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1号交警: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11066900000054

第54章 一

那天离开康县后,我们《1号交警》采访组一行4人,开始了近30天的文县、武都之旅。康县交警大队的司机杜亮手握着方向盘,一声不吭。警车里的空调突然坏了,车内高温达30度以上,他头上冒着汗珠,但两眼始终平视前方。

窗外的青山绿水,还有当地的群众以及村庄、民房、院落记录下的坍塌的日子,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前面还大声叫喊的我的同伴们,现在一下子哑口无声了。他们看着大山因为地震而裸露着的胸怀,还有青山在地震后开膛破肚的惨状,以及坍塌了的数不清的民房,先是惊叹不已,紧接着就是默默无言了……

杜亮的眼睛很厉害,一直注视着正前方,好像一下子看穿了陇南重重叠叠的山水,他恨不得一下子飞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碧口。但是,警车轮子下的土马路还需要车轮一里一里地去丈量,时间还得从分分秒秒开始。

我们出甘肃进陕西,过文县,走碧口。一路上,阅读了灾区群众与死神决战的大特写,也看到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喜人景象。我们感叹到:中国人民是伟大的,是不可战胜的,是任何力量也震不跨的!

在距离文县150公里的地方,文县交警大队派来的两辆警车把我们迎上了。我发现,从车上下来了3位戴眼镜的人,两位带着近视镜、一位戴墨镜。戴墨镜的是交警大队的司机小任,戴近视眼镜的一个是文县交警大队的宣传股长张健新。另一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文县交警大队教导员陈立辉。陈教导员长的白白净净的,短短的头发洗的很干净,个头不大,却透出一种精明,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都38岁了,看上去还像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文县交警大队派车到150公里外的地方接我们,大队教导员还亲自给我们开道,这足以证明对我们的重视。我感觉这次文县之行,一定会满载而归。果然不出所料,因为上到大队长、教导员、副大队长,下到1线交警、协警,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都对我们很友好。不论是座谈式采访,还是个别采访,大家都无一例外的用心和我们交流。我们似乎不是采访和被采访的关系,而是久违了的朋友,是久别多年的兄弟。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只有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了。我们一个猛子扎了下去,白天采访,晚上组织材料、写作,在30天之内,我个人的采访笔记就达到了近20万字。这在我的采访史上,是一个巨大的收获,也是一个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