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跑赢通胀:通货膨胀下的理财之道
11050700000003

第3章 谁也逃不掉的通胀:CPI上涨的三个理由

中国现在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威胁,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通货膨胀呢?对于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如果套用经济教科书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是很难解释清楚的,那是因为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原因太复杂,多种因素交织在了一起。虽然中国的通货膨胀原因很复杂,但总有一些基本的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1.宽松的流动性催生通货膨胀

当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为了最快、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复苏,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向实体经济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如同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一样,宽松货币政策在发挥刺激经济作用的同时,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不断上升。

就中国而言,自开始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粗略估算银行体系已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已接近70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货币的泛滥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明显的通货膨胀。于是出现“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苹什么”等等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不动产泡沫催生通货膨胀

目前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大中型城市政府靠出让土地,采用价高者竞拍制度,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商谁出土地价格高谁就能获得土地开发权。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为了获取土地开发权,地产商不惜重金拿土地,造成地王不断出现、土地价格不断攀升,而政府则获取了巨额的资金。

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开发商高价拿到土地,那他的房价必然会卖的很高。由于房价大涨使得每个相关者的社会生活成本普遍的提高了,这个提高的成本又必须被每个相关者所消化,必须将这个提高的成本转移到他的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通过物价的上涨而被转移和消化。也就是说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为房价的上涨在买单。反过来看也就是房价的上涨拉动了物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最终导致了CPI的上涨。

3.劳动力成本上升催生通货膨胀

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渐渐接近尾声,一些研究认为,中国经济抑或即将经过“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成为长期持续存在的现象。劳动力工资的持续、过快上涨对整体物价上涨和通胀产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总而言之,通货膨胀已经发生,逃是逃不掉的,关键是要弄清楚通货膨胀发生的真正原因。这才最重要的。

阅读点睛:

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各种各样,并不是单一的,所以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也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有的放矢,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