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11062900000102

第102章 宝宝压抑时的行为表现

很多父母往往都会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标准,来要求自己宝宝,要宝宝们建立起完美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结果却恰恰相反,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陷入了完美主义中,他们做事过于谨慎,以致出现不停关门、洗手、反复的校对等,甚至达到不可以自己抑制的强迫行为。

造成宝宝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至上的错误家庭教育观念。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期望过高,将宝宝的学习分数看得过重。父母将他们的这种观念,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了他们的宝宝,宝宝们就会觉得压力很重。其次,目前社会成才观念的误区,也间接影响了宝宝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认为只有学会了各种特长才能成才,否则,就要被父母和其他的小朋友所歧视,迫使宝宝将过多的时间投在那些各种特长学习上,从而忽视了对宝宝的社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际关系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等等。此外,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也影响了宝宝的心理健康,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用尖刻挖苦的语言刺激学生,更加重了宝宝的心理负担。因此,为防止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生,父母应当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期望值。

压抑时的行为表现

宝宝在感到压抑时,常常会有一些看上去很焦虑的行为表现,而这些行为表现将有助于导致宝宝自我强迫的行为,所以当宝宝出现这些状况时,父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可能是有什么事情的困扰。不安的睡眠夜晚对宝宝来讲是很难度过的,我们将婴儿或咿呀学语的宝宝,和他们的父母分开,他们很快会感觉到焦虑。如果宝宝表现为长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扰着他。所以,在宝宝睡觉前,父母和宝宝聊天,给宝宝一个机会让他说出他的心里话,很有可能就会改善他的睡眠质量。否则长期下去,宝宝的睡眠问题对于宝宝来说,将会变成一种负担,之后,他也不得不强迫自己去睡眠。

2.拒绝饮食。如果宝宝们出现厌食的状况,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宝宝的情绪出了问题,父母应当认真对待宝宝的情绪问题。如果父母忽视,就有可能引发宝宝饮食规律上的紊乱。同理时间一长,势必会导致宝宝不想吃,而父母去强迫宝宝吃的行为。所以,当宝宝不想吃饭时,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强迫宝宝去吃饭,而是应当经常变换饭菜的种类,鼓励宝宝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们喜欢吃的饭菜。

3.反复疾病。如果宝宝叫嚷头痛或肚子痛,但是,又没有什么外在的症状,那么,他可能就是表现为精神上的紧张。曾经我认识的有一对正在闹离婚的父母,他们的宝宝就表现得非常的焦虑,他们不断地去校医务室为宝宝做检查,但是宝宝仍说他自己头痛,结果校医也束手无策,于是,请心理医生来会诊。心理医生了解到宝宝家里的恶劣家庭关系时,终于找到了病因。像这种反复的疾病的状况,多数是因为家庭里紧张的关系造成的,所以,父母要尽量给宝宝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

斯波克博士箴言:

每个父母都清楚咿呀学语的宝宝也爱发脾气,但是,他们的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语言能力有限的宝宝,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欺负或激怒他的宝宝。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与电视上的暴力情结不无关系,但是,宝宝的愤怒更可能源于他心情的压抑,此时,你应当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会增加宝宝的压力。因为宝宝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忧无虑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