机会成本呢?

首先,结婚就要放弃自由。

得到幸福婚姻的同时,必须放弃很多自由的选择,包括与其他异性的亲密交往,与狐朋狗友的呼杯唤盏、吆五喝六,还必须放弃一部分个人爱好和兴趣。结婚前你有大把的时间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结婚后天天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天天围着孩子、工作转,为家忙为妻子/丈夫以及孩子忙,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其次,得到你,我放弃了全世界。

婚姻的第一个机会成本就是放弃了其他对象的选择。在一夫一妻制之下,无论男女,在笃定一个结婚对象之后,就必须要放弃其他的结婚对象。婚姻是一辈子的事,而选择最适合自己,或者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对象则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假如某女性可以从A、B、C3位男性中选择一个做自己的结婚对象。A的条件是有房有车,无贷款;B是有房有车,有贷款;C是有房无车,有贷款,那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A。

那么她的机会成本就是B,而不是c,因为她当然不会选择C。可是后来她发现,A虽然经济条件最好,但是与自己没有共同话题,个人也没有情趣,而且工作也一般,是一眼就看穿一辈子过什么生活的人;B的经济条件一般,但是却是一个十分有情调的人,并且跟她志趣相投,对生活充满信心,很有能力,也有发展潜力;c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但是工作却很好,而且近来发了一笔“横财”,买彩票中了1000多万。这时她的机会成本就不一样了,因为如果以不同的标准来判断,这3个人是互为机会成本的,但是又不能互换。这是决定结婚时要付出的机会成本。

再次,事业上的成本。

很多人不愿意结婚就是因为结婚之后,无论是时间、心思都要花掉一半在家庭中,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比如说女性,如果你事业成功,再找个温柔体贴的丈夫,可能是锦上添花,但也可能一不小心被婚姻拖垮你的事业,或者担上生活的重负,使你没有心思再去追逐事业的脚步。而男性也不可避免地要应付婚姻中的各种问题:与另一半的相处,对子女的教育,以及与女方有关的社交活动。

总之,婚姻是有机会成本的,想要结婚就要做出失去以上“机会成本”的心理准备。如果你认为婚姻的价值要比以上的所有成本大,那么就选择结婚;而如果你认为婚姻的收益小于付出以上成本的所得,那么就选择单身。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选择成本)指任何决策均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此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在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这就是机会成本。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与看电视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