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假糊涂,真聪明”,这句话可以说是揭示了“难得糊涂”哲学的真谛。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假糊涂,真聪明的不乏其人。
东汉明帝刘庄的侄子刘睦就是故作糊涂的人。他从小好学上进,读书很多,结交了许多有学问、有道德的儒者,与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儿从不来往。有一年年底,他派一名官员去洛阳朝贺,临行前,他问前去朝贺的官员说:“皇帝如果问起我的情况,你怎样回答?”这位官员回答说:“您忠孝仁慈,礼贤下士,深得百姓爱戴。臣虽然不才,怎敢不把这些如实禀告。”
刘睦听后,连连摇头说:“你如果这样禀告,就把我给害了!”这位官员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这样说呢?”刘睦说:“你所说的只是我以前的状况。我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你见了皇帝后,就说我自从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天除了在王宫与嫔妃饮酒作乐,就是外出狩猎游玩,对正业丝毫不感兴趣。”
刘睦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当时,宗室中凡是有些志向,或者广纳朋友的,都容易受到朝廷的猜忌,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真正聪明的刘睦不得不故做糊涂人,教人说出那番话,实际上是一条假痴不癫,明哲保身之计。
同样,在今天要想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成功,更需要小事糊涂,大事明白的聪明人。
大聪明的人,对小事必模糊不清;大糊涂人,对小事必定会仔细观察。对小事观察人微乃是糊涂的根源,而对小事模糊不清则正是产生大聪明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