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处世的88个神奇智慧
11060200000009

第9章 基利法则:在失败中反省出梦想

处世智慧:

每个人要想干出一番惊人的业绩,一定要具有面对失败坦然自如的积极态度,千万不可一遭挫折便落荒而逃。否则,你永远都会与成功无缘。美国多布林咨询公司集团总经理拉里·基利提出:容忍失败,这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西。这就是基利法则,在失败面前,我们不可以一蹶不振,而是要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汲取经验,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人生的路漫长且艰辛,会有许许多多失败。在失败面前,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选择积极应对。而我们看到,那些成功的人,必定是在失败面前不丧气,并冷静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人。

山里住着一位以砍柴为生的樵夫。他不辞辛劳地建造了一所房子,从此可以免受风雨的侵袭,日子过得很是舒坦。有一天,他把砍好的木柴挑到城里换回了许多必需品,忙碌了大半天,直到黄昏时分才回到家。可是,他却发现他心爱的房子不知什么原因就起火燃烧了。左邻右舍都前来帮忙救火,但是傍晚的风势过于猛烈,最后还是没有将火扑灭,一群人只能静待一旁,眼睁睁地看着炽烈的火焰吞噬了整栋木屋。当大火终于被扑灭的时候,樵夫手里拿了一根棍子,就跑进一片废墟的屋子里不断地翻找着。围观的邻人以为他在翻找藏在屋里的珍贵宝物,所以都好奇地在一旁注视着他的举动。过了半晌,樵夫终于兴奋地叫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邻人纷纷向前一探究竟,才发现樵夫手里捧着的是一把斧头,根本不是什么值钱的宝物。只见樵夫兴奋地将木棍插进斧头上安装木柄的孔中,充满自信地说:“只要有这柄斧头,我就可以再建造一个更坚固耐用的家。”

樵夫在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的房子毁于一旦时,并没有沮丧,而是保持乐观的心态,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然后运用它,使成功再次向他招手。人生不可能一直都是坦途,人为或非人为的挫折和失败像荆棘一样布满了这条道路,像樵夫一样,找到利斧,就能披荆斩棘,扫除障碍。

失败是一种考验,通过考验的人才能真正明白成功的真谛。从失败中反省自我,总结自我,那么在每一次失败之后,梦想离我们更近一步。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不计其数的成功背后正是更多的失败。爱迪生开始研制的碱性蓄电池的时候,困难很大,他和一个精选的助手苦心孤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失败,一会儿他以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会儿又知道错了。但爱迪生从来没有动摇过,而是总结导致错误原因和经验,再重新开始。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写成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方才达到目的。他还曾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个浪费,而是说:“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积极地对待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一步步地接近成功。

数学家波里埃终身从事平行公理的证明却毫无成就,最终在绝望中痛苦地死去。正当这个问题像无底洞一般吞噬着人们的智慧而不被给予任何回报时,罗巴切夫斯基在经过七年求证而毫无结果时,找出了失败的原因。罗巴切夫斯基在屡次失败之后,总结分析了失败的前因后果,从本质上认识了这一问题,从而取得了成功。这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取教益,从而踢开失败这块绊脚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

感悟箴言:

有人曾说,失败是什么,无非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从少年到中年,从中年到暮年,漫长的人生路上总要遭遇许许多多的失败,积极面对失败的同时,这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表现。在失败中汲取养分,才能在梦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纵然并不是每一个人可以达到顶峰的成功,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其实也是成功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