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植物学实验与实习
11067200000019

第19章 蕨类植物(二)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真蕨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其他蕨类植物的区别以及蕨的生活史。

二、用品与材料

1.用品: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刀片、吸管、Noland固定染色剂、I-KI溶液、间苯三酚盐酸染色剂。

2.材料:蕨、满江红等。

三、内容与方法

1.蕨(Pteridium aquilinum)

蕨多生于200~1 200 m的山坡、林缘和稀疏林下。囊群多于8月成熟,8~9月采集较适宜。

(1)观察孢子体:取带有地下茎的新鲜孢子体(或用蜡叶标本),用水洗尽泥土,可看到蕨的横走根状茎上生有大量的,地上茎上生有叶,沿锈褐色的总叶轴顺序观察,可见叶轴两侧生有小叶(又称羽片),小叶上还可再分为小羽片。蕨有____________回羽片和小羽片,各级小叶都有,最末一级小羽片的叶缘还可有裂片。蕨的多个孢子囊生于叶的小羽部,形成连续的孢子囊群,小羽片的边缘背卷,将囊群盖住,成熟时褐色的。

(2)观察蕨的孢子囊和孢子:取蕨的羽片,将其放在载片上,滴上一两滴水,然后用针向外方轻轻拨开孢子囊群盖,拔出一些孢子囊,移去小羽片的碎片,再加一滴水,盖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囊的形态结构:每个孢子囊呈,且有一,囊壁大部分为一层____________细胞,要特别注意孢子囊上有一纵行的,每个细胞都明显的有三面特殊的____________增厚壁,环带以孢子囊基部起,位于孢子囊的中线,约围绕孢子囊的3/4,与环带相连的另一端仍是数个薄壁细胞称之为,其中有两个薄壁细胞的径向壁比较细长称之为。取下载玻片,用吸水纸吸去水分,再加一滴酒精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环带细胞放出孢子,想想其放射原理。

(3)观察叶片结构:取蕨叶的小羽片做徒手横切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蕨叶具有与植物相似的结构,叶片上部为排列紧密的(内有叶绿体),下面几层细胞排列疏松,有大的细胞间隙,似____________组织,如所切的叶为具有孢子囊群的叶,还可以看到在叶缘处生有不同成熟度的孢子囊,孢子囊群外侧可见似单列细胞丝状体的组织,这是盖在孢子囊群外的带状膜质____________的横切面。且蕨的双重囊群盖将孢子囊群夹在中间。

(4)取蕨根状茎做徒手横切片:用间苯三酚盐酸染色后装片,在低倍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茎的多个部分,最外层为由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的,其外壁具,紧贴表皮的被染成红色的几层厚壁细胞为机械组织。再向里为皮层薄壁组织,中间为染成红色的。皮层薄壁组织在茎的两侧向表皮伸出,隔开机械组织成为。

(5)观察原叶体:取洗净的原叶体,可看出为一心形的背腹式的绿色叶状体。用镊子将原叶体腹面向上放于载玻片上,用放大镜观察原叶体腹面,可看到其心形片状体的近尖端生有大量的。细心观察在假根尖有许多小突起,这些是。在近心形凹陷处可见许多长的突起——颈卵器的颈部。再加一滴水用Noland固定染色10分钟,盖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见在丝状假根之间的小突起,呈圆球形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囊状精子器,精子器内有许多具有鞭毛的精子。在原叶体上近凹陷处的。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可观察到颈卵器的颈部,稍向后弯曲倾斜可看到成行排列的颈部的壁细胞。

2.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满江红漂浮生于池塘或水田,秋后变为紫色,又称红苹,常做农田绿肥。

(1)观察满江红外形:满江红孢子体的大小,粗细,分枝的形式,着生的部位,叶的大小,着生方式,着生部位,是否开裂,以什么方式开裂。

(2)观察满江红叶的内部结构:取满江红的沉水叶片,作横切片观察,可观察到,叶由数层细胞构成,上皮均有____________组织,栅栏组织内有大空隙,含少量叶绿素,近叶基向轴面具有大空腔,内有。

(3)观察孢子囊群结构:囊群有____________形囊托,着生在沉水裂片上,被膜盖,孢子果成对,呈____________角形,内有孢子囊1个,小孢子囊64个。

四、作业与综合题

1.绘制蕨根状茎的横切面结构图。

2.绘制蕨的生活史简图。

3.绘制满江红的叶横切结构图。

4.列出真蕨的主要分类特征,并与前面观察的几种蕨作比较。

5.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