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刘劭大队长指挥大队的工作人员,及时在大队院子里搭起了1座150多平方米的临时帐篷。他把交警的家属全都妥善地安置在了这个大帐篷里,而远在徽县的妻子和女儿只能和老乡们挤在一个狭窄的简易的防震篷里。就是这样一个防震蓬,也是刘邵的一个老乡去帮助搭建的。
在余震频频发作的日子里,如果谁能搞到一顶帐篷,那就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了。因为临时的随便搭的防震蓬,住个一半天可以,可是要10天8天的住,就有问题了,也确实不是个办法。这时,刘劭的老家打来了电话,说两位老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急需一顶帐篷。刘邵这下不敢怠慢了,妻子要他弄一顶帐篷被他打发了。可父母亲要帐篷,他就不能不管了。他在工作之余,托朋友、找关系,好不容易才弄了一顶军用帐篷。就在准备想法把帐篷送到老家的时候,大队上又陆续返回了不少家属。怎么办呢?只有把自己准备给老家父母住的帐篷搭在了大队的院子里……干警家属们知道这一切后,说什么也不住这个帐篷,他们准备把这顶救命的帐篷送到大队长的老家去。大队长见大家的决心已定,就撒谎说,他又弄来了一顶帐篷,已经送回老家去了……
这是个善良的谎言,也是一个伟大的谎言。一顶15平方米的帐篷在平时,也许值不了几个钱,可在地震期间,一顶帐篷值千金啊!
一个小小的平凡的事件,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更是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舍小家顾大家的优秀品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美丽的谎言刚刚结束,徽县那个帮忙搭防震蓬的老乡把电话打来了。老乡说他的妻子康小玉因长时间的住防震蓬,身体比过去更差了,再加上女儿刘薇要参加升初中的考试,住在防震蓬里也得不到很好地休息。实在没有办法,她就擅作主张自己搬回到已经被专家鉴定为危楼的家里去了。刘邵吓了一跳,平时善良贤惠,不善言谈的妻子此刻却表现出了惊人的胆量,单独领着孩子住在了危楼上。老乡告诉他,在徽县交警大队的危楼里,只有他们一家的灯孤独的亮着,他妻子和女儿形单影只地住在上面。在余震不断的日子里,谁不愿意住在帐篷里啊!但是,他刘邵的妻子、女儿有帐篷住吗?你刘邵还是个男人吗?
刘邵没有办法回答老乡的问题,一层薄薄的凄凉感,涌上了他的心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妻子女儿,他只能暗暗地为她们母女俩祈祷祝福。
时断时续,忽强忽弱,防不胜防,便又不能不防的余震还在不停地摇晃着大地,还在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大地震过去已经不少日子了,但是人们还在担惊受怕、极度恐惧中生活。有短信这样写道:“怕震的、怕死的,半夜晚上跳楼的;聊天的、谝传的,担心地震不来的。”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刘劭针对这种情况,在解决了干警们的后顾之忧后,就和大家一起到帐篷交警大队里办公,指挥作战。他知道,大家都在看着他呢,他就是大队的主心骨,就是火车头。
地震过去已经很久了,但是,余震还在继续。可是,工作绝不能落下。因为,群众已经像过去一样前来办理各种手续了。交警大队所有的工作,已经全部展开了。而好些工作,必须在办公室里进行。可是,不少同志,尤其是女同志,他们不敢进到办公室里办公。为了鼓励他们大胆的走进办公室里,他就陪着他们上班,让他们少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信心。
为了恢复正常工作,就必须安定军心。由此,他第一个回到交警大队的办公室了带头办公。为了让办公室主任王继文放心地在办公室里工作,在第一时间里把有关材料整理好给上级汇报,刘劭一有空闲就陪王继文一起上班。
5月25日的那次6·4级强余震,使王继文至今还刻骨铭心。当时他正在整理一份上报的材料,突然,电脑晃动开了,他抬头一看,掉灯在不停地左右摇摆,窗户也在叭叭叭地响。这情景和“5.12”那天的很相像。他潜意识地站了起来,心已经咚咚地跳个不停。但他意识到是又一次地震来临了时,就急忙忙跑出了办公室。可是,但他看到镇定自若的刘劭大队长时,又慢慢的走进了办公室。他们感觉,大队长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有大队长在,就是天塌下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