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乳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11053300000038

第38章 实验35 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实验目的

(1)掌握从发酵乳及开菲尔粒中分离纯化乳杆菌和乳酸球菌的方法。

(2)学习乳杆菌和乳酸球菌的初步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乳酸菌能利用可发酵性糖产生乳酸,人们利用其产酸特点发酵生产某些食品,提高食品适口性或延长储藏期。例如,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乳制品(如酸乳、干酪、牛乳酒等)、各种植物发酵制品(如泡菜和青储饲料等)。因此,从自然界中有目的地分离纯化鉴定某些乳酸菌,对于开发新产品、提高发酵食品质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从混杂群体中分离特定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有:控制分离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控制培养基的pH、添加抑制剂、控制培养温度、控制空气条件、对样品进行特殊处理等。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简单平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涂布分离法、毛细管分离法、显微操作单细胞分离法等。

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采用溴甲酚绿(BCG)牛乳营养琼脂平板分离法。溴甲酚绿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在碱性环境中呈蓝色。在分离培养基(pH6.8)中加入溴甲酚绿指示剂后呈蓝绿色,乳酸菌在该培养基中生长并分解乳糖,产生乳酸,使菌落呈黄色,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也变为黄色。在含有CaCO3的培养基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将培养基中的CaCO3溶解,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但是出现CaCO3溶解圈仅能说明该菌产酸,不能证明就是乳酸菌,还要进行有机酸的测定,乳酸可用纸上层析法鉴别。此外,从开菲尔粒中分离纯化乳酸菌时,因其含有一定数量的酵母菌,为此在上述相应的分离培养基中还要加入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或纳他霉素等防腐剂,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初步鉴定后的乳酸菌应进行生理生化试验以确定其菌属,还需结合16S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以精确鉴定到种。

实验材料

(一)分离样品

市售普通酸乳(要求有活性)、开菲尔粒滤液(要求新活化好的)。

(二)培养基

乳清琼脂培养基(培养基17)、溴甲酚绿(BCG)牛乳琼脂培养基(培养基20)、番茄汁琼脂培养基(培养基7)、酸化MRS琼脂培养基(培养基10)、改良MRS琼脂培养基(培养基9)、MRS液体培养基(培养基14)(5mL或10mL/试管)、脱脂乳培养基(培养基18)(5mL或10ml/试管,200mL/三角瓶,0.07MPa灭菌20min)。

(三)试剂与染色剂

无菌生理盐水(9mL/试管,45mL/100mL三角瓶,内带玻璃珠)、灭菌吐温-80(10倍稀释液)、CaCO3粉末(用硫酸纸包好,高压灭菌)、3%的H2O2溶液、乳酸标准样品、革兰氏染色液。

(四)仪器与其他用品

无菌吸管(1mL、5mL)、无菌培养皿、接种环、特制蜗卷铂耳环、玻璃涂布棒、酒精灯、培养箱、显微镜、振荡器等。

实验流程

分离纯化乳杆菌和乳酸球菌的方法如下:

待分离样品→梯度稀释→平板分离培养→观察菌落特征→挑单菌落→纯化培养→镜检个体形态、纯度→H2O2酶试验→传代培养→挑选凝乳管→乳酸测定→菌种保存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流程。

实验步骤

(一)用酸化MRS培养基分离酸乳中的乳杆菌

1.样品稀释

用无菌吸管吸取待分离样品5mL,移入盛有45mL无菌生理盐水带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充分振摇混匀,即为10-1的样品稀释液。另取一支吸管自10-1三角瓶内吸取1mL移入10-2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反复吹吸混匀,再按10倍梯度稀释至10-6、10-7稀释度。

2.平板分离培养

取上述10-6、10-7稀释度的稀释液各1mL分别注入无菌培养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重复。以无菌操作按20~30g/L的量将灭菌的CaCO3加入熔化了的酸化MRS琼脂培养基中,于自来水中迅速冷却培养基至50℃左右(稍烫手,但能长时间握住),边冷却边摇晃将瓶内CaCO3摇匀(勿产生气泡)的同时,立刻倒入培养皿内摇匀(CaCO3不能沉淀于平皿底部),使样品稀释液和CaCO3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0℃(酸泡菜汁样品)和40℃(酸乳样品)温箱中培养24~48h。

3.观察菌落特征

酸乳中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菌落周围产生CaCO3的溶解圈,菌落直径1~3mm,边缘不规则,呈白色至灰白色,菌落表面较粗糙。

4.纯化培养

挑取典型单菌落5~6个分别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试管中,40℃温箱中培养24h。

5.镜检形态

取上述试管液体培养物1环,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个体形态和纯度。酸乳中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G+菌,细胞宽约2μm,呈长短不等的杆状,单生、成对或长丝状排列。同时挑取1环培养液与载玻片上的3%H2O2混匀,观察产气泡情况。

6.乳酸测定

取上述试管培养上清液采用纸层析法检测乳酸的产生情况。

(二)用乳清培养基和BCG牛乳培养基分离酸乳中的乳杆菌和乳酸球菌

1.样品稀释

方法同上。

2.平板分离培养

取其中10-6、10-7稀释度的稀释液各0.1~0.2mL,分别接入BCG牛乳琼脂平板和乳清琼脂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布棒依次涂布,每个稀释度做两个重复,或直接用接种环蘸取原液或10-1的样品稀释液1环做平板划线分离,倒置于40~43℃温箱中培养48h。

3.观察菌落特征

如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状、隆起或稍扁平、表面光滑或较粗糙的黄色菌落,及其周围培养基亦为黄色者初步定为乳酸菌。

4.纯化培养

将典型单菌落5~6个分别接种于脱脂乳试管中,置40~43℃温箱中培养8~24h至牛乳凝固,无气泡,呈酸性。

5.镜检形态

取上述试管凝固培养物1环,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细胞呈杆状或链球状,革兰氏染色阳性,同时挑取1环培养液与载玻片上的3%H2O2混匀,不产气泡。则将乳凝固的培养物转接入5mL灭菌脱脂乳试管中连续传代若干次,挑选出于40~43℃培养3~4h,或37℃培养8~12h能凝乳的试管,保存备用。

6.乳酸测定

乳酸的鉴定及生成量的测定:其发酵上清液经纸层析测定证明产乳酸。

(三)用M17和改良MRS培养基分离开菲尔滤液中的乳酸球菌和乳杆菌

1.开菲尔粒的活化

将用无菌水清洗过的开菲尔粒按5%的比例接种至灭菌脱脂乳中,于25~28℃培养16~20h至牛乳凝固。如此连续活化几代直至开菲尔滤液的pH达3.7左右,备用。

2.样品稀释

用无菌吸管吸取开菲尔粒滤液5mL移入盛有45mL无菌生理盐水带玻璃珠的三角瓶中,再滴入几滴稀释10倍的吐温-80(有分散菌体作用),置振荡器中充分振荡30min,即为10-1样品稀释液。另取一支吸管自10-1三角瓶内吸取1mL移入10-2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反复吹吸混匀,以充分散开菌体细胞。重复以上操作,制备10-6、10-7样品稀释菌液。

3.平板分离培养

取上述10-6、10-7稀释度的稀释液各1mL注入相应的无菌培养皿中,分别倒入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番茄汁琼脂培养基和改良MRS培养基,其用量恰好覆盖平皿底部一薄层,迅速与稀释菌液混匀,待凝固。或直接用接种环蘸取10-1的样品稀释液1环做平板划线分离。将培养皿倒置于37℃温箱中(分离乳杆菌最好倒置于含有5%CO2+95%空气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36~48h后,观察菌落特征。

4.观察菌落特征

在M17平板上乳酸球菌的菌落大小为1~2mm,表面光滑、隆起、圆形、呈黄色,其周围的培养基也变为黄色。在改良MRS平板上乳杆菌的菌落大小为1~3mm,表面较粗糙如雪花状,边缘不规则、扁平、灰白色、半透明,菌落周围CaCO3的溶解圈。

5.纯化培养

挑取典型单菌落10个分别接种于相应的液体培养基试管中(应与分离培养基一致),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h。

6.镜检形态

取试管液体培养物1环,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个体形态和纯度。乳酸球菌为:G+菌,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一般成对地链状排列;乳杆菌为G+菌,细胞形态为多样性,粗长杆、细长杆、弯曲杆、短杆和棒杆等,单在或呈长短不一的链杆状排列。同时取1环培养物与载玻片上的3%H2O2混匀,不产气泡。则将液体培养物转接入5mL灭菌脱脂乳试管中连续传代若干次,37℃培养,观察其凝乳性状,挑选出8~12h能凝乳的试管,保存备用。

7.乳酸测定

乳酸的鉴定及生成量的测定:其发酵上清液经纸层析测定证明产乳酸。

8.发酵性能鉴定

将上述保存的脱脂乳试管培养物活化2~3代后。以1%~2%接种量移入盛200mL灭菌脱脂乳的三角瓶中,37℃培养至乳凝固;测定其酸度、活菌数、凝乳时间、还原刃天青的时间,同时进行感官品质评定,从中筛选出活力较高的菌种制备发酵剂。

9.生理生化试验

鉴定流程,具体方法参见实验11.

实验结果与报告

描述乳酸球菌和乳杆菌在不同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记录H2O2酶试验结果和镜检纯化培养物的纯度(菌种纯一),并绘制所分离的乳酸菌个体形态图。

思考题

(1)试设计一个从市售酸牛乳中分离纯化乳酸菌的程序。

(2)某乳品企业生产酸乳的菌种污染了酵母菌或芽孢杆菌,请设计简明实验方案解决。

(3)CaCO3加入熔化的MRS琼脂培养基后,为什么要立即用冷水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