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11068700000009

第9章 古雪线高程问题

作者(郭旭东,1988)曾指出,有关第四纪冰期雪线,那是彭克和布鲁克纳早已提出的问题,但至今没有人给雪线下一个明确和清楚的定义,以致近年来在论证和应用古雪线推论庐山冰川发生的可能性时出现了概念性的错误(杨怀仁,1980,1984)。一般说来,山地雪线可分为气候雪线和地形雪线两类,评价或重建更新世冰期雪线时,大多采用能代表区域性气候变化的气候雪线。同时作者还明确指出,术语雪线是指夏天最高温期山地积雪的最大下限高程线。据此,应用中国8月份零度同温层分布高程及有确切地质依据的古雪线证据,推算了中国东西及南北共4个古雪线剖面。其结果表明,庐山现代雪线高程为5,200 m、珠穆朗玛冰期雪线高程为5,000 m左右。北京西山珠穆朗玛冰期雪线高程大致为3,600 m,现代雪线高程为4,200 m左右。这与作者(郭旭东,1991)据古冰楔推算的末次冰期北京西山的古雪线高程为3,600 m的高度相一致。此高度已远远超过北京山地高程达1,300~2,600 m。因此,第四纪冰期北京地区和其他中国东部地区一样,不可能出现冰川,而是一个较好的冰缘环境。

总之,通过作者及施雅风、崔之久、李吉均等(1989)的大量调研工作,有关中国东部冰川与环境问题已经不但在野外实际上,而且在理论上都得到解决,表明20世纪早期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的“泛冰川论”已不能成立。

§§第三章 冰缘现象与冰缘环境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