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习惯决定健康:日常生活中的175个习惯性误区
11053200000073

第73章 视早上赖床不利健康

天冷了,有些人早晨醒后由于留恋暖被子赖床不起,以为睡眠时间长一点没什么大碍。岂不知,如此“享福”往往会因福得祸。

这是因为赖床也需要用脑,而消耗大量的氧,以致脑组织出现了暂时性的“营养不良”。

一般来说,经过一个晚上,到清晨7时左右腹中基本消化完头天的晚餐。此刻,大脑会发出“饥饿信息”,这时如赖床不起,势必打乱胃肠功能的规律,久之,胃肠黏膜遭损,很容易诱发胃炎、溃疡病及消化不良等病症。

此外,从睡着到醒来,人体内部生物钟在急剧地发生变化,例如血压、体温、心跳、脉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等等,都在此时加快和增强,只有这些都处于正常状态,人才会出现定时觉醒。有的人“头部时钟”相当准,每天自动醒来的时间差不多,这是一个好习惯,应该坚持下去。但是,如果醒来后仍然赖在床上不起,也会扰乱生物钟。如果本来已经睡够了,但还赖在床上再睡,此时的睡眠便处于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睡眠质量也不高。因为睡够了以后,使大脑活跃所需的深层睡眠时间已经足够,如果继续睡,睡眠水平也只不过停留在大脑不活动状态。从睡眠的深浅程度讲,即属浅睡阶段。

因此赖床是睡眠不守时的一种表现,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引起生物钟的紊乱。生物钟提示你醒来,你就应该不要再睡了,如果不听它的“指示”,依旧赖在床上,那么生物钟的起点就要往后推。如果不作调整,你的睡觉时间也会相应地往后移,晚上该睡的时候没睡意,形成恶性循环。觉醒之后,不要马上坐起,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之后,坐半分钟;然后,双腿垂下床沿,再半分钟,最后再站起来行走,这就是国际上流行的“三个半分钟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