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跑赢通胀:通货膨胀下的理财之道
11050700000095

第95章 羊群效应:跑赢通胀不能盲目跟风

有这样一个故事,牧羊人在自己的羊群前面横放了一根木棍。第一只羊率先跳了过去,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也会效仿那只领头羊的样子,跟着跳过去。接下来,牧羊人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时,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存在了,它们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才通过。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羊群效应”,也叫作“从众心理”。

不仅羊群有着这种现象。法国的著名动物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虽然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一下行进的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可是直到最后,也没有发生一点改变。这些松毛虫也陷入了“羊群效应”。

显而易见,羊群效应所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弊端就是“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特别是在投资领域,更是如此。

在经济学上,羊群效应主要用来指由于信息不充分,投资者很难对市场作出准确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趋于相同并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在这种羊群效应里,也许个体采取的是理性行为,然而,却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行为。

2011年3月,当日本还陷在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中时,中国却陷入了一场莫名的疯狂抢购。16日起,中国各地突然爆发市民抢购食盐的“盛况”,大量超市的食盐被抢购一空。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北京一箱40多元的食盐卖到600元。而如此的抢盐盛况的出现,只因为一个“吃盐能防辐射”的谣言……

“抢盐潮”出现后,政府立即应对,多管齐下,及时辟谣,加大食盐供应,并严惩哄抬盐价的商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抢盐潮”迅速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消费者的“退盐潮”。不难看出,不够理性的消费者再一次成了虚假信息和市场炒作的受害者。

如今,随着通胀预期愈演愈烈,这种“羊群效应”同样在多个领域出现。很多人为了避免资产贬值,纷纷将银行里流动性强但收益率较差的资产变现,转而投入楼市、股市,银行结汇、划款购房等业务增多,使得各种产品价格一路飙升,而一些人看到如此良好的上涨势头,更是一头扎进去。却不知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受“羊群效应”的影响,而出现的非理性繁荣的现象。

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一只艺术品股票一个月竟暴涨621%。从2011年1月26日上市,第一批两个艺术品股票29个交易日收益率超17倍,到第二批8个艺术品股票3月11日上市以来,天天涨停,不少网友戏称天津文交所为“天津涨停所”。

来自各地的投资者面对如此造富效应,个个都想从中分一杯羹。由于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开户必须先持有一张招商银行金葵花卡,金葵花卡开卡量暴增,这一开户门槛高达50万元的高端理财卡,原先需要业务员巧舌如簧才能开出一张,而现在投资者争相将钱存入银行,只为早日办到卡。

然而,人们开了卡还不一定能买到股。众多揣着几百万元急着入市的投资者,在网上叫苦连天,因为8只新股天天被追至涨停,成交量却寥寥无几,都是买入,没有几个卖出。以致一些投资者,因为急着入市无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热线又接不通,一急之下打“飞的”赶往天津文交所……

然而,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发生的“羊群效应”已经隐隐透着巨大的危机。虽然目前股价被炒得很高,但是一旦要其变现,便会遇到无人接收的尴尬,届时投资者将要面对必然的亏损。这就如同一片肥沃的草原上有几只羊,应该说它们会吃的很饱。但是某天吸引来了一大群羊,这时候草原就要被啃食得荒漠了。同时羊群越来越吃不饱了,有一些倒下了,有一些迁徙了,但是如果是只聪明的羊,那它就不应该跟着大部队,应该留在这里,等草长出来它就会变成肥羊了,所以,有时候,当大家都认为某件事是怎样的时候,可能事实正好相反。

“羊群效应”可以产生示范学习作用和聚集协同作用,这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但它的负面效应也相当明显。因此,我们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都要有自己的判断,才能出奇制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免被吃掉或被淘汰。投资获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面对通货膨胀时,则要做到:收集信息,思考分析,相信自己,果断出击。

阅读点睛:

羊群效应往往意味着盲目的从众心理,而这种盲从,进而给人们,尤其是大批的盲目跟随者带来损失,甚至失败。只有冷静的思考、全面的恒量,才能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