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搞定家中小大人
11051200000074

第74章 努力完善自己,和孩子共同进步

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在如此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里,不论是谁,都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后来居上之人给甩在了后头,光靠自己那点“老本”

而不继续深造的人早晚会被社会淘汰。作为孩子的家长也是如此,若是孩子的知识容量赶超过了你,那你也面临着在孩子心中被淘汰的危险。

一天,我经过英文组办公室,那里有位家长正在和老师谈话。家长说:“老师,我真不知道孩子的成绩这么不理想。每天,我不看电视,不打麻将也要看着孩子完成作业。而且,每天我都检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早上,我叫他起来背英文单词,他也背给我听,可是考试成绩为什么这么差呢?”这位家长似在抱怨自己很辛苦,又像是不相信这张卷子是他孩子所答的。

老师摇摇头说:“看来您没少费工夫。可是,您的孩子在校的表现并不是这样。昨天早上的英文单词考试,他才考了六十分,有十多个单词没写上来。他昨天给您背时都是正确的吗?”

家长听了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哪会什么英语啊!高中学那点早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就是听孩子在那里背,也不懂在背什么。”

老师一听知道了孩子的症结所在,他说: “这就是了,孩子知道你听不懂,他根本也没认真背呀!”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突然想起曾经听过一个孩子说:“我的作业本交给妈妈看,她也看不懂,骗她真是太容易了。”

也不知道说这话的孩子,觉得有这样的父母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但是,的确有些家长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对自己却不思进取。当孩子向家长提出问题时,家长对问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啥也不懂,更别说能回答上来了,家长只能聊以自慰地说:“现在的孩子懂得太多,早熟。”可家长却从来不考虑,是不是自己懂得太少了呢?是不是该学习学习了呢?家长不用身体力行来触动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仅让孩子瞧不起,而且难以激起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更容易使孩子内心缺乏自律呀!

就像有位教育畅销书作者说:“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合格证、上岗证的今天,却唯有事关孩子一生教育的家长不需要合格证,并且永远不会下岗,说起来是做家长的幸运,其实是家庭教育的悲哀。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没有人教我们怎样做才合格,更没有机会亲身总结成功经验用以借鉴。面对困惑,只有自己不断去摸索,尤其是一个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亲,只有自己喜欢读书,与孩子一起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才能奠定孩子一生喜欢学习的好习惯。行胜于言是千真万确的道理。”

“行胜于言”的确是真理。我女儿读一年级时,有道关于立体几何的题目。

我在上学那时,立体几何就不好,孩子问我时,我一时蒙住了。那道题的意思是把一个正方体平面图展开,展开的每个正方形面上都标着数字,问如果这张平面图组合成—个正方体,每个数字对应的那一面是数字几。

我想了半天也弄不明白,孩子眼巴巴地看着我,等着我给出答案。怎么办昵?我突然想到一个方法说:“咱们亲自做一个图形来看看。”孩子一听,也来了兴趣,趴在我身旁看我又是画又是剪的。很快,我就做了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女儿在每个小正方形的平面图上标出1、2、3、4、5、6,然后让孩子自己把平面展开图拼接成一个正方体,再让孩子观察每个面所对的数字。这样一目了然的答案,孩子当然能立刻回答正确。

而在和孩子思考这个题目的过程中,我也跟着复习了几何问题,增强了自己的空间立体感。以后,孩子再有什么问题,我和孩子共同思考。当然用大人的方法很快就能解出来,但是我通常和孩子~一起想他们学过的方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法做完题目。在以后遇到难题时,孩子就能按照我们一同学习的方法进行思考。同时,在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会发现,原来妈妈学习知识也是从不会到会的,这样无形之中,会给孩子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我之所以举这个发生在我和女儿身上的例子,是因为在前几天的数学测验中,孩子再次遇到了我们一同解决的那个几何问题,不同的是题目要求比上次的练习的难度有所增加。但是,女儿凭借我们共同探讨的空间立体思考方法回答正确了,我和女儿击掌表示庆贺。

所以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长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如井底之蛙,按部就班地生活。我们要与孩子共同进步,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既能带动孩子前进,同时还可增长知识,这也许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家长的勤奋学习和不懈努力的精神,给家庭中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不断进步的学习氛围。可想而知,在这样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将来在学习上必定不会让家长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