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跑赢通胀:通货膨胀下的理财之道
11050700000084

第84章 教育——给孩子投资的钱不能省

国家、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高学历者在劳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已得到社会的确认。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成正比的关系,投资教育能产出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高的收益。在通货膨胀的今天,我们更应有清醒的认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是一项长远投资,给孩子投资的钱不能省。

赵小姐在孩子满一岁的时候,为她买了一份保额为5万元的教育保险。这份保险从1岁开始交钱一直交到14岁,每年缴费3600元左右,共交13年。按照这份保险协议,从15岁开始到17岁,小孩每年可以支取3000元,如果按6周岁读小学算,15到17岁正好是高中阶段。而从18~21岁,小孩上大学的时候,他每年可以支取9000元。对于这项投资,赵小姐很满意。她说,想让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就要舍得投入,如果为了省钱不投入必要的教育资金,给以后增加了经济负担不说,还有可能耽误孩子的将来,实在得不偿失。在中国,子女的教育经费计划是整个家庭财务计划中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像上述案例中那样,舍得为孩子购买保险无疑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这样不但减轻了将来的负担,保证孩子能专心学习,父母的其他个人计划也不会因为要应付教育费而受影响。由此可见,给孩子投资的钱绝对不能省,而且越早开始准备越轻松。

目前市面上比较适合做教育理财的金融产品有整存整取、教育储蓄、教育保险、债券和基金等,按类别可分为储蓄类、保险类和投资类三大类金融产品:

1.储蓄类

整存整取是最传统的银行业务,教育储蓄存期有1年、3年和6年三种,可以为孩子接受非义务教育积累资金,采取整存零取的方式并享受整存整取的利率优惠。上述两类产品属于储蓄类产品,安全性最好,但收益较低,抵御通货膨胀能力较弱,因此,不能将其作为教育理财的唯一方式。

2.保险类

教育保险具有强制储蓄的作用,保证性强。保险公司的教育保险一般针对的对象为出生满30天至14周岁左右的少儿,然后在孩子上高中开始(有些保险公司规定从初中开始),获得保险公司分阶段的现金给付,实际采取的是分阶段储蓄,集中支付的方式。尽管教育保险具有储蓄投资的功能,但更强调保障功能,收益水平不具备优势,建议家长在理财规划中作出适度的配置。

3.投资类

债券类产品的风险收益水平比储蓄略高,其特点是安全性较好,收益相对稳定,但流动性相对较弱。如果想为孩子投资,你就应当选择基金。基金产品类型较多,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其中,基金定投可以作为一种相对稳健的教育理财方式,即投资者定期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投资于基金,平均投资成本,使投资者获取相对稳定的长期收益。基金定投具有门槛低、自动扣款、分散风险的特点,也比较适合教育理财。

当然,家庭的教育投资的钱不能省并不代表盲目投入,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孩子协调发展需求的原则

每个孩子的兴趣、能力和爱好都不同。家长要善于观察,不仅要了解孩子的长处、优势,更要了解孩子的缺点和短处。从实际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发展潜力,量力而为,因材施教。

2.家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家庭所拥有的财务资源是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保证家庭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强的人选择出国留学,应选择投资较高风险的品种;经济实力较弱的可以选择现在国内读大学,且应从早计议,获取复利的可观收益。在教育投入时,要根据子女将来所需要的教育程度及学校性质进行筹划。

3.物质和精神,智力和非智力投资相结合的原则

生活中,家长往往重物质投入,轻文化投入;重智力投入,轻德育发展,造成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合理安排家庭教育投资的分配比例,注重孩子的全面培养。

阅读点睛:

教育投资是一项长远投资,作为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家长要舍得下血本,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投资方式,但也应做到不盲从,量力而为。

§§第十一章 提高你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