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11062900000030

第30章 宝宝的发声练习

宝宝发出的一些声音和动作有时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或是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意义,关键是看他接下来的状况,具体的情况需要具体的对待。比如大多数的宝宝偶尔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这一般是他们叫着玩和清喉咙的声音,宝宝还可能是在欣赏自己的声音呢!

除了以上外,通常情况下,宝宝还会模仿大人的声音,会很开心地发出哼哼声。如在尿布湿了和胃疼的情况下,就会发出这种哼哼声。我想,这时你肯定想知道他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哼哼声,而不是什么声也不发,置之不理。另外,宝宝的面部表情也会给你许多暗示和提示。他可以在睡眠中发出这种哼哼唧唧的声音,就好像在梦中,也会在醒后期待吃奶时这样欢快地叫,这时你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为在宝宝大约2个月时,就会从喉咙后部发出喔喔的声音了,这是他要学说话最初的征兆。

宝宝从婴儿期开始,就会对声音有一种天然的敏感。他们从简单的哭声,再到渐渐学会运用和掌握自己的声音,从而形成了一种语言,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你在此过程中,将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要学会了解他,教授他,给他以信心和期待。

宝宝从出生第1个月开始便能够对声音进行空间定位,他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强度、频率、持续速度和时间来辨别各种声音之间的细微差别,并表现出对母亲语音的特别的喜爱。经过大概一周左右时间的学习,他们便通常会“记住”自己的名字了,尤其是在你叫唤他的名字时,他的反应会更加的明显。所以,作为母亲这样一个特殊身份,可以多和宝宝进行“姓名训练”,每天重复地喊出他的名字,当作互动与交流,他将会特别积极。

宝宝在2个月时,便渐渐开始学会理解语言内的信息了,如听到他人高声吵架时,他就会啼哭起来。然后,到了4个月左右时,便可以和他人进行“发音互动”,他们可以模仿和鉴别成人的音调。简单的语音小游戏,可以作为你与宝宝沟通的最佳方式。如对着他发出一些清晰的声音,如啊、哼、唔等,让他去学着模仿,你就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如此的神奇和美妙。

宝宝9个月时的宝宝表现:他已经可以了解部分言语的信息了,可以分辨出语言的节奏和语调的高低了,并能根据外界的环境,来对自己的声音和行为加以修饰,那些前期的“胡乱发音”开始渐渐消失,母语的语音特征开始真正显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多给他听听儿童歌曲,哪怕他的注意力不在歌曲上,也没有关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宝宝在12个月时,他们的表现为:已经逐渐可以辨别出母语中的各种音素,并能认识到人们平时讲话所代表的含义。这使得他们能够学习和模仿新的话语,为学习说话的发声做好重组准备。这时便已经可以集中纠正宝宝的语言发音的准确度,当发现他的发音并不是那么准确时,你就要多重复正确的发音,并需要时不时地对他“抽查”一下。

在宝宝1岁半时,他说话的积极性就会特别的高了,当他讲话的积极性特别的高时,每天早上醒来他都要说上许多的词语,这些词语也许都很迎合当时的周围环境,但是,也可能与当时发生的事情毫无关联。作为父母应当怎么做呢?很简单,你所要做的就是用具象的图画,或是实物将词语尽可能的拼给他看和认识,他们会很认真地学习与看,记忆的速度也大得惊人,有时他们还会忽然说上一大串的广告词,并将它当作是一个表演,就那样每天说给身边的人听。

再过上上两个月的时候,也就是在宝宝20个月时,他的词汇量会增长得比以往都快,出现了语言激增时期,因此,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时期,多教授给他们一些词语和简单的短句。运用一些图册,以便他能具体的看到词语所代表的含义。同时,漂亮的图画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们把学习当作游戏,学起来也就更加事半功倍。

宝宝2、3岁。到了两岁左右时,他终于可以将那些句法上不连贯、不完整的句子扩展成为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完整语句,而且还学会使用了一些助动词、介词、冠词、感叹词,他们会说“狗狗在沙发床上睡觉呢”“这是谁谁人的”“呀,小手枪早坏了”等等。

到了3岁时,宝宝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所以,当他的语法还是存在有一些问题时,父母应适时的纠正宝宝,将正确的表达方式告诉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不要以训斥的方式,需要耐心的教授。

宝宝哭了。另外还有对宝宝哭声的分辨,一般宝宝的哭声可以被划分为分化与未分化。如1个月以内的新生宝宝的哭声就是未分化的,是与父母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哭声多是同类音调,无法从中找出什么其他的差别。而1个月后宝宝的哭声就明显具有了分化性,逐渐地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父母们通过细心的观察,便可以通过宝宝的哭声辨别这些哭声的含义是什么,如代表宝宝饿了的哭声,代表疼痛或是不舒服的哭声等。

斯波克博士箴言:

不同因素引起的哭叫反射在舌、口的部位,声音高低节奏上虽然有了分化,但是,却不细致。大约从第五周开始,宝宝才开始会发出一些非哭叫性的声音,这些是发音器官的偶然动作,先出现类似于后元音的字母,如a、o、e、u等,随即出现辅音k、p、m等。这些音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嘴张开的大小而形成不同的声音罢了。因为宝宝的牙齿还未出,所以,也没有齿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