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处世的88个神奇智慧
11060200000001

第1章 福勒法则:认识自己,做自己的镜子

处世智慧:

福勒法则指的是一个人很容易收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产生自我认识的偏差。即因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认为外界对于自己笼统而一般性的描述就是自己的特点。人们对号入座于这样一概而论的描述,是因为没能够对自己有足够细致客观的认识。正如福勒效应的发现者巴纳姆所说:“每时每刻都有不明真相的群众降生人世。”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就是自己,我们每天都会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却绝非全然地了解自己。然而我们要寻求梦想,要去和他人打交道,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事物,必然且必须的第一步就是,认识你自己。

世上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去认识,但最应该认识和最值得认识的人却是你自己。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一点不假,要公正地认识自己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只有五个字,那就是:认识你自己。

在希腊神话里有一则非常有名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斯芬克斯之谜”。讲的是一个叫斯芬克斯的狮身人面女妖,她每天守在人们必经的路口,向往来的行人出一个谜语:“一种动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猜出谜底的便被放行,猜不出的就会被斯芬克斯吃掉。路过的人均未猜到谜底,便成了斯芬克斯的美餐。其实谜语的谜底很简单,那就是“人”,人在婴儿时期要爬着前进,因而是四只脚走路;长大之后是一个人的“中午”,这时是两只脚走路;而人生的暮年,要拄拐而行,是三只脚走路。直到智者俄狄甫斯揭开了谜底,使得斯芬克斯无地自容,一头扎进大海而死后,人们才得以摆脱女妖的威胁。而丧失了性命的这些人,都是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存在过的特征。正如福勒法则所示,没有意识和认知自己存在的特点,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被女妖吃掉”。这则寓言的寓意告诉我们,没有自我认识的人,在人生的路上定然会遇到重重坎坷与阻碍,甚至最终丢到性命。

西方神话及哲学里不乏认识自我的例子,同样,我国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公正的估价自己。不知自己,则无以知人。不知别人,则无以知己。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指出,能够认识他人是有智慧的表现,而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相比于“知人”和“胜人”,“自知”和“自胜”更难能可贵。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的军营里有一对父子一起出征打仗。父亲已然升到将位,儿子却还只是一个马前卒。儿子为此有些沮丧,于是向父亲请教,父亲说,临战之时,自会授予儿子诀窍。某日,战鼓雷鸣号角吹响,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插了一支箭的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带在身上,力量无穷,定会助你所向披靡。但有一点一定要谨记于心,那就是切勿不可拔出。”看着这个极其精美的厚牛皮打制的箭囊,儿子喜上眉梢。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毛制作而成,儿子仿佛看到敌方将领应声中箭身亡。果然,带着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一路斩将杀兵。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想要看个究竟,他于是呼的一下将宝箭拔出,背弃了父亲的嘱咐。可是骤然间儿子惊呆了,一支断箭,父亲交给他的箭囊里放着的是一支断箭。顷刻间,儿子的意志像失去了支柱的房子一样崩塌了。结果,儿子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惨死于乱军之中。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枝断箭,沉重地啐了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儿子将自己的胜利寄希望于外物,当拔开断箭那一刻,他依旧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使他骁勇善战,却将自己的成败寄托于一个断箭之上,实是没有认识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量。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战争与人生其实有很多相同之处,人处于世,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验,这就像是不断地与人与己进行着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必要前提就是“知己”,否则就会在这场战争中败北。认识自己,不仅仅要认识自己的弱点与缺点,同样也要认识到自我能量所在。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在迈出处世的第一步时,我们要以自己为镜,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才能正确地为自己的人生方向作出正确的决定。

感悟箴言:

人海茫茫,大千世界,每个人在世上行走,要看清自己走的每一步,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认识自己,以自己为镜,就是要在自己心中有一把客观的尺子丈量自己,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了解自己的本质、价值、使命,才能在人生的路上行进时,目标明确,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