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11062900000038

第38章 解读宝宝对母亲的依恋

我们通常将婴幼儿对父母寻求接近、并在父母身旁感到安全的现象,称之为依恋。据观察,所有宝宝从0~1岁时都会依恋自己的母亲,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型。宝宝只要母亲在自己的身旁,就可以自在地玩玩具,友善地对待不认识的陌生人;而当母亲离开他时,他就会表现出明显的苦恼和不安,以急切的目光寻找母亲,并大哭和大闹。当母亲返回后,他就立即趋向母亲,被母亲抱起后立即就能平静下来,并可以继续玩耍。大约有65%的宝宝属于这一类型的依恋状态。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当母亲在身旁时,这类宝宝很少注意母亲,而当母亲离开时,似乎也不哭也不闹,即使有哭闹,也非常容易被陌生人所安慰,就像对待母亲的安慰一样。当母亲回来后,宝宝也不予理睬,或是犹犹豫豫地去靠近母亲,但是,还扭着身体或是斜着眼睛看着别处。大约四分之一的宝宝是这一类型的依恋。

反抗依恋类型。主要表现为宝宝对陌生环境感到非常的不适,总是不离不弃的紧紧地依偎在母亲身旁,母亲一旦离开便会显得很焦虑和非常不安。而当母亲回来时,宝宝的表现又似乎很矛盾,既反抗又寻求与母亲身体的接触,例如他们可能哭着要母亲抱,接着又生气地挣扎着要下来,不要抱;他们不再玩玩具,只是两眼紧盯着母亲。约十分之一的宝宝是这一类型的依恋状态。

不同的育儿方式会使宝宝产生不同的依恋类型。母亲对宝宝的需求积极应答,感觉敏锐,给予周到的照顾和温暖的爱抚,大多数的宝宝都会形成第一型安全的依恋状态。如果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母亲对宝宝的感觉反应迟缓或迟钝,关爱和照顾不够,则会使宝宝产生第二类或第三类的不良类型依恋。这些母亲往往按照自己的情绪和意愿对待自己的宝宝,想抱抱宝宝时,便会对宝宝要求关注的哭声有所应答,但是在其他时候都置之不理。不安全依恋型的母亲对宝宝往往不太关心,甚至忽视他们;而那些反抗依恋型的母亲既对宝宝的应答迟缓,又缺乏与宝宝的情感交流。

当宝宝在离开你时,可以情绪稳定的去活动和玩耍,说明他的心理上感觉还是比较安全的,他相信母亲是爱他的,也相信母亲不会离开自己很久,所以,能表现出充分的稳定。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父亲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男宝宝,父亲对他心理成长,男性特质及概念的建立,勇敢等品质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父亲长时间不在宝宝的身边,宝宝对于爱的需求就全部取决于自己的母亲,自然对于母亲就会特别的依恋,这种依恋也是一种肯定,当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就能肯定母亲是爱自己的。

针对这种情况,你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因为这还是属于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的,只是对于父亲不在身边的情况,平时需要多通电话,尽自己努力多陪陪宝宝,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同性朋友的交往,或是给宝宝找个男老师或是找个哥哥一起玩耍,对他都是有一定的作用和帮助的,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多和父母在一起,父母也是尽量多抽时间陪陪他。

依恋是宝宝和母亲或亲人之间的一种持久的、特殊的感情联结,是宝宝的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它的形成与母亲或亲人经常满足宝宝的需要,给宝宝带来了安全、愉快等的感觉有关,也是宝宝在与人的交往中,出现了倾向性选择的一种强烈表现,是宝宝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依恋的情结使宝宝喜欢与经常照料他的人接近,和他们相处在一起他就会表现出安静、愉快、积极的情绪,而当他们离开他时,宝宝则表现出似乎疯狂地寻找尤其是对他最依恋的人——母亲,表现出哭闹、不思饮食、焦虑不安等的消极的情绪,这种现象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尤其的明显。

依恋不仅是发生在宝宝与母亲之间,而且也发生在宝宝与父亲之间,这种与父亲的依恋常在宝宝15个月左右时才会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小婴儿通常当母亲离开时,比父亲离开时表现出更强烈反应的缘故。不过,这种差异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变小。一般来说,父亲与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是做玩乐和游戏,能给予宝宝兴奋和快乐。比起母亲,父亲更易与宝宝进行激烈而活泼的身体游戏。如果让宝宝选择家庭中的游戏伙伴,18个月的宝宝选择父亲的多于选择母亲。但是,当宝宝受到挫折时通常会寻求母亲来帮助自己。这就是宝宝对父母依恋的不同表现。

为什么宝宝对母亲的依恋要胜过其他的亲人呢?也许你会说宝宝可能和其他的人交流甚少,宝宝是比较感性的,和谁相处的时间长或多才容易产生依赖性。的确,这种依恋关系让宝宝知道自己是有依靠的,如果遇到危险,他就会主动到“依恋目标”那里寻去找保护和安慰。可以适当的和他保持“距离”,让他形成一种安全感,该放手时就放手。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和需要来看待他们的依恋状态。

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要防止宝宝对母亲的过分依恋。对母亲的依恋是宝宝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当宝宝疲劳或是生病时就会表现得更加依恋母亲,而母亲也会很自然地满足他的需求。这种母子依恋有利于宝宝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但是,有些宝宝除了自己的母亲外不会再去找任何人,往往会使母亲感到筋疲力尽,这种情况就是宝宝对母亲过分的依恋。而这种过分的依恋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和发展,因为宝宝过分依恋母亲,会使他兴趣爱好的发展、探索环境、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和能力减少。如当该送宝宝进托儿所过集体生活时,他则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甚至会生病,给家人带来极大的烦恼。因此,要解决宝宝对母亲过分依恋,在日常生活当中,就需要让宝宝与其他人进行多接触,让他走出家门去接触外部的环境,这样可以看到许多汽车、树木花草、更多的人,高楼大厦等,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其他人和事物的兴趣感,熟悉了环境后,他便会主动要求到外面去见到陌生人,对其他小朋友也能表示出主动接触去示好和玩耍了,渐渐克服掉对母亲的过分依恋。

斯波克博士箴言:

在自然环境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宝宝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器官都是一个很好的刺激,能够促进其视觉和听觉的正常发展。在与其他人或小朋友接触时,也可以间接的学到一些本领,更可喜的是,在宝宝2岁以后进托儿所时,宝宝很快地就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大大减少了家庭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