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约会要去必胜客
11072400000010

第10章 你会不会营造神秘感与距离感——边际效用递减的减缓

为什么男人会被若即若离的神秘女人迷得五迷三道?

为什么《蓝宇》的主角说:“两个人在一起太熟悉了,就不好玩了。”

既然边际效用是基于人本性而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应当如何对待呢?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应如何对待边际效用递减带来的坏处呢?婚姻问题专家告诉人们:营造一定的距离,同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

人与人之间彼此双方都需要个人的一点空间。如果彼此连一点点的个人空间都没有的话,那时间久了也会生厌。所以这时就需要营造一个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很多坚决拒绝办公室恋情的人认为,办公室恋情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一天24个小时,除了上厕所的时间不在一起,其他时间都在一起,没有一点私人时间与空间,是会令人窒息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所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过长会令人感到反感,这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因此,这些人反对办公室恋情。关于距离感最常见的方式应该是异地恋了。大多数异地恋如果成功的话,很少会产生两个人因为天天在一起而产生的边际效用递减,因为两个人见面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也就不可能产生因为过于熟悉而生厌的事情了。所以,在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应该尽量地去营造一定的距离感。短暂的距离可以产生美,因为彼此分开以后有一种迫切渴望重逢的雀跃,也就有“小别胜新婚”的说法。两个人应当适当地营造一定的距离,比如,可以找个机会,单独去朋友家住一晚,甚至有条件的可以单独去度假一段时间,等等。这样就会把边际效用递减变到了最小,有效地保持了两人关系的新鲜感,更容易持久。

距离可以产生美,可以减缓边际效用递减,那么神秘感的作用又何在呢?其实也是为了减缓边际效用递减。很多不幸福的婚姻和恋爱,都是因为双方一旦进入状态之后,就开始要求对方什么都要向自己开放、坦白,不允许对方有隐私。这样一来,双方就不再有神秘感了,没有了神秘感,效用也就会消失,双方的吸引力也跟着就会急速下降。很多女人都说,为什么男人一旦拥有了自己,就不像以前那样爱自己了。我们都知道,人们都有好奇心理,都会对自己不了解的,感到神秘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而当自己对这一事物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兴趣了。电影《蓝宇》中的台词说:“两个人在一起太熟悉了,就不好玩了。”文学青年兼小资们常用的一句失恋感育是:“因陌生而吸引,因熟悉而分开。”这也是边际效用的道理。因为陌生,有神秘感,产生了兴趣,进而产生了感情;而因为熟悉,没有了神秘感,失去了兴趣,也就只好分开。所以说神秘感也是减缓边际效用递减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个聪明的人,或者一个想维持长期婚姻关系的人要学会保留一定的神秘感。美国学者尼娜·欧尼尔和乔治·欧尼尔夫妇合著一本名为《开放的婚姻》的书。他们在书中告诉大家:“在婚姻生活里,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些空间,不只是物理的空间——像有一个小房间,可以把自己关在里头;还要有心理的空间。心理的空间可以假想为一个人心理上的小房间。没有这个空问,人不可能成长;如果没有成长,即使感情最好的夫妇最后也会彼此厌倦。”

前苏联心理学家扎采宾等人研究表明:在有感情基础的夫妻之间,会发生周期性的“爱情休眠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甜蜜的相处后,夫妻双方会产生厌倦、冷漠甚至敌意的情绪。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给对方一个独立的时间、空间,使其自身调整,经过一段时期后夫妻感情自然会进入下一个甜蜜期。感情的更新需要人为的努力。新总是与“陌生”、也可以说是“神秘”联系在一起,一个熟悉的人或物绝不能说是新的。而时间和空间距离常常可以创造神秘感。结婚后夫妻天天生活在一起,每天重复着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生活曲,久而久之双方都感觉乏味,为一些生活小事难免不发生争吵。同时,两个人慢慢地由熟悉而生厌倦。男女双方时常拥有自己的独立时间、空间,有相对的自由,使彼此拥有神秘感,这是能够增加魅力的,而且能够更好地维系婚姻。

当然,无论是距离感还是神秘感,都应该是适度的。因为男女双方关系的融洽与否最重要的一条是信任,如果为了营造距离感而故意分开,往往会使双方关系破裂。让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是极为不道德的行为。所以距离只能是短距离,也不能过于频繁。神秘感的营造同样也应该是适度的。虽然不必一清二白,把自己从记事起的第一件事到现在事无巨细地告诉对方,但是一些必须要透露的个人情况,还是要公开的,比如个人家庭状况、财务状况、亲友关系、兴趣爱好和将来的打算等等有助于建立信任机制的信息是必须要公开的。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婚姻就不会害怕边际效用递减带来的后果了。赫尔曼·海因希里·戈森

他是最先提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经济学家。1810年9月7日生于德国·波恩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律师和地方政府税务官,后来与他人合办过保险公司,之后他退出经营,专心致力于搞研究,研究怎么才能快乐。当时大家都觉得他是疯子:一个穷鬼不赚钱娶老婆,整天研究怎么快乐。为了宣传自己的理念,他把一生的积蓄拿出来自己出书——一即《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希望能宣传自己的理念。由于他的书里用了大量繁琐的数学推导和公式,几乎无人能看懂,到了1858年,他的书4年间只卖掉了4本。他因为心情不好而郁郁寡欢,加上生活落魄,得了严重的肺病,年终时仅48岁,终身未娶;一个研究快乐的人却过着最悲凉的一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