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11062900000094

第94章 宝宝的依赖性与独立性

乍一听起来,独立性与依赖性是相互矛盾的,然而,这正是宝宝幼儿阶段所具有的特点。l~1岁半的宝宝由于生活能力还比较差,对父母的依赖性还很强,所以父母走到哪里,他便跟到哪里,一刻也不愿意离开。甚至有些妈妈常常这样抱怨说“我每次离开房间的时候他都要哭”。其实,这并不是宝宝们不良习惯的萌芽,而正是说明了宝宝们在成长,而且开始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生命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麻烦自然难免,但是这毕竟是一件好事。

然而,就在宝宝依赖性日趋增长的同时,他们又产生了争取独立、结交新朋友、探索新环境的强烈愿望。例如,有的宝宝,父母在家里做家务时,他会一个人在屋子里到处走着玩,一会儿将他的玩具搬出来摆弄摆弄,一会儿又钻到了桌子底下东爬一阵,西爬一阵,还不时捡起小块东西用舌头品尝。不一会儿,又见他抱起玩具娃娃和他进行说话。突然,他似乎感到了有些孤独,于是,连忙又回到了父母身边去。

宝宝毕竟弱小,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合理的依赖过程,这和过分依赖是两回事情。所谓的过分依赖,是指宝宝在应当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的年龄时间段里,仍然过多地依恋自己的父母或其他的亲人,这种依赖性丝毫没有因年龄的增长而减小。而表现为过分的依赖,比如不敢自己独自在家里玩,必须要有人陪伴才可以;作业不愿意自己去完成,依赖父母的帮助,再大一些的宝宝不想自己洗衣服,等父母来帮自己洗;对很多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依靠父母们替他们拿主意等等。

总之,这些依赖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宝宝在任务上的依赖,就是当宝宝在遇到一些事情或一些任务以及一些困难时,他不愿意自己亲自去完成和面对,而是表现为对大人过分依赖的心理。二是情感上的依赖,渴望他人对自己表示友好的情感,如果他人对自己表示非常友善,他的心情就会很愉快,相反,他就会沮丧到极点。这种情绪的不稳定,这种需要依靠他人对自己的情绪,来决定心情好与不好的不正常心理,就是宝宝在情感上的依赖。一般情况下,前一种依赖多表现在年龄稍大一些的宝宝身上,后一种依赖多表现在较年幼的宝宝身上。

由此可见,宝宝这时正在自立的愿望,与安全的需要之间进行徘徊,一时之间,当哪种意识一时占到了上风,他便去满足他的哪一种意识。过上几个月以后,宝宝的胆子便逐渐壮了起来,探索与试验有了一股闯劲,对父母的依赖和需要尽管依然是存在的,但是毕竟有所减弱。

宝宝们的独立需要自由,但是他们的独立更需要一种安全感。有的人将这两点混为一谈,他们试图用“关闭”的方法,对哭闹的宝宝置之不理,来培养宝宝们的独立性。事实上这样做是非常不利的,也非常难达到培养宝宝独立性的目的。要知道,宝宝争取独立的勇气,大部分来自于父母无时不在的保护。1岁多的宝宝正处在生活的十字路口,若能助他一臂之力,他便会日渐独立起来,学会信赖自己和亲近他人,变得热情爽快。反之,如果对宝宝们限制过多,不许他们和他人接触,整天让他们躲在父母的庇护之下,他们便会形成对父母的强烈依赖。见了生人就会表现得扭扭捏捏,躲在自己的屋子里不出来,结果束缚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那么,在这个时期应当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呢?对于1~1岁半的宝宝来说,父母可每天带宝宝出去走走,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用不着跟在他的屁股后面,让他自由自在地与其他的小朋友们玩耍。即使身上弄脏一点儿也没有关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让宝宝将脏东西放进他的嘴里,如泥巴、香烟头等。另外,宝宝想自己做的事情应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如让宝宝自己拿勺子吃饭,即使撒掉了一点饭也没关系,如果宝宝自己能坐便盆大小便,就让他自己去坐好了。

很多1岁以后的宝宝还很认生,初见生人时总是疑心很大。如果家中来了客人,宝宝就会躲在大人们的身后,表示不愿意亲近,但是,他也会时不时地偷偷去看一下客人。不过没多一会儿,他便想去接近客人,最后在一起玩的还很火热。起初,宝宝可能只是站在近处去观望,或是表情严肃地伸手递过来一样东西,然后又将他的手缩回去。再不然就将屋子里能拿得动的东西,一件的一件的搬过来,全部堆在客人的手里,渐渐地就和客人熟悉起来了,并将客人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

有许多父母并不知道这个时期宝宝的心理特点,一见有个宝宝在那里打量自己,想也不想就走过去抱起了他们,嘴里还说道着什么,结果吓得宝宝直往父母的怀里钻,甚至大哭起来。这样一来,宝宝就大方不起来了。作为父母,应当在客人一来时就提醒客人:“宝宝认生,先别理他,我们先聊一会儿,他便会主动来找你的。”

这阶段的宝宝正处于一种,既想与他人交往的愿望,但是又害怕生人的心理状态时期。因此在宝宝会走后,应当经常让他与生人熟悉接触,如经常带他去逛逛商店,每天领他到别的小宝宝玩的地方去,尽管他一时与别的宝宝还玩不到一起,但是宝宝还是有兴趣的,慢慢地他就会与别的宝宝一起玩了。如果宝宝3岁以前就很少接触到其他的宝宝,那么,3岁以后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可以习惯与别人一起玩耍。

宝宝的依赖性的产,生往往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父母对宝宝过分的照顾和宠爱,所以非常容易使宝宝在成长过程当中,丧失独立办事的能力,变得具有依赖的心理。尤其是独生子女,要比多子女家庭的宝宝,享受到更多的“特权”。父辈们的娇宠使宝宝更容易养成,衣来伸手和饭来张口的懒惰性,这种懒惰性就是过分依赖。过分依赖延伸到学习上的表现时,就是宝宝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不愿意独立去思考,只是等着大人们给自己讲解,要么干脆就等同学们做完后,抄人家的等等。

斯波克博士箴言:

针对宝宝的过分依赖的心理,父母在焦虑的同时,不要过多地去责备他们,而首先是应先反省自己。先仔细想想,你是否过分地爱自己的宝宝,过分地保护宝宝了?要想改掉宝宝过分依赖的毛病,首先就要改变父母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因为宝宝的依赖心理多是由父母给养成的。如果父母不可以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就很难克服宝宝的不健康的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