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言谈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言谈的内容和方式往往是他品性和才智的表现。
明洪武初年,浙江嘉定安亭有一个名为万二的人,他是元朝的遗民,在安亭郡堪称首富。一次,有人自京城办事归来,万二问他在京城的见闻。这人说:“皇帝最近作了一首诗。诗是这样的: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万二一听叹口气道:“唉,迹象已经有了!”他马上将家产托付给仆人掌管,自己买了一艘船,载着妻子,向江湖泛游而去。两年不到,江南大族富户都分别被收缴了财产,门庭破落,惟有万二逃之于外。
这说明,分析判断人的言语,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现,有的是直接明显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对于那些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而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人与人的差别,大多也就发生在这里。这是创造思维的用武之地。若能够知一反三、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来看看,增加点参照物,减少些虚假的东西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比别人聪明得多。而这种知人的方法,也就是言语判断法。
通过人们发出的不同声音,说出的不同话语,来透视一个人的心术,是很有道理的。声音可细分为声与音两个方面来说,既可由声来识人,又可由音来识人,但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都是用两者结合来识别人的心思的。
人的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相同。通过人的声音而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样一来,人的聪慧愚笨、贤能奸邪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成年人固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人的道德品行,即使婴儿小孩,精血虽未充实完备,但是其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
《春秋左氏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刚生下来时,子容的母亲去告诉婆母说:“大伯母生了一个儿子!”婆母要去看望,走到厅堂时,听到伯石的声音便掉头而回,说:“是豺狼一样的声音!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恐怕要亡掉羊舌氏家族了。”于是没有看望伯石,而后来杨食我(即伯石)果然帮助补盈覆灭了羊舌氏宗族。
又记载,楚国马子良生下儿子越椒,子文说:“这孩子长得虎背熊腰,而发出的声音如同豺狼一般,如果不杀掉他,将来他一定毁掉若敖氏族!”子文的预测后来也被证实。
石勒是古代羯翔族的民族英雄。在他14岁的时候,随着同乡经商到洛阳,曾经依着上东门长啸,王衍恰好从此处经过,当时从他的啸声中感到这个孩子不同一般,他对手下人说:“刚才那个胡雏,我听到他的啸声,观其相貌,是个心怀异志的人,将来恐怕会成为天下的祸患。”当即派人去追,可石勒已逃走了。
不仅声音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人、了解人,就是那些被人调弄演奏的乐器也可以反映出调弄、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声音从人的喉舌发出,而乐器的声音则由人的手弹拨打击乐器而产生,人的喉舌虽然与乐器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产生声音的原始的、内在的动力则是一样的。
《论语》中曾记载孔子在卫国讲学时,以打击乐器为乐。一次,他与学生们谈论言为心声的话题,并打击磐石,抒发自己的抱负,这时,有人身背草编的筐子走过孔家门口,说:“这个击磬的人很有心事啊!”过了一会这人又说道:“庸鄙浅陋啊!怎么那样固执呢?大概是没有人了解自己吧!击磬的声音深切激越,但表达的感情则是浅显平易。”
《吕览·季秋纪·精通篇》记载:钟子期夜晚听到击磬的声音,感到十分悲伤,便派人把击磬的人召来问道:“您击磬的声音为什么那样悲哀呢?”击磬人回答说:“我的父亲不幸因杀人而被处死,我的母亲因此被罚为公家酿酒,我自己被罚做公家的击磬人;我已经三年没有见到母亲了!我思量着如何能赎回母亲,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我自家也是公家的财产,因此心中十分悲哀!”钟子期感慨地说道:“伤心啊!伤心啊!人心不是臂膀,臂膀也不是木椎、石磬,但是人的心里伤心悲痛,而木椎、石磬都有感应!”
所以,有识之士能够从一个人的内心焕发出来的声音中,分辨其修养和性格。
《后汉书·祢衡传》记载,祢衡为渔阳百姓击鼓免过时,步履缓慢,容貌神态都不大一样,声音高昂激越,悲壮感人,听到的人无不慷慨感叹,悲愤不已。《晋书,王敦传》记载:晋武帝曾经召见时贤一起谈论声伎艺文之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众说纷纭,只有王敦坐在那儿,一言不发,好像与自己没有关系,但气色十分难堪,说自己只知道击鼓作乐,于是挽袖振袍,挥槌击鼓,鼓声和谐激昂,而王敦本人更是神气自得,旁若无人一般。当时举座时贤之辈均为王敦的雄迈豪爽的风度倾倒而赞叹不已。这四件事,两件是击磬,两件是击鼓,但通过击磬、击鼓表现人的心性气质是十分明显的。这也足以证明,通过乐器的调弄演奏也可以观察人的善恶智愚、清浊正邪。
言谈识人,功夫还在言谈之外。丰富的生活经验告诉人们,言谈识人,不可凭一时之冲动,要从整体出发,予以仔细全面考察,尤其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众人观察
下判断时,一定不能只凭个人一隅之见,而要听群众意见;之后,还要“察之”,要看其是否果真如此,勿为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或“恶意中伤”所离间。
2.全面观察
评价人才要“公听并观”从各方面进行观察,德才资全面衡量;观其主旨,不求微功细过。
3.责求实效
即根据实绩判断能力的强弱,才是正确的知人之法。
一个人心中的意思,往往从嘴上流露出来。这是有志了解别人的人,需要用心去体察。因为在通常,人们往往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深深地隐藏起来,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要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还要注意观察他同意或赞赏什么样的观点。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也就是要听懂他的话语中包含的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注意他同意或赞赏什么样的观点,也就是要看他心中对各种观点持何种评价标准。
因此,既要弄懂他的话语中包含的意思,又要观察他同意或赞赏何种观点,这样,把两个方面对照起来看,就可以对他有了另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