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11062900000100

第100章 如何避免宝宝发脾气

宝宝2岁的时候,在心理上正处于第一反抗期。宝宝爱发脾气正是逆反的表现。2岁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我”字当头,正想试着反抗权威,所以往往和你对着干。多数父母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问题,特别是在宝宝2~3岁刚开始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具有独立性时。发脾气实际上是宝宝正在成长的独立意识的信号。

发脾气是指宝宝在受到挫折后吵闹哭叫的现象。在各年龄阶段均可以出现,以幼儿时期和学龄前期更为常见。该行为的发生与宝宝的所受的教育及素质有关。困难气质的宝宝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父母过度的溺爱和有求必应。这样培养出的宝宝,在要求不能被满足时,就会发脾气,长久以后便形成好发脾气的习性。一般来讲,宝宝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如果你的宝宝爱发脾气,父母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说自己教子无方。每个宝宝养成发脾气习惯的原因是不同的。有时候宝宝发脾气仅仅是由于过度受了刺激或疲劳。不管宝宝为什么发脾气,必须让宝宝明白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它不可以帮助他逃避责任,克服挫折,让父母改变自己的主意。

宝宝累了或是饿了都会发脾气,所以在宝宝发脾气的时候,首先要确保宝宝是不是饿了或是累了。宝宝在受了挫折以后,也会发脾气,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他逐渐有了一种强烈的想独立掌握一些事情的愿望,但是,又由于他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多次努力尝试做某件事情后仍然是失败的,所以,这种挫折感会让他大发脾气。

3~4岁的宝宝,他们神经系统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还不够平衡,兴奋过程会超过抑制的过程,在情绪上会表现得更加强烈一些。那么,什么是宝宝发脾气呢?并不是说他每次生气或是挑衅的表现就是他在发脾气。当他不发脾气时,他也可能会喊叫或是走开、甚至紧绷着个脸或是跺脚,让你无法将他放进儿童推车里。宝宝真正的发脾气是很特别的,就好比是宝宝情绪上烧断了的一根保险丝。他一旦发起脾气来,那可不是父母能够打断,或他自己就可以听话平息的。让宝宝发脾气的最多的原因,是太多的挫折在他内心的积聚,当压得他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他只有通过爆发才可以释放出来,所以才表现为发脾气比较多。

有时,宝宝的挫折是慢慢积聚的。也许有的时候吃午餐时,父母就知道宝宝在酝酿发脾气,但是,如果到在临睡觉前宝宝一次脾气都还没有发,那说明你今天够幸运的。不过有的时候,宝宝的脾气爆发得非常之快,始料未及,真的就像是因为有谁按错了按钮,让他的“保险丝”一下子烧断了一样。当他发脾气时,他自己被内心的怒气完全所淹没,此时此刻,他什么都管也不顾了,还会被他无法控制的情绪给吓坏。不管他发脾气让父母感到多么的不愉快,对宝宝自己来说,也是非常的糟糕。

父母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当然总的原则是,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可以对宝宝妥协。我认为,如果宝宝的某种行为,可以达到他预想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在鼓励宝宝继续将这种行为做下去。所以,父母一旦被宝宝的哭闹搞得筋疲力尽,并且最终满足了他的要求时,日后宝宝一定会按照这种程序,继续他的哭闹,或是其他的某种行为。所以,是不是宝宝刚一哭闹,你就心软了呢?等到宝宝掌握到了用哭闹这种方式,来要挟大人的“法宝”,而无休止地恶性哭闹下去时,你再想解决就很难了。所以,不合理的要求千万不可以对宝宝妥协。

1.多抱抱宝宝,满足宝宝的合理需要。父母聪明的做法是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宝宝合理的需要。比如,宝宝一天天的没有见到母亲了,想跟母亲亲热一番,让母亲给他讲个故事什么的,这就是宝宝的合理要求。那么,你为什么非要等到他大哭大闹,犯起了性子时再来满足他呢?有位聪明的母亲,曾经这样说道:“我宝宝刚进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坚持这样去做,不等到他闹的时候我送他去幼儿园,不等到他哭闹的时候我就将他抱进了怀里,拥抱亲吻一番,满足他的皮肤感觉和亲情需要之后,就绝不再迁就他了。他总能高高兴兴地跑进幼儿园里去,从没有因为不想离开母亲而表现得很任性。”

2.遭受挫折和疲倦通常也是宝宝发脾气的基本原因。当然挫折是不可以避免的,它们是宝宝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宝宝在很疲倦的时候,再遭遇上一些挫折,其结果必然是大吵大闹。因为宝宝疲倦时,容忍挫折的能力就会降低。所以,应付宝宝发脾气,重要的是找出他发脾气的原因。

3.“见怪不怪”可能会有点难,却是减少宝宝脾气爆发频率最有效的办法。有的父母一看见宝宝发怒,就马上改变主意,迁就他的要求。如此一来,他就知道,只要他发脾气,父母就会改口说“好吧”。当然再严格的父母也会跟宝宝妥协。但是,如果你的宝宝每天都要发脾气,你就得检查一下是否存在某种不妥当。如果宝宝生气你就妥协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你得尽快想办法加以改变了。冷静沉着和不加理会可能是比较妥当的办法。得让他知道,发脾气不是引起父母关注和向父母提抗议的最好办法。

4.讲道理。父母在处于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实在是很尴尬。打也不是骂也不是,不管更不是。我觉得对于这样情况下的宝宝,还是应当以说服教育为主。其实,宠爱宝宝,是每个父母的通病。教育和宠爱宝宝是个度的问题。管理和教育好宝宝,还是应当从平时就做起。多给他讲一些有益处的故事了,多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当然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也应该多反思反思自己。

5.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宝宝有脾气不要紧,关键在于父母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讲究合适的方法。宝宝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来人疯。父母不要陷入误区,2~3岁的宝宝非常乖巧,非常听话和老实。既然是宝宝,天性就是好玩、好动,应当针对宝宝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办法和形式。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好宝宝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惯”出来的,也不是打骂出来的,更不是溺爱出来的。

避免发脾气

如果宝宝不停地哭闹,你觉得除了让步没有别的选择了,你可以告诉宝宝如果愿意哭就尽管哭好了,但是你不喜欢他的哭声。

1.父母不要让哭闹左右自己的决定:搞清他在什么情况下最可能发脾气。让他知道你说到做到,绝不让步。

2.尽量避免诱发他发脾气的情况和场合:找出诱发宝宝发脾气的因素并避免它们是可能的。

3.避免他发脾气。每个宝宝动手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玩具或任务太复杂,宝宝会因完不成而感到沮丧,你可以将任务安排得简单一些。

4.必要时为他提供帮助。让宝宝看你是怎么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有时候关键性、寥寥数语的提示,足以缓和宝宝一触即发的紧张情绪。

5.避免宝宝过分兴奋和疲劳。这种时刻,宝宝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尽量使宝宝处于平静的状态。

斯波克博士箴言:

环境嘈杂也会让宝宝的脾气变大。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叫个不停,人挤人等,就连大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都会烦躁起来,更何况是宝宝们,所以宝宝也一样,这样的环境里时也很容易表现得烦躁。不过很多时候,宝宝们发脾气,父母不用想得太复杂,就往最简单的原因上猜就可以了,比如宝宝是不是热了,困了或是饿了等,先解决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和事情,再找其他复杂的原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