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11062900000045

第45章 睡眠需求的不断变化

宝宝出生后头几个月里,由于胃口小消化快,生长的也比较迅猛,所以,夜里通常会起来吃一次吃奶。即使是10个月大的宝宝,对于母乳的汲取也会在夜间进行。如果早在4个月时就断掉夜里的母乳,这无异于掐断了宝宝四分之一营养的供给。6个月以上的宝宝夜间醒来的原因则可能更复杂一些,比如出牙感到不适,由于白天可玩儿的东西较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到夜间才会感觉到疼痛得厉害,因此,醒来时吃母乳对于宝宝是减轻痛苦的最佳途径。

其他导致宝宝夜间频繁苏醒的原因包括尿布过湿,睡衣不舒服,感觉要撒尿,被褥、衣着或室温过热,饥饿感或吃得过饱,生病的不适等等。稍大一些的宝宝夜间频繁醒来的原因有时与白天的活动有关,有时与情感方面的波动有关,总之宝宝夜里醒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需要父母细心观察,找出缘由并对症下药。

还有些宝宝到晚上不愿意睡觉,或是夜间睡不踏实和安稳,是由于白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过短,他要利用晚上来弥补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和需要。宝宝的睡眠周期也比成年人要短很多,熟睡程度也比成年人要轻,醒后,还是需要父母的帮助才可以重返梦乡。这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本能,便于一旦发生意外和感到不适可以马上醒来向父母发出信号。另外,轻度睡眠也有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

对科学睡眠稍有认识的话,也可以帮助宝宝处理他的睡眠问题。虽然每个宝宝的情形不一样,但是,新生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通常有16个小时之多。但婴儿的睡眠周期则较短,浅睡和做梦时间比较长。事实上,新生儿的睡眠中有一半时间是处于做梦和浅睡阶段,这是成年人的双倍。他们很少能够一次睡超过几个小时,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进入无梦的熟睡阶段。最终宝宝能够养成类似成年人的睡眠模式,此时劳累的父母便能够得到更多的休息。到六个月时,特别是在第四或第五个月不在夜间进行喂奶后,宝宝的睡眠时间更会延长。学步儿童的睡眠也会不安宁: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为浅睡和做梦阶段,这也是他们通常在夜里被惊醒的原因。

睡眠不是我们能够强加于宝宝身体上的一种状态。将宝宝放下来让他自己入睡是不现实的。他在母亲子宫里安睡了9个月,并非出生后就能够立即脱离母体去单独活动,而是同样需要母亲的安慰和怀抱,需要听到母亲的心跳、闻到母亲的体味、感受到母亲肌肤的温暖,借此获得种种的安全感。有些婴儿在出生后头几周里甚至是几个月里,都会非常乐意在父母的怀抱里睡觉,这不是什么必须改掉的坏毛病,而是宝宝正常自然的一种需要。

一个小宝宝如何睡觉,与这个宝宝本身的脾气性格有很大关系。有些宝宝几个月大就可以做到基本上安睡一夜,但是,大多数的宝宝要到两岁半甚至三岁时才睡整夜觉。所以,宝宝夜里醒来时,并不意味和说明就是做父母的失败。更不可以使用任何硬性手段,去强迫他们入睡。因为那样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是使大批的宝宝和成年人患上睡眠的失调症,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睡眠的调整中心,来治疗这些无情训练法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

至于让宝宝孤零零地留在一个房间里单独入睡,也越来越多地遭到了很多母亲的反对。他们倒是极力推崇中国母亲的做法:让宝宝跟着母亲睡。事实上,这是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的习俗,不仅有利于哺乳宝宝的方便,也有利于母亲和宝宝双方的睡眠,更会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联络,增进母亲对宝宝的了解以及宝宝对母亲的信任感,为将来顺利而成功地教养宝宝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宝宝留下终身难忘的快乐记忆。夜间同床使得宝宝得到与母亲更多的肌肤接触,对于宝宝大脑的发育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促进。因为婴儿本身就有着无比强烈的对于身体接触的需要。

即使母亲不和宝宝同床,很多父母都乐意让宝宝和自己睡一间屋子,父母睡大床,让宝宝自己睡小床。而不让宝宝单独一个屋子,因为让他单独一个屋子,不利于父母及时发现宝宝出现了什么问题,对宝宝的需求不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甚至会增加宝宝摇篮猝死症的几率。我们也可以试想一下,假设一个婴儿一夜不在自己的身边,父母务必需要频繁起床去看他,这样一来父母也睡不安稳;如果不去管他,那么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所以,也就肯定不放心。

除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以外,全世界各民族的母亲几乎都让宝宝和自己同屋或者同床睡眠。但是突然间,一些中国母亲们开始盲目效仿西方父母的一些做法,将宝宝单独留在一间屋子里,并美其名曰“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殊不知宝宝的独立性并不需要这么早的就去培养,更何况独立性也不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宝宝从出生一直到3岁,并不需要所谓的独立性,最大的需要是要满足他对父母的依恋。一个饥饿的人是无法肩挑重担去远方旅行的,只有填饱了肚子才可以胜任它。同样,一个依恋感没有被满足、情感精神上处于饥饿状态的宝宝,也是没有办法进行独立的。宝宝从出生到18个月的这个期间里,无论你如何亲吻、爱抚、拥抱他,都不会“惯”坏了他。对父母的依恋感得到充分的安全、满足感建立的好的宝宝,就会自动的脱离开父母走向独立。

如果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省事,去逼迫自己的宝宝遵循那些作息时间,竭尽全力让宝宝一觉睡到大天亮,最终的结果,不仅不能达到自己原本的期望,而且会因为厌烦宝宝的起夜而情绪烦躁和低落,怨天尤人,导致两败俱伤,恶性循环。倒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宝宝若是每夜都要起来,就将这化作与宝宝亲密交流的良好机会——并非白天做父母,夜里就不做了。父母要24小时的守候宝宝。宝宝每天几乎有半天的时间都在睡觉,这并非是宝宝们无所作为的消磨和表现,恰恰相反,这是乳养宝宝生命的需要。另外,在白天多拥抱和安抚宝宝,会让他在夜晚更加顺利地进入睡眠的状态。还有宝宝月龄越大越需要固定一致的睡前活动和睡眠时间。洗个温水澡或抚触按摩有助于舒缓忙碌的大脑和紧张的肌肉。

斯波克博士箴言:

在母亲乳头上吃着母乳入睡是宝宝自然入睡的最佳方式,如从温暖的洗澡水到温暖的怀抱里,再到温暖的乳头再到温暖的床上。而父亲哄拍宝宝入睡时应当让宝宝习惯跟着父母都能入睡,当宝宝即将入睡却不愿意被放下单独睡觉时,不妨和宝宝一起躺下来,让他进入你的怀抱里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