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11067000000002

第2章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书的研究一方面为了丰富和发展我国战略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力求通过更为新颖的角度,以企业持续营销力为出发点,研究我国企业持续成长的问题,希望能对目前中国企业,尤其大量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

本书研究的目的力求达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企业持续营销力的概念并归纳持续营销力的基本特征,建立持续营销力与企业持续成长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企业持续营销力在企业持续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2)根据系统理论构建企业持续营销力的系统结构模型,揭示各子系统构成及其内容,分析企业持续营销力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子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方式;同时对企业持续营销力系统进行协调性分析,并基于递阶控制理论,建立企业持续营销力协调递阶控制模型。

(3)建立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动力系统结构与演化模型,系统分析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动力作用机制。

(4)建立企业持续营销力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持续性”、“协调性”评价模型,以及基于灰色系统的企业持续营销力综合模糊评价模型。

(5)提出企业持续营销力系统培育策略。

1.2.2 理论意义

企业持续营销力是企业的核心动力,所以要把企业各种资源转化为持续营销力。但企业持续营销力内在结构如何构成,各层结构之间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如何,目前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建立起企业持续营销力的评价体系,提出一套测量企业持续营销力的评价方法,进而明确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培育策略,这将填补我国市场营销学,特别是战略营销学领域的空白。

企业持续营销力的研究使营销实现了从艺术向科学方向的转变。本书通过对企业持续营销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定性判断建立系统的概念模型,并尽可能将它们转化为数学模型,经求解或模拟后得出定量的结论,再对这些结论进行定性归纳,以取得认识上的飞跃,形成解决问题的建议,提升企业营销管理水平。

1.2.3 实际应用价值

系统的探索企业持续营销力问题这对我国企业战略营销实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经历了2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中国企业在营销上也进入了同质化时代,而且大部分是低水平的同质化,中国营销正处于一个发展相对停滞甚至是困难的时期。许多企业不能正确认识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片面模仿一些成功手法和技巧,主要靠“拍脑袋”决策,缺乏对持续营销力的系统认识和培育,从而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状况中,它将使企业无法立足,更谈不上持续成长。

目前,企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意识、综合各方面要素对自身的持续营销力准确和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从而对企业持续营销力进行系统的培育,将是入世后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系统分析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内涵和结构,深层次探索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动力作用机制,构建企业营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测量评估持续营销力,进而培育持续营销力,正是企业当前亟须做好的战略性营销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题的研究成果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其战略营销管理水平,进而保持健康、持续发展所急需的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