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11060000000056

第56章 心理健康与身体的关系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压抑情绪容易生癌

许多的癌症患者在患癌之前有过重大的精神打击,可以说明“压抑的情绪容易生癌”。几乎所有病的病因都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比如,长期情绪压抑,家庭不和等等。

急性子是A型性格的突出特点。这种类型的人争强好胜,情绪急躁易怒,工作、学习生活长期处于紧张之中,因而易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紧张、抑郁、烦恼等不良情绪会促使各种疾病发生。紧张、烦恼、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使人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器官如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显著减轻,从而导致全身的防疫能力降低,疾病趁虚而入。

良好的情绪可以防病

情绪能治病,也可以防病。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人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行的前提,有85%的疾病患者可以通过自身机能调节而获得痊愈。“乐以忘忧”,“笑一笑十年少”,都是讲愉快情绪的卫生保健作用。一个人处于情绪舒畅愉快的状态下,其大脑功能是完善的。完善的大脑功能,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促进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发挥正常效能,协调平衡、延缓重要脏器的病变过程,避免或减少动脉硬化和其它恶性疾病的发生。为了身心健康,应该注意培养自己乐观主义精神,及时克服情绪、情感上的各种困扰和危机。

心理健康与情绪的关系

1.神经过敏的行为:习惯性的肌肉抽搐,皱眉,做怪相,绞头皮,不断地眨眼睛,咬嘴唇或弄湿嘴唇,咬指甲、口吃,经常脸红或脸色苍白,病态地多次抱怨,低头,手指神经性地运动,经常啜泣,身体僵硬,小便频繁。

2.情绪的过多反应和偏离正常:对错误过分地焦虑,对失败过分地悲伤,注意细节,拒绝在游戏中担任某种角色,拒绝认识任何人或接受任何奖励,逃避责任,不愿承担任何看来是新的和困难的事情,对周围漠不关心,无聊地感到一切都很烦恼,如果加以限制就不能工作,缺乏目标兴趣,经常装模作样或故作姿态,喜欢讲话,不能控制语言或傻笑,有过分的表情动作。

3.情绪未成熟的行为:不能单独一个人工作,不能独立下判断,常常杞人忧天,十分驯服和容易受暗示,易恐惧,优柔寡断。

4.好出风头的行为:逗弄或推挤别人,动作生硬不严肃,过分献殷勤,不断地自夸,经常欺骗人。

5.违法乱纪的行为:对别人残忍,恃强欺弱,骂人并说一些污秽的话。过分关心异性力图发生身体上的接触,讲一些令人作呕的故事或看一些污秽的画,对正常活动突然或完全缺乏兴趣。

6.身心失调:服饰习惯的颠倒或混乱,情绪悲痛时产生恶心呕吐,有各种疼痛等。

心理健康与精神的关系

精神因素和疾病有密切联系,当人的精神受到打击时,血和尿里的某些激素含量就会发生变化。受了侮辱而不能发泄的很多人会患十二指肠溃疡;当人感到被人欺侮、失望,而又不敢公开提出抗议时,胃液就会替他“抗议”,甚至在胃或小肠壁上腐蚀出一个洞。

精神上的压力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而处于不正常状态,长期、高度的紧张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态,如果精神受刺激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以致造成过度兴奋或抑制,就可能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五脏六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使人体处于紧张状态的因素为“致紧因素”。它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当人激动时,肾上腺向血管释放出紧急的额外激素,它和自主神经协同,使呼吸加深,加快;心搏加快,加强;外周血管扩张;脸色变白,出汗、口干,甚至全身颤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最高,直到现在人们才清楚,它只不过是产生于神经系统的生理并发症的悲惨结局。

女性心理需要

需要是人的本能,人只有在满足不同的需要的过程中才能生存、成长。因而人的任何动机都与需要相关,而人的需要又与人的情绪相关。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随之就会产生极大的行动动力。可见,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是保证其事业成功、工作顺利、生活和谐幸福的必要条件。那么,女性有哪些心理需要呢?

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发现,女性具有以下几种主要的心理需要:

社交需要

社交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现代女性必然需要社交,需要与人交往,女性能在交往中得到自我意识,获得自信。她们通过不同的社交圈和不同层次的交往对象进行一定的社交,从中可以增强自信心,获得社会承认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娱乐需要

由于生活负担重,女性的娱乐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情感得不到及时地调整,因而出现过早地心理衰老或体质衰退,并出现各种毛病,使生活更加艰难。因此,女性要调整生活节奏,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充分体验生活乐趣,以保持情绪平衡,身心健康。

适应社会需要

适应是当代女性的一大心理需要,一个人能否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相协调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女性在生活中,常常受性格的影响,对新的环境和陌生的地方不易适应,因而产生焦虑、自卑的现象。所以,女性更需要一种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当其处在一个新环境中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保持与外界相沟通,从而获得适应的需求。

情感需要

情感生活的成功与否,直接左右女性的生活道路。可见,情感需要并非单一的爱情需要,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层次情感需要的综合体现,如对恋人的爱情,对朋友的友情,对人间的温情,对事业和生活的热情以及世间的一切真情都是情感需要的内容。

良好性格需要

具有良好的性格,会使人成为被人喜欢和爱戴的人,并由此而事业顺利,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相反,一个古怪的性格,会给女性带来孤独,失去爱的机会,生活遭受挫折。因此,女性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以适应自己的生活要求和社会环境。

职业需要

如今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权力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因此,女性的职业已成为女性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一个女性的职业是否满意,工作是否有成效,事业是否有成就等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心理。所以,女性应充分认识自我,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便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不败。

女性的生活心理

女性不仅和男性存在着生理上的差别,在心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现代女性。她们的生活心理和男性的区别常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追求事业的成功

事业的成功意味着经济的独立,意味着自我价值得到承认。为了成功,现代女性投入了全部精力,也作出了过高的自我期待。有的女性为此牺牲了感情、牺牲了家庭、承受了难以名状的紧张与压力。

做个好妻子

女人的依附性历来比男性要强。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分析到喜新厌旧是男人的本性,不属于什么道德问题。由此可知,男性对于女性,是不存在什么依附性的——除非是像陈士美或当代“妓男"之类的男性。女性则非如此,因为历来就有女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这说明女性对男性具有很强的依附性,既然依附了男性就要想着怎么和男人共处、生活,也就是说,怎样做好一个和男人共处的角色,即做一个好妻子。

做一个好母亲

每一个人都期待得到一种“伟大的母爱",每一个女人也都希望做一位好母亲。

女性的情感心理

女性重视情感,男性重视理性,这是人们普遍公认的男女性心理特征。正因为这样,女性在情感方面投入的成本比男性更大,所以一旦遇到情变,她们所遭受的损失也就更为惨烈。男人自杀可能缘于理,而女人自杀却大都缘于情。

女人不会在听完男人讲完一通大道理之后轻易投入他们的怀抱,但她们有可能听完男人对她们的一番赞美或一阵抒情后便热烈地投入男人的怀抱。也就是说,女人通常不会因为“理"字而吃亏,却容易因为“情"字而上当。

这是因为女人精神需求的表现之一便是渴望赞美,并常常因为赞美而感到满足。平日里一句体贴或赞美的话,会使一个劳累不堪的女人感到快乐。女人常常看不到自己重复劳动的成效而只看到被消磨掉的青春,她们极易悲观,而赞美恰恰是抑制悲观的良药。经常真诚地赞美女人,会造出一个全新的女人——忘记疲劳、忘记烦恼、达观爽朗、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女人。

在享受和感受爱情方面,女人比男人更敏感更细腻,比男人更注重内心体验,更看重精神需求。

很多女人明确表示对性爱没有兴趣,这是她们潜意识里对男人的报复。因为男人平时很少关心她,只在欲望来临时才爱抚妻子,这种爱抚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所以,女人感受到的常常是男人的欲望而不是情感,她们常常有一种被利用的屈辱感觉。这种心理上及生理上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形,使女人丧失了对爱情的兴趣。这便是很多夫妻之间缺乏激情的原因。性爱首先应该是彼此情感的投入,如果没有女性自愿和愉快的参与,性爱便不成为艺术,不成为幸福。

而中国女人却很容易成为情感的奴隶。她们似乎太珍爱男人和娇惯男人了,她们像无时无刻不在为男人着想,而男人呢,却很少为女人着想。有不少妻子抱怨说:她们常常下班后急急忙忙买菜做饭,然后一盘盘端上桌来,希望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顿温馨的晚餐,却不一定能见到丈夫准时回家。等到很晚了,她们叹口气,刚刚收拾干净,男人却回来了,且无半点歉意,只说还没吃饭,妻子只好再去热饭热菜。女人的温柔就这么一点点消耗在这无尽的等待中。男人以为妻子所做的全是份内之事,却很少想过女人的生命也一样宝贵。

不错,情和爱是女人在世界上不知疲倦地生活下去的情感支柱,她们可在世界末日舍弃最后一块面包,但绝不会舍弃最后一份爱恋。因此,女性注定是情爱的奴隶,也注定要在情爱深渊中接受奴隶一样的生活。假如女性把情爱的执着、专注、热情和耐力投入到事业中,她们又将会拥有怎样一种人生呢?

女性的依赖心理

女性常有这样的思想,长大后找个男人就有了依靠。一旦失去了这个男人,她顿感失去了支撑。古今中外,有许多女性悲剧的事例表明,她们悲剧的产生就缘于她的依赖心理。女性的依赖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调整与适应,将会产生不良结果。因此,女性在青年时期就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性,加强自我独立性,减轻心理负担,以便顺利度过人生全部阶段的生活。那么,依赖心理主要有哪些表现及危害呢?

造成自我生活能力的缺乏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年轻女性在家时,这一切均有父母包揽,但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则需要自己照顾自己了,因而有的人衣服脏了不会洗,钱物不会管,被子不会叠,生活不规律,甚至有的煮鸡蛋不会吃。由于生活难以自立,势必影响学习和工作以及整个身心健康。

造成自我导向能力的缺乏

一些女性不会自学和自由安排时间,不知道该学什么或参加哪些活动。而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女性,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从下手或手忙脚乱,理不出头绪。她们缺乏“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因而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是盲目清高,就是自卑自叹,心理压力很大。

造成分辨是非能力的缺乏

依赖心理强的女性对大千世界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极差,在社会上极易上当受骗,甚至容易犯错误或犯罪。

造成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

依赖心理重的女性一般是“以我为中心"者,任何时候,都想着让别人关心体谅自己,稍不顺心就不高兴或发脾气,久而久之,同事、朋友就会疏远她。当受到孤立时,又会感到孤独、苦闷,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

造成适应能力的缺乏

依赖心理大的女性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弱,适应性差,往往对于新的环境不能适应,学习、工作、人际、气候、生活习惯等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从而产生心理障碍。

女性安度“危机期”的方法

不惑之年在人们的心理往往是安定成熟的代表其实不然,有很多男性恰恰就有这一时期出现了不稳定的情绪和恐惧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中年危机”可有五花八门的各种表现。譬如,对前途悲观失望,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意念;对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为填补心灵空虚,常常沉醉于各种自我毁灭性的活动,染上一些恶习,如迷恋打牌、摆“方城”、上歌舞厅、赌博、酗酒、有家不思归、寻求婚外情等。

出现中年危机可能有如下诱因:对婚姻现状的不满;对事业过分投入,压力太大造成紧张的情绪;付出甚多,回报甚少带来的心理不平衡;后悔以往选择的生活道路;人际关系不尽人意;生活中突然闯入一位钦羡不已的异性等。而国外一些资料显示:怕老、怕失去工作能力、怕失去性功能、怕容颜早衰等也是导致中年危机的重要原因。

心理医学专家指出,很多人在出现中年危机之前是有信号的,如改变了生活规律,变得消沉、孤独起来;不愿再与亲属往来;不与朋友联系,对家里的来宾常表现出一种莫明其妙的反感;玩世不恭,对周围的一切缺少信任感。有的则突然热衷于打扮,过于注重仪表,刻意减肥等等。

妻子发现丈夫有上述反常情况时,首先,在家里要给他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喜欢家庭生活。如果说男人是一只漂泊的小船,那么家庭就是遮风避雨的港湾。做为妻子,应该耐心地倾听丈夫的诉说,夫妻间的彼此沟通是解除中年危机的一把钥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出去旅游一下,既缓解了工作的劳累,又增进了夫妻间的感情。

假如发现丈夫有婚外情时,最忌讳的是讽刺、挖苦、争吵。因为那样会加速夫妻感情破裂,把丈夫“推”出家门。你不妨重新树立自己在丈夫心目中的形象,如适当地修饰自己,巧妙地装饰房间,制造一点浪漫情调,用你的勤劳、贤淑、聪慧、体贴去唤起他美好的回忆。

你也可以适当地改变一下生活规律,如出去会会亲朋好友,参加一些可行的社交活动或外出看看电影、听听音乐会。男人对女性常采用一种欣赏、赞美的态度,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喜欢自信、幽默而温柔的女性。这是多数男人的共同特征。做为妻子,应当充分施展你的魅力,把丈夫吸引在自己身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用时间来重新燃起他的情感之火。

当然,你也可以请教心理医生帮助他解开心灵上的疙瘩。但是,你必须明白,怕凡有“中年危机”感的男士,常常不肯承认这一点,会拒绝接受心理咨询。如果你在没有征得对方同意之前,突然要他去接受什么心理咨询,他会大动肝火,反而把事情弄糟。你应该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如邀请双方都熟悉的心理医生来家作客,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治疗;也可由你请求心理医生给予帮助,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对其实施治疗。

事实上,中年人毕竟不是青少年,他们虽有困惑,也只是暂时的难以自拔,只要妻子热情地给予帮助,他们会很快转过弯来,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相反,若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患上“男士更年期综合征”。那些有婚外恋的男士,极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悲剧。希望每一位妻子都能够帮助自己的丈夫顺利度过“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