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11060000000016

第16章 冬天锻炼要注意保护皮肤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和体外环境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又和身体内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健康完美的皮肤,往往是体格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经常运动,身体与日光、空气接触,能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的有利影响,同时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充足,新陈代谢旺盛,因而皮肤功能得以提高。

冬天在室外锻炼,皮肤经常受冷空气刺激,皮下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皮脂分泌减少,因而冬天皮肤显得干燥,如果保护不好甚至会裂口。因此对暴露在外面的皮肤(如脸、鼻、耳和手等),要涂些油脂(如凡士林等),以保护皮肤的润泽,并有一定隔凉保温作用;也应多吃些胡萝卜等青菜,以增强上皮组织的能力;每天睡觉前,最好用温水洗手、洗脚、洗脸,促使这些部位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脂腺的分泌。

在严寒天气下,尤其是在大风(风速超过5米/秒),空气中湿度高(相对湿度高于7%)的环境中锻炼时,应该适可而止,而且更应注意保护皮肤。为了保护好两手、两耳,在不影响动作的情况下,可带上手套、耳罩保温。当然,还要注意服装、鞋袜的保暖,不要在冰雪里停留太久,以防发生冻疮。

晨跑后不宜睡“回笼觉”

早起晨跑后马上又钻入被窝睡“回笼觉”的方法是不足取的,它既无益健康又会削弱锻炼效果。

早晨醒来,空气清新,进行一会儿长跑,会使人情绪饱满,体力充沛,由于晨跑时肌肉的活动,使全身各器官功能从睡眠时较低的活动水平,提高到较高的功能水平,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对全身的协调指挥能力提高,跑毕休息一会用早餐,然后上班,不仅能增强体力,还可使身手灵敏,动作协调,思路敏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跑毕再睡觉,上述效果就大为削弱。等到再睡醒起来,晨跑给一天带来的良好效果就几乎消失了。而且,跑毕再睡也不一定能睡好。因为跑后心跳仍较快,身体产生热量还较多,在被窝里容易出汗,神经系统也比较兴奋,不易很快入睡。这样不仅不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也达不到休息的目的。

晨跑时肌肉的活动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乳酸),跑毕要加以清除。美国运动生理学家福克斯实验证明:跑毕进行走步等放松性活动时,乳酸的清除速度要比跑毕静坐时快一倍。因此早晨跑步后要进行一些走步或徒手体操等练习,才有利于增加吸氧量,加速清除代谢产物。如果跑完又躺下,就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疲劳也不容易很快消除。

晨跑毕,心肺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以保证继续有较高的吸氧量,同时,心肺功能的恢复也需要一个从动逐步过渡到静的过程。如果跑完就立刻躺下,心肺功能的恢复就会受影响,加上室内空气经过一夜呼吸比较混浊,人就会感到不舒服,对心肺也没有好处。

冠心病病人的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主要作用是:

1.改善冠状动脉的神经调节功能,预防痉挛。

2.提高心脏对体力活动的适应能力,减轻或消除心肌供血不足。

3.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的发展。

中等运动强度的步行、慢跑、爬山等有氧训练。最适合隐性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或神经官能症病人在进行这些体育锻炼时,还可配以太极拳、气功和散步。

心绞痛的冠心病人,应在发作后的间歇期进行适当锻炼,如做健身操和定量散步,这些运动有助于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心肌梗塞的病人,一般在发病后1个月,严重者在2~3个月,梗塞病灶已有修复时方可开始进行医疗体育锻炼。

冠心病人在下列情况下不宜体育锻炼:心绞痛发作频繁或休息时也有疼痛和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障碍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

腰腿痛患者的体育锻炼

腰腿痛是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骨关节退行性变化和腰肌肉的慢性劳损以及肌无力等引起。年岁大了气血不活,更容易使腰部气滞血瘀,如再受风着凉,感受寒湿或过度疲劳,就更容易发生腰腿痛。

体育锻炼能加强腰部及下肢的肌肉力量,以及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能够重新建立和恢复腰部各椎体骨之间和膝关节的稳定性。中年人经常活动能使关节保持较大的活动范围,能加大关节的接触面,使整个关节面均匀地承受重力,可以减轻骨关节增生和肌肉、韧带的老年性退变。

适宜这方面的体育锻炼主要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体操、散步、慢跑、健身球以及打羽毛球、台球、游泳等。

另外,还有两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

1.退步行走。退走时腰肌的紧张程度是高于向前走路的。这种活动能增加腰背肌力,改善腰部血液循环,提高腰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能通经活络,壮腰健身。每日可坚持“退走”2次,每次20分钟,这对于腰肌劳损疗效尤著。

2.站桩功。两足分开稍大于肩宽,足尖和膝向前,然后缓缓下蹲,使膝关节保持130度左右,重心放在两膝关节,上体保持正直,含胸收腹,颈部放松,头部微低,两臂向上抬起、平举,肩部放松,肘部微曲,手指背伸并稍稍分开和微曲,呼吸均匀自然。初始时站立时间2~3分钟,以后逐渐延长,每次可站15~20分钟。练完后慢慢伸直膝关节,静站1~2分钟后即可。站桩功可锻炼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支撑力,并能加快膝部的血液循环,减轻酸痛无力等现象。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病人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肺部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常用的体育锻炼方法有保健体操、呼吸训练、散步、快速步行、慢跑和太极拳、气功等。

有哮喘的病人可做放松练习,腹式呼吸和发出“呜”“啊”音的呼吸练习。做腹式呼吸时,口唇稍缩小,将气体经口慢慢(有意识地细呼)吹出,同时上腹部慢慢下陷。初练时不习惯,自己用手按压腹部,随之起伏,吸气时则闭口,经鼻腔缓缓深吸,腹部随之隆起。吸空气可稍停片刻再呼气。

有肺气肿的可做吸气挺胸、转体、屈体侧等练习;呼气时可配合压腹、缩胸、收腹、吹气等。注意保持吸气自然,呼气慢而长。锻炼时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可以增加横膈的上下活动,呼吸深长缓慢,这样可以明显地改善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对肺气肿病人十分有利。

感冒患者的体育锻炼

感冒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是引起气管炎、肺炎等病症很重要的原因。预防感冒的方法很多,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抗感冒最有利的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感冒按摩方法。

1.擦鼻。两手掌大鱼际肌互相对搓发热,然后将把搓热的大鱼际肌从印堂穴开始沿鼻两侧下擦至鼻翼迎香穴。可以两手同时,也可两手轮流擦。

2.按迎香穴。两手中指中节紧按两侧迎香穴顺反时针方向各按摩16次,并在穴位上加压重按几下,有酸胀感为宜。

3.浴面拉耳。两手掌心互相搓热,用掌根贴在额前发际,自上而下擦至下颌部,然后沿下颌骨分擦至两耳,再用拇、食两指夹住耳垂,轻轻向外拉(叫“双凤展翅”),两手掌擦至两侧部回到前额部,重复16次。以两耳部发热、脸面舒适为宜。

4.揉合谷穴。先取一侧合谷穴(合谷穴位于虎口第二掌骨旁),用另一手拇指在该穴上作正反时钟方向抹擦16次。然后在该穴上重按几下,使其有酸胀麻木感为宜,再换手进行。

应用上述按摩方法,对113例肺气肿病人观察3年,感冒机会下降70%。

胃下垂病人的体育锻炼

中年人由于胃肠道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韧带弛缓,胃因重力作用而向下延伸位移,加上腹肌无力,容易发生胃下垂。患者常有腹胀、嗳气、下坠感、胃纳差、便秘等。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身体日趋消瘦,胃下垂的程度也会随之加剧。胃下垂治疗的原则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同时增加腹壁肌肉,使腹腔保持一定的压力,以支撑胃部,从而达到增加体质。对这种病医疗体育常能收到满意效果。

气功疗法对胃下垂有比较良好的效果,可取卧式内养功。全身状况较好的病人也可取坐式。具体方法是:取仰卧位,臀部可稍垫高,使内脏上移。意守“丹田”或“中脘”穴,用顺呼吸法,每次15~60分钟,每日1~2次。可配合按摩和医疗体操同时进行。通过活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胃肠道的紧张度,增强胃肠道的蠕动能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还可增强腹壁和腰背部的肌肉,矫正腹部松弛下垂状况,使腹腔内脏恢复正常位置。

胃下垂病人进行体育疗法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腹肌锻炼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运动量由小到大,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引起腹泻等反应。

2.锻炼要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3.合并有胃肠道出血或胃溃疡者,忌做腹部运动。

4.应与饮食治疗等配合进行。

5.避免进行跳跃运动或长时间站立,饱餐后不宜运动,若有不适,应取右侧平卧躺,以利胃内容物排空。

肺结核病人的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肺结核病人的康复有明显的作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能改善大脑皮质活动过程,改善情绪,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减轻体内低氧状况,促进新陈代谢;体育活动还能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增强抗病能力。体育活动应在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得到阳光照射。

肺结核病人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太极拳、气功、医疗体操、散步等项目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时间、强度、活动量,最好取得医生指导。一般讲,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增加。

适合痔疮病人的医疗体操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经常大便出血还会影响人体健康。为了预防痔疮,有意识地做一些防治痔疮的医疗体操,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方法如下:

1.提肛锻炼。直立,舌舐上腭,两手叉腰,两腿交叉,脚跟踮起,同时夹紧臀及大腿提收肛门,同时吸气,保持10秒钟,然后呼气放松,反复做20次。

2.抬腹锻炼。仰卧,两腿屈曲,两脚靠拢臀部,两手放在头下,以脚和肩支撑上抬臀部。同时提收肛门吸气,保持5秒钟,然后呼气放松,反复做15次。

3.按摩腹部。仰卧屈膝,左手掌放在右手背上,以脐部为中心,从右到左作顺时针按摩30次。

4.起坐锻炼。两腿交叉坐在椅子上,然后收臀夹腿提肛并保持两腿叉位站起,然后再放松坐下,反复做15次。

这套动作早晚各做一次,做时动作不宜太快。另外,要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保持肛门部清洁,不吸烟,少喝酒,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手足冰冷症的体育医疗

手足冰冷症患者,是由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差造成的。有这种症状的人,与便秘、肩酸痛、胃下垂患者一样,一般都很少参加体育活动,而且,往往一个人并患几种症状。如果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良好地刺激血管的反射性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症状就会好转。下面三节体操,是日本医学界提倡的。

1.足冰冷,可以一只脚跟敲打另一只脚跟,两脚交替敲打,共打100次,即使严冬,足也会感到暖和。

2.手足冰冷,可取仰卧位,将手臂和腿举起,用力做手、足屈伸动作,直至手足感到疲劳或手足暖和。

3.进行全身运动,在原地做抬腿和两臂大幅度摆动动作。

失眠的体育疗法

失眠大多是因神经衰弱或一时性的情绪波动、紊乱引起的。失眠症,单靠服安眠药,不是好办法。通过体育锻炼,使过度兴奋的大脑皮层逐渐进入比较抑制的状态,这是积极的办法。所以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据科学测定,15分钟轻快的散步所收到的放松神经肌肉的效果,胜过服用400毫克的眠尔通。

体育医疗的方法是:

1.临睡前打一套太极拳,或散步10来分钟,等情绪安定后上床睡觉。

2.临睡前,取仰卧位或盘坐位,进行自我全身按摩,叫做“干浴”。用双手轻轻按摩面部,然后左右手交替按摩左右臂,再用双手轻轻又慢慢地抚摩胸部和腹部,最后按摩足心,即擦涌泉穴。一般10分钟左右,便出现倦意和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