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处世的88个神奇智慧
11060200000036

第36章 斯坦纳法则:从沟通中汲取有用信息

处世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提出: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只有很好地听取别人,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从沟通中中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不断地从别人的见解中吸取合理、有益的成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减少失误,取得成绩。而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是每一个有志者必须具备的品格。

沟通中要有的一方面是聆听,学会聆听,就是学会从他人的沟通或自己与他人的沟通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自我。学会聆听,也是学会从别人对自己的意见中,吸取益处,不断完善自己。

有一只小猫长大了,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了,要自己去找东西吃。”小猫惶惑地问妈妈:“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清楚,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夜里,你躲在人们的屋顶上、梁柱间、陶罐边,仔细地倾听人们的谈话,他们自然会教你的。”

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听到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帮我一下忙,把香肠和腊肉挂在梁上,小鸡关好,别让小猫偷吃了。”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上,从窗户看到一个妇人叨念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鱼干吃剩了,也不会收好,小猫的鼻子很灵,明天你就没得吃了。”

就这样,小猫每天都很开心,它回家告诉猫妈妈:“妈妈,果然像您说的一样,只要我仔细倾听,人们每天都会教我该吃些什么。”

靠着聆听别人的谈话,学习生活的技能,小猫终于成为一只身手敏捷、肌肉强健的大猫,它后来有了孩子,也是这样教导孩子:“仔细地倾听人们的谈话,他们自然会教你的。”

这就是聆听的力量,生活中的每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与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在聆听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抓住用信息,为自己所用,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技能。

另外,在沟通中,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同时,也应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汉代的王符在其著作《潜夫论·明暗》中便说:“君之所以名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在《新唐书·魏征传》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所谓“兼听”,即多方面地听取;其“明者”,就是明辨。成语告诉我们: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正确地认识事物;单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会糊涂,犯片面性的错误。

贞观初年,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被人告发,按大唐法律,受到了追还赃款,削除职务的处分。

这天,唐太宗正休息,忽报秦王府老部下庞相寿冒万死求见。他点点头勉强同意了。一见到这个庞相寿,唐太宗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把他臭骂一通。庞相寿摸熟了主人的脾气,待太宗发完脾气,便嘟嘟哝哝地求道:“皇上,罪臣自随陛下以来,出生人死,对陛下忠心耿耿,今天不慎做了糊涂事,恳请陛下看在几十年相随的份上,饶罪臣一回吧……” “别说了!”唐太宗气愤地打断了庞相寿的话。

晚上,唐太宗回到寝宫,回想起白天的事,不禁有点心软了,庞相寿跟他这么多年,他贪污,也许是由于妻子儿女太多,开支花销太大,穷得没法吧。想到这里,他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派人给庞相寿传话:“你是我的老部下,贪污大概是因为穷,现在我送你100匹绢,继续做你的刺史,以后注意不要贪污就是了。”

皇帝徇私情,袒护一个老部下,这在封建社会是司空见惯的事。然而魏征却是从江山社稷的安危上看待这个问题的。他知道此事后,立即上书,表示反对:“陛下,奖赏的时候不要忘了疏远的人;处罚的时候,不要顾忌亲贵。治天下要公平为规矩,仁义为准绳。这样才能让人心悦诚服;否则,就会纲纪混乱,令不行而禁不止。”

那个时代,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不可更改的,更何况是这种“口谕”,魏征的谏诤,虽从维护皇权统治出发,却是很让太宗下不了台的。但是唐太宗做到了“兼听”,魏征的奏疏使他猛醒,因此立即撤消了自己的处理决定,维持原判。

唐太宗作为至高无上的君王,作为魏征的上级,能够做到及时听取下属的意见,与下属的沟通中,即便有不快,也会吸取有用的成分,从而成为了一代明君,开辟了“贞观之治”。

感悟箴言:

人生本就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沟通更是使我们进步的桥梁。善于从沟通中捕捉有用的信息,这样就能练就一身本事。在沟通中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做一个理智有头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