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11062900000088

第88章 关注宝宝的智能发育

宝宝的体格发育要动态地观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甚至是不同的季节,他们的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都是不同的。就拿宝宝们的身高来说,出生以后的第一年可以增长25厘米,第二年可以增长12厘米,第三年可以增长8厘米,以后每年可以增长4~7厘米,到青春发育期的阶段,又开始快速的增长,每年可以增长8~12厘米,当然,男孩女孩略有一些差别。父母既要看到宝宝的身高水平,又要观察宝宝的生长速度,最好选择一个身高、体重的正常曲线表,全面监测宝宝的体格发育情况。

那么,关于宝宝的智能发育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材料都介绍了不同年龄段地宝宝应当达到的智能水平,这些标准也是以大多数宝宝的发育情况来确定的,父母在参考这些标准时,仍需要考虑到宝宝的个体性差异。智能的发育包括有许多的方面,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宝宝可能在这一方面发育得快一些,而有的宝宝则在另一方面发展的慢一些,在这一阶段进步的快,在另一阶段里进步的慢,这些现象都属于是正常的现象。父母要多掌握一些儿童发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正确地应用这些发育标准。

大脑结构的迅速变化

婴幼儿时期是宝宝智能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宝宝脑细胞的数量不断地增加,此时,他的大脑约有140亿个脑细胞。事实上,自宝宝出生后,他的脑细胞的数量就一直在增加,并且他的脑细胞数量的增加,可以持续到宝宝2周岁。同时,神经细胞的突触也会增多,在出生时神经细胞的突触少而且短,所以,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比较少。而到宝宝2岁时,神经细胞突触分支就长得相当丰富了,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就会日趋广泛了。

在人的一生中,3岁以前的这段年龄,是智能发育和体格生长最为迅速的阶段。大脑是一个人心理反映的器官,智能是一个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所以,大脑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改善,直接会关系到宝宝的智能发育速度。婴幼儿阶段脑的生长发育是非常迅速的。脑的重量会不断地增加。比如新生儿脑的重量大约是340克,6个月大时脑的重量就是600克,到了1岁时大约就是900克,3岁时长到1100克,是成人脑重1400克的80%,4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90%左右。这些都足以说明宝宝的智能脑部发育是很迅速的。

宝宝的神经纤维也不断髓鞘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可以保护宝宝的神经兴奋,沿着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而不致蔓延或是泛滥,便有利于神经系统相互联系的形成。到宝宝6~7岁时,他的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整个大脑皮层的成熟程度也已接近于成人。皮质的沟回迅速形成并逐渐加深。宝宝出生后,大脑各叶的区分也渐渐地趋向于完善,脑皮质的迅速形成并逐步加深。

神经系统发育是基础

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的高低,是宝宝出现相应的特殊技能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宝宝的心理活动是在神经系统逐步发育的基础上,在环境基础的作用下,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神经系统除了可以协调指挥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如:吃、喝、大小便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环境的作用下,大脑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也就是所说的各种心理上的活动。

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只有当宝宝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到一定的程度时,宝宝们才会有某种特殊技能的出现,和心理活动的产生。因此父母亲不可以操之过急,过早地对宝宝提出一些很难以做到的条件和要求。应当尊重宝宝的心理、神经的发育规律。比如,当他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可以使他做好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父母怎样做,他也是不能学会的。而宝宝的大脑一旦“准备”好了,他便很快就可以学会了做这件事情。又比如,一对双胞胎,我们对其中的一位宝宝进行爬楼梯训练,而另外一个宝宝暂时不进行。结果当第一个宝宝经过反复的训练,学会了爬楼梯时,再让第二个宝宝学会了爬楼梯,他便能很快就能达到经过反复训练的宝宝所掌握的爬楼梯水平。

这个试验证明,只有当宝宝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到一定成熟的程度时,才可能有某一特殊技能的出现;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如果我们不向第二个宝宝及时提供这种爬楼梯训练的机会,那么,对于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他很有可能就不会爬楼梯。可见,环境与条件也是宝宝们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父母在了解宝宝心理、神经发育的基本规律时,要密切观察有关宝宝心理发展的信号,及时提供一些训练相应技能的机会,循循善诱,对宝宝的智能发育和发展,无疑都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语言敏感期

当宝宝开始注视大人们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调时,便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大人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对于宝宝来说却很容易,因为宝宝本身就具有自然所赋予的学习语言的敏感力。因此,若宝宝在两岁左右时,还迟迟不能开口说话,就要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看是否有先天性的语言障碍。由于语言能力的缺陷将影响宝宝的表达能力,所以,父母应经常和宝宝讲故事、说话,或是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宝宝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宝宝对语言敏感的时间是3岁左右,语言能力通常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能力,3岁以前,宝宝对口头语言比较敏感期,3岁以后,宝宝才会出现阅读、书写等文字语言的兴趣。

在语言的敏感期里,宝宝通常表现为最喜欢的是母亲的声音,因为母亲说话的声音能给宝宝带来各种需要的满足,所以,宝宝识别最敏感的声音是母亲的声音。然后,从爱听母亲的声音到听懂母亲的声音,到听到以后有动作上的反应,最后才有语言上的进一步表达。

语言敏感期的作用:0~1岁是宝宝前期的语言时期,宝宝从喜欢听到了能够听懂;1~3岁是真正的语言时期,从宝宝18个月开始时,就会频频出现词汇爆发的现象,到了宝宝2岁多的时候,他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来,到20个月时,是宝宝语言的爆发期,在24个月的时候,是宝宝说句子的爆发时期,不但学会了模仿大人们说话,而且还学会了自言自语。所以,在语言爆发期的阶段,应当给宝宝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因为到了30个月的时候,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动作的敏感期

2岁的宝宝已经会走路了,正是活泼好动的阶段,父母应当充分的让宝宝做运动或是参加一些活动,使宝宝肢体的动作熟练与正确,并帮助宝宝左、右脑的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以外,更要注意宝宝小肌肉的练习,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可以帮助智力的发展。

宝宝的动作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宝宝身体的运动,比如走路,另一个是宝宝手的动作。宝宝走路的敏感期是在1~2岁,宝宝手的动作敏感期是在1.5岁~3岁。

宝宝从迈步到学会走路这个过程当中,通常是非常愿意走路的,而且不愿意让大人们拉着他行走,而宝宝手的动作是伴随着他的行走而发展的,他走到哪里,他的手就抓到哪里。并且宝宝的学习都是通过手来进行和获得的。因为手连接着他的大脑,手的活动又受到他大脑的支配。

斯波克博士箴言:

人的生长发育是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综合因素影响的,后天的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也是父母们发挥作用的重点,在宝宝的早期,父母们既要为宝宝提供良好的教育,又要为宝宝们提供合理的营养,以促进宝宝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又要科学地监测宝宝的智能发育状况,特别是在宝宝们发育的早期,因为早期发现宝宝的问题以及及早的纠正偏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