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61

第61章 请罪

安抚赵国,齐军第一次向宋国进攻。燕昭王按照盟约规定,派大将张魁率两万燕兵自带粮食跟随齐军伐宋。宋国国君宋康王不是好惹的人,统治宋国数十年,西败魏国,东败齐国,南破楚国,号称战国八雄。齐军攻势受阻。齐、燕两军发生摩擦。齐宣王占领燕国,齐滑王大败燕军给燕国人带来的创伤并未消散,两国虽结成盟国,两国士兵之间互相敌视,发生口角打斗非常正常。为安抚军心,齐滑王下令将燕国主将张魁以治军不严之罪处死。

张魁是燕国将领,要处置也只能由燕王处置,齐王有什么资格杀害。燕昭王受到羞辱,压抑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流着眼泪恶狠狠下令,集合燕国所有军队攻打齐国。大臣们纷纷劝阻,不能以小失大,还要继续忍。燕昭王怒火正盛,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包括苏秦。苏秦提出辞职,燕昭王脸色铁青,沉默不语。

燕国大臣凡繇没有劝,一声不响,打个辞职报告不干了。燕昭王怪道:“不干总要有个理由,为什么?”凡繇道:“想当年,齐军攻人蓟都,先王死于乱军之中,大王因为军事力量不足以攻打齐国,卧薪尝胆,含羞忍辱服侍仇敌。现在大王因为张魁的缘故出兵伐齐,是把张魁看得比先王还重。由此可知,大王不是贤明君主,所以我不干了。”

燕昭王沉默半晌,下令解散军队,谁也不许再提伐齐之事。燕昭王不好意思见苏秦,派人告诉苏秦立即动身去临淄,化解两国之间的矛盾。拿人的工资不自由,苏秦是燕国的相邦,责无旁贷,只好坐上马车再度南下。

解铃还须系铃人。燕国大举集结军队的风声必定传到齐国,要消除齐王戒心,燕昭王知道必须再装一回孙子,丢一回脸。燕昭王一身素服,离开王宫,住到郊外一处小茅屋里,派使者向齐滑王请罪。

齐滑王正与官员们聚会饮酒,叫进燕国使者。燕使卑躬屈膝诉说着燕王临行交待的话,“张魁犯错是寡人用人不当的罪过,寡人已经身着缟素住进小茅屋里向大王请罪。”齐滑王甚是得意,当即让燕使再次重复一遍刚才的话,环顾左右呵呵笑道:“燕王太谦虚,寡人派个使者去传他搬回来住。,一个齐王富低级官员来到燕昭王居住的小茅屋里传达齐王的旨令。燕昭王弹落身上的干茅草,毕恭毕敬地送走齐国小使者,望着齐使远去的背景,满脸的笑容倏地消失,变成冷森森的寒意,冷冷道:“等着吧,总有一天你会付出代价的。’

“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必高举之。”想毁灭什么东西,先把它堆积起来;想摔碎什么东西,要把它举得高高的。精明的齐滑王被燕昭王举了起来,举得高高的,越来越高。

齐滑王丝毫没有察觉到燕昭王过度谦恭背后隐藏的秘密,当着苏秦的面笑话了燕昭王一通,“燕王想与寡人作对还没有资格,苏子何必守着这个脾气比牛大,胆子比兔子还小的国君呢!”

苏秦知道这是一出卧薪尝胆,燕昭王比齐滑王能忍,更加不要脸,胜利者必定是燕昭王,苏秦有什么理由离开胜利者。

两国和好如初,齐、燕联军继续攻打宋国。列强战争如火如荼。秦国冉冉升起的将星白起闪耀韩国重镇伊阙,痛击韩魏数十万联军,斩首二十四万,连拔五城。秦军乘胜前进,夺取韩、魏数百里土地,一代战神就此崛起。此后,秦军如风卷残云般挺进,连续拿下魏国河内六十一座城池。

被齐国抛弃的魏国意识到齐滑王的险恶。魏襄王的儿子魏昭王刚刚继位一年即被秦国打了个落花流水,好在还有一个有价值的人,孟尝君。同病相怜的两个人变得亲密无间。孟尝君向魏昭王献计,把赵国拖下水。

公元前288年,孟尝君带着魏昭王到邯郸拜会奉阳君李兑,贿赂李兑两座城池,河阳和姑密城,做他儿子的封地,希望赵、魏两国结成同盟,许诺献给赵王两座城池。李兑高高兴兴从中牵线,魏国投入赵国的怀抱。

孟尝君很损,河阳城是黄河浮桥南岸桥头堡,连接黄河南北的交通,秦国垂涎三尺。这一下,赵国想不与秦国作对都难。魏昭王和孟尝君还有更深的用意,拉拢赵国攻宋。宋国与魏国接壤,与薛地离得很近。魏王做梦都想吞并宋国,孟尝君则希望通过攻打宋国扩大薛地。为此,孟尝君收买了赵国大将韩徐为。韩徐为的攻宋计划遭到李兑反对,因为攻宋势必与齐国交战,李兑早已和齐国勾结,贪图齐王的许诺。

得到情报的燕昭王立刻把苏秦找来,强压着心头的不满道:“先生为齐王出的好主意。如今齐国和赵国的关系非常紧密,这对燕国有什么好处!”苏秦不慌不忙回答道:“如果赵国不同意齐国伐宋,齐王是不会轻举妄动的,齐王不伐宋,天下诸侯怎么会攻打齐国呢!”燕昭王气啉啉道:“不管如何,现在李兑妨碍赵国与齐国争宋国,你有义务拆散赵、齐联盟。”

苏秦从燕昭王的眸子里看到焦虑,一股莫名的焦虑。二十年啊,二十年的光阴何其漫长,燕昭王等不及。苏秦仍然试图劝说燕昭王:“如果齐、赵关系破裂,那等于给秦国创造亲齐国的机会,秦国一直视赵国为潜在的威胁。秦、齐两国联手对燕国才是真正的不利。”

燕昭王冷冷道:“我不相信秦国和齐国会联手,一山不容二虎,况且秦国一直觊觎宋国的财富,决不会任由齐国独吞。只要赵国不站在齐国一边,列国自然会联合伐齐。”

苏秦叹了一口气,“好吧,既然大王认为离间齐、赵关系对燕国有利,我即刻动身前往邯郸。”

聪明的人在世界上有时会做明知错误的事情,因为你的老板喜欢。既然喜欢那就做给他看。苏秦来到邯郸游说李兑与燕国联合攻打齐国,李兑不听,等着拿好处怎么肯听。

苏秦赶往临淄很轻松地让齐滑王收回给李兑蒙地的诺言。说词很简单,也是事实,赵国联合魏国准备攻打齐国。不由齐滑王不相信,齐国的谍报人员也获悉赵国有进攻齐国的动向,赵将韩徐为不止一次向赵王建议伐齐。齐滑王不敢怠慢,立刻从宋国撤军。

李兑愤怒之余仔细琢磨,发现苏秦非常可疑。经过调查,赵国情报人员向李兑汇报,“齐国不相信赵国,苏秦挑拨的;齐军停止攻打宋国,苏秦的主意;苏秦和齐王商议联合秦国攻打赵国;苏秦甚至让齐王派兵包围在齐国做人质的赵国公子的府第。”李兑大怒,等苏秦出使赵国的时候,李兑扣押了苏秦。

这是苏秦第一次牢狱之灾,苏秦甚至一度产生死亡的念头,写给燕王信中说:“人总有一死,如果我死能够引起齐国和赵国的战争,削弱齐、赵两国,虽死犹生。”

苏秦最终没有死,齐滑王和燕昭王同时向赵国施加压力,提出最强烈抗议。齐滑王派人斥责李兑。燕昭王则告诉李兑:“你扣押苏秦,等于免寡人之冠。”燕昭王话说得很重,你们摘我的帽子,污辱我。李兑不想同时得罪两个国家,赵国释放苏秦。苏秦重新看到蔚蓝的天空,重新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自由弥足珍贵,但和功名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呢?

9.东帝

齐、赵两国闹别扭,秦国人看到机会,秦相魏冉来到临淄。他不是空手而来,带来一顶辉煌的帽子,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帝”字。

人的追求无穷尽,吃饱穿暖,还要吃好穿好;有了一间房,还要十座楼:衣食无忧,向往富贵荣华;钱财官帽到手,想着封侯;侯爵到手要称王;称了王又发现王上有帝。周朝最大的官是王,即天子。现在满世界王,王也就不稀奇,秦昭王想到上帝。于是乎,秦昭王在宜阳称帝,自号“西帝”。魏冉捧着“东帝”的名号请齐滑王扔掉破旧的王冠。

虚荣害人,可人们偏偏改不掉虚荣心,齐滑王接受了。接受的不仅仅是“东帝”的称号,还有伐赵的任务。作为天下两大帝,赵国是共同的威胁,不铲除赵国的军国主义,大帝的宝座坐得稳么?

秦昭王的如意算盘打得精明,一个大帝的称号拴住东、西两个大国。齐、秦合力,已经被秦军打得支离破碎的韩国和魏国敢不服从命令。只要消灭赵国,秦国就能称霸天下,当然最后还要与齐国人过过招。

得知齐滑王有意接受东帝的称号,秦昭王意气愤发来到宜阳前线设立的行宫,登上西帝宝座向天下发号施令,召韩、魏等国国君前来朝见。秦、齐联合的威力着实强大。,列国不敢不到,有的国家害怕秦国扣人,派出使者参加,五大国订立盟约,约定日期共同出兵伐赵。

苏秦回到蓟城,屁股没坐稳。燕昭王急匆匆召见苏秦,承认错误:“秦、齐两国真的想联手瓜分天下,一旦灭亡赵国,别说燕国,韩、魏和楚国也不会有了,先生赶快去齐国,取得齐王信任。

苏秦幽幽叹了口气,意料中的事,只是想不到发生得如此之快。牢狱之灾惊心动魄,他不想再冒险,人的命如果丢了,谈什么功名富贵!但他突然发现,上船容易下船难,因为船已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主子给你第二次生命,给你钱,给你地位’给你富贵,你能一走了之?

苏秦道:。我并非不想去齐国,而是怕大王破坏我的计划。”

燕昭王正色道:“先生尽管去做,我全力支持。”

苏秦道:“大王相信臣,不代表燕国人相信我。我走之后,他们定然说我坏话。我若取得齐王信任,他们会怀疑我;我若得不到齐王信任'他们会轻视我。得到信任,他们会抱有更大期望。齐国对燕国不好,他们会归罪于我;天下不攻打齐国,他们会埋怨我不替燕国着想;天下攻打齐国,他们会和齐国一样抛弃我。我的处境危如累卵。”

苏秦这番话道出高级间谍的辛酸,忍辱负重,出力不讨好。与其说苏秦在说燕国人,倒不如在说燕昭王。知道苏秦间谍身份的人屈指可数,能影响苏秦工作的人也只有燕昭王。

做间谍不易,使用间谍更不易。《孙子兵法》讲过,“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论用人,燕昭王是后代怀才不遇者心目中渴望的偶像。

燕昭王的确没有让后代崇拜他的粉丝失望,回答了任何一个领导难以应允间谍的话:“不听信任何谣言,绝对相信你。你可以做任何事。想带家人去齐国,可以;对人说背叛燕国,可以;甚至与齐国谋攻燕国,可以。只要你最终达到强燕弱齐的目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一对千古知遇的君臣定下一盘大大的棋,正是这盘棋使战国时代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波诡云谲,改变苏秦的一生,改变燕国和齐国的命运,也成就秦国的辉煌。

苏秦再次出发,走上命运安排的路,也是自己选择的道路。

风尘仆仆的苏秦来到临淄城华章门时竟然意外遇到齐滑王。齐滑王一身便装,潇洒自如,春风得意,神采飞扬。苏秦下车参拜,齐滑王笑道:“呵呵,苏子总算来了,寡人知道你会来,等候多时了。魏冉来过,给寡人送来一顶高帽,你认为怎么样?”

苏秦没想到齐滑王会开门见山,稍微愣了一下,答道:“大王的询问让臣下感觉仓促,是福是祸现在瞧不出来。拒绝秦王美意,会使秦国憎恨我们。如果听从,会令天下人憎恨。”

齐滑王对苏秦的回答感到诧异,原本以为苏秦会强烈反对,因为站在燕国立场上,决不希望看到秦国和齐国联合。苏秦的话外之意还是流露出来,要秦国还是要天下诸国。

齐滑王道:“苏子,我们走走吧,临淄城多么繁华。寡人整天忙于政务,好久没有欣赏临淄的美丽了。”

临淄是座繁华而又美丽的城市,各国国都以临淄规模最大。这里的人们富裕而又快乐,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文艺气息浓厚。苏秦到过很多大城市,自己就在周王朝的都城洛阳长大。如果问他最喜欢哪座城市,他一定会说,临淄。

苏秦形容过临淄人口的密集“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衽成幕,挥汗成雨”。临淄人自负高傲,“家敦而富,志高而扬”,一副大城市人的派头。

望着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苏秦突然感到一阵痛苦。他正在谋划一个阴谋,一个毁灭这座城市的阴谋。愧疚很快被理智战胜,准确说被建功立业的雄心战胜,被出人头地的野心战胜。

突然,一只鞠从半空落下来,齐滑王身手敏捷地抬脚卸下,随即颠了颠,一脚踢了回去。齐滑王遥望远处一群快乐喊叫、奔跑的孩童们,对苏秦道:“苏子喜欢蹴鞠么?”苏秦摇摇头。齐滑王道:“寡人从小就踢球,临淄不会蹴鞠的小孩子不多啊。不懂乐器的人也很少噢,寡人讨厌没有艺术感的人。从前有个南郭先生,不懂装懂,混在先王的乐队里吹竽,让寡人发现,那个家伙深更半夜卷着铺盖逃之天天。”说完,齐滑王快乐地笑起来,像个孩童。

苏秦心里又是一阵沉重,战争原本是不对的,可人们偏偏喜欢打仗。齐滑王发动的战争太多。兵者不祥,迟早会有报应,战争不会永远发生在别人的土地上。

两人步行走进齐王宫,齐滑王有些气喘吁吁,苏秦从从容容。走路是苏秦的强项,尤其挑担子的时候。齐滑王问苏秦道:“依你之见,寡人该怎么做?”

苏秦反问道:“齐、秦两国称帝,大王认为天下尊重秦国还是尊重齐国?”齐滑王道:“秦国兵强,人们习惯崇拜武力。”

苏秦道:“放弃帝号,天下爱秦国还是爱齐国?”

齐滑王道:“当然爱齐国,因为秦国是发起国。”

苏秦继续问道:“齐国进攻赵国和宋国哪个更有利?”

齐滑王沉吟片刻,回答道:“伐宋有利。宋国弱,赵国强大。”

苏秦道:“臣希望大王不要为虚名所累,想当年秦相卫鞅即以此计唆使魏侯称王,结果才有马陵之败,庞涓兵败,太子身亡,丧失十万精兵。大王放弃帝号,表面遵奉秦国,实际上亲近天下诸侯,让诸侯憎恨秦王。大王趁机起兵攻取宋国,天下诸侯谁敢有异议。”

齐滑王沉默不语。苏秦继续说道:“放弃帝号,不是不称帝,而是缓称帝。如果秦王称帝,天下各国顺从,大王再称帝不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果秦王称帝,天下诸侯反抗,大王正好收取天下民心。”

齐滑王又被打动了,苏秦的话没有涉及任何燕国的国家利益,一心为齐王着想。精明的齐滑王仍然没有瞧出哪怕一丁点破绽。齐滑王的脑筋快速地转动,齐、秦联兵伐赵,固然为齐国灭掉劲敌,也为秦国灭掉一个强敌,未来齐、秦必有一战,孰胜孰负?实在不如坐视秦国和赵国相攻,自己收取宋国之利。

苏秦见齐滑王有些动心,继续煽动道:“秦国攻韩攻魏伐赵,是天下的大敌,如果大王秘密联合赵国攻打秦国,定会得到列国响应,让他们去和秦国火拼,大王趁机灭亡宋国即可。”

齐滑王大喜道:“妙计,只是谁能替寡人联络各国诸侯。”

苏秦道:“苏秦不才,愿为大王奔走。”

齐滑王握住苏秦的手,诚恳说道:“寡人成就霸业,定不忘记苏子的功劳。”

苏秦道:“大王若能称霸天下,臣为三公,扬功名于今世,青史留名,虽死不丑。”

苏秦的话,已然表态愿意弃燕归齐。齐滑王再无疑惑,如燕昭王一般,拜苏秦为齐国相邦,封武安君,派苏秦秘密游说列国攻秦。齐滑王之所以如此信任苏秦,因为他得到一则丑闻,关于苏秦的丑闻,苏秦与燕王夫人有私情。给燕王戴了绿帽子。

10.还乡

苏秦变成两面人,双面间谍。

表面上苏秦是燕国的相邦,替燕昭王游说列国诸侯,暗地里是齐国的相邦,肩负着齐国的秘密使命,可实际上他是燕国潜伏在齐国的高级特工,任务是弱齐存燕,削弱齐国保存燕国。

腰佩两国相印的武安君来到赵国国都邯郸,八面风光,坐着豪华马车,拿着黄金珍宝,随从的车辆一辆接一辆。

苏秦受到赵国热烈欢迎,赵惠文王亲自接见,公开接触之后又进行了一次秘密谈话。赵王贪图两座城池的贿赂,被魏王和孟尝君架到火上去烤。秦王联手齐王并称东西帝,号召天下伐赵,魏、韩背叛赵国,五国签订伐赵盟约,盟约“著之盘盂”,烤得赵王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苏秦的到来恰似凉冰融化了炙热的火焰。赵惠文王得知齐王“去帝背约”助赵国伐秦的计划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啦着苏秦的手别提多亲热。抵掌而谈,谈到兴浓之处击掌欢呼。赵惠文王对苏秦大加赞赏。怎么能不赞赏,六国合纵攻秦,说来说去,解了赵国的大围。赵惠文王依燕、齐模式,拜苏秦为相邦,封武安君,临行时供给苏秦的活动经费竟然是燕国的两倍。一百辆豪华车,千镒黄金,酉双白璧,千匹锦绣。

挟燕、赵两国的威风,背后齐国撑腰,苏秦到访韩、魏。韩国和魏国迫于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不得已同意伐赵,他们心目中最大的敌人仍然是秦国。苏秦既然已经联合齐、赵、燕三个国家,正合心意,两国对合纵攻秦的计划举双手赞同。苏秦最后来到楚国,继位的楚顷襄王原则同意加入合纵联盟。

从楚国归来的苏秦同时兼任齐、赵、燕三国相邦,获得六国支持,威风十足'使团声势浩大,不亚于诸侯王。苏秦志得意满,从楚国归来顺路回了一趟家乡。

离家十年,苏秦第一次回到家乡。富贵不归故乡,如绣衣夜行。炫耀只能在熟人面前炫耀,这也是同学聚会的喜与悲。苏秦对家了无牵挂,也无感情。一心做大事的人都是如此,事业与家犹如鱼与熊掌,兼得者少。

苏秦返乡惊动中央政府的周天子。周天子不再是苏秦初出道时想巴结巴结不上的主子,现在换过位来,苏秦的一言一行,影响列国,影响天下,周天子极力巴结这位列强的红人。周天子派出专人打扫道路,犒劳苏秦,扫路的人中有两位苏秦最熟悉不过的人,他的父母。

父母听说儿子要来,起了个大早,粉刷房子,全家大扫除,雇上乐队,备下酒席,亲自到三十里外郊迎。苏秦卫队浩浩荡荡,车水马龙,耀武扬威,来到中央政府的辖区。苏秦老远望见父母站在路边,想起上一次回家父母不理睬他,不肯说一句的模样,心中百感交集。

回到家里,兄弟、姐妹、妻子、嫂子站在门外弯着腰,低着头,不敢拿正眼看,偷偷用眼角瞄。家中出了个大人物,三个国家的相邦,周天子尊敬的大人物。

苏秦举步走进屋内,嫂子弯着腰端着盘子上菜,恭恭敬敬请苏秦用餐。苏秦瞧着嫂子那样子,想起以前连冷饭都不肯给热一下的场景,略带讥讽地笑道:“嫂子何前倨而后恭也。”为什么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傲慢得不行,现在谦恭成这个样子。

嫂子怕苏秦记恨当年的事情,报复打击,赶紧跪倒在地,跪倒还不行,趴在地上,五体投地,脸贴在地面,身子像蛇一样爬,回答道:“我现在看到你地位高,金子多啊。”

苏秦问得讥讽中带着幽默,嫂子回答得真诚、坦率、市侩,道尽人间千古人情。地位高,有权;金子多,有钱。权力和金钱可以随意侮辱人格。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苏秦感叹道:“当你富贵的时候,亲戚朋友都畏惧你,巴结奉承:当你贫贱的时候,亲戚朋友都轻视你,视你一钱不值。更何况身边的同事、邻居等外人呢。”

世界就是这样,人生就是如此,永远不会变。想受人尊重,想高人一等,去做官'去挣钱。不管用什么手段,成者王侯败者贼。人处于贫贱之中~定不要自暴自弃,那是上天为你创造干大事的机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干大事业的人往往是被逼迫出来的,且不说刘邦、黄巢、朱元璋、洪秀全等人,就说新中国的开国将士们,最初参加红军的战士们有多少人生在富贵乡中。如果生在富贵人家恐怕很难走上革命的道路。孟子大师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若无举家轻视,苏秦怎么可能有今日的辉煌。他自己也说,若我当年拥有靠近洛阳城郊的二百亩好田,有吃有喝,有用有玩,我会逍遥自在做个富家翁,岂有今日的高官,岂有今日的财富。贫贱的出身、失败的经历反倒成为苏秦的人生动力,只要不放弃,山重水复之后定然柳暗花明。

阅尽人间的丑陋与美丽,苏秦顿悟,黄金用不完的时候就是个数字,与其看着钱死去,莫如让大家说声好。苏秦不像历史中的某些人得志后睚眦必报,而是相当豁达,拿出千金分给家人、亲戚、朋友。当年借一百钱的人,获得百金的报酬'回报率相当之高,所以说投资就投绩优股,而且必须是未发掘、有潜力的绩优股。要有一双慧眼,要有相人的本领,当所有人鄙视苏秦这一类人的时候亲近他,帮助他。

分到最后,那个一直跟着苏秦走到燕国的跟班站出来强烈抗议,因为他什么也没有分到。明知激怒苏秦的下场会是什么,跟班忍无可忍,大声诉说:“当年没有人肯跟你,只有我跟你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燕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你不肯给我一点赏赐。”

苏秦脸上挂着揶揄的笑容,“我怎么会忘掉你,我挑着担,你推着车,多少艰难的日子熬过来。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走到易水河,那是我最困难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你的帮助,也只有你能帮助我,可你却几次三番想弃我而去。我记忆犹新,所以我想让你好好记得这一回,记一辈子。怎么样,他们都拿到钱,你却没有,而你是帮我最多的,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跟班的脸涨得像茄子,暗地里咬牙,恨不得上前恶狠狠揍苏秦一顿。他不敢,苏秦有钱有势,权力和金钱不是他这种人能够蔑视的。真是千般滋味在心头,甜酸苦辣咸。半晌,苏秦道:“早给你准备好,拿去吧。好在你没有弃我而去,所以你分得最多。”跟班欣喜若狂,一口气没喘匀,兴奋地晕过去。

大家都满足了,苏秦还要继续努力,三国相印不是那么容易佩戴的,前途的凶险只有苏秦清楚,稍不留神,万劫不复。

11.五国伐秦

一个人的号召力有多大,苏秦告诉你答案。公元前287年,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召集五国军队攻打秦国,齐、燕、韩、赵、魏。史记称苏秦约六国合纵,应该差一国,楚国没有被忽悠。

五国军队冒雨集结向秦国挺进,苏秦负责联络各国。苏秦发动五国伐秦的战争并非挽救赵国,更非为了六国的安全,而是为了齐国顺利拿下宋国。只有齐国攻下宋国,天下诸侯才能联合进攻齐国,达到削弱齐国、保全燕国的目的。

齐滑王按原计划行动,齐国主力大军向宋国发起进攻。计划没有变化快,天下聪明人很多,不止苏秦一人。赵、魏两国发觉事情不对劲,我们打秦国,齐国人占领宋国,天下哪有这等好事。苏秦察觉到赵、魏有撤兵攻打宋国的苗头,感觉不妙。宋国必须由齐国独吞,否则三国瓜分,等于壮大齐国。赃物平均分,强盗们怎么能打起来。苏秦急忙给齐王写信,让齐王安抚李兑和孟尝君。李兑是赵相,孟尝君是魏相,他们支持继续伐秦,联军就不会散架。齐滑王分别派人向两人许诺,齐国灭宋之后把陶邑给李兑,把平陵许给孟尝君。

私人得了好处,国家利益暂抛到一边,联军继续开拔,到达成皋和荥阳一带,由于五国各怀鬼胎,联军滞留不进。想见五国不能同心合力,李兑想出一招既不得罪泰国,又能得到封地陶邑的妙计。李兑准备以赵国名义和秦国单独议和,秦、赵联合攻打魏国。此举既能消除秦国的怨气,改善两国关系,又不干涉齐国伐宋影响将来接收陶邑。

李兑的妙计被魏王获悉,魏昭王大怒,也准备讲和。赵、魏如果讲和,韩国定然跟从。苏秦亲自去做李兑工作,分析了如果五国争着和秦国议和带来的六种可能,无论哪一种可能,结果都是李兑得不到陶地。为了陶地,李兑只能坚持攻打秦国。

苏秦发动的五国攻秦声势浩大,震动秦国,尤其齐滑王背约反水令秦昭王窘迫不堪。齐滑王向天下宣告去掉帝号,秦昭王的西帝成为众矢之的'你比周天子还牛,不打你打谁。秦昭王与宣太后及大臣们商议对策’决定以退为进,废除帝号,主动向五国求和,归还赵国和魏国失地来瓦解五国合纵军。同时,被齐滑王解除相位的韩珉透风,盼望秦、齐两国再次联手。

在秦国凌厉的外交攻势下,合纵国阵脚大乱。想得到宋国的魏昭王拒绝齐滑王提出的“闭关于宋”的请求,一面与秦国议和,一面派出军队向宋国进攻,与齐国争宋。孟尝君派出密使和齐王谈判,希望齐王提前将平陵城的许诺兑现。

齐滑王非常信任苏秦,每逢军国大事必定征询远在军中的苏秦的意见。苏秦极力劝阻齐王提前交付陶邑和平陵,一定要灭宋之后。诱饵让鱼吃掉。鱼还会上钩吗?苏秦之所以不让齐滑王提前交付土地,因为他想让齐王吞并宋国之后悔约,这样势必激怒李兑和孟尝君。苏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齐滑王树敌。

齐滑王浑然不觉,拒绝孟尝君的要求。于是,孟尝君悄悄与赵国反齐派将军韩徐为密谋伏击伐宋的齐军。由于伐宋齐军中有两万燕兵,孟尝君秘密联络燕国。燕昭王得信大喜,又沉不住气,日夜与群臣谋划和赵、魏两国攻齐事宜。

燕昭王的阴谋被齐滑王获悉。齐滑王派人通知苏秦,伐宋齐军无论获胜与否将在八月退兵,因为我们已经得知燕王准备在宋国偷袭齐军,然后伐齐。虽然齐滑王没有怀疑苏秦,苏秦仍然大吃一惊,燕王做事太不谨慎,急忙写信告诫燕昭王,同时写信辩解燕国绝不可能背叛齐国。

齐滑王相信苏秦如同相信自己,见燕昭王没有真正采取军事行动也就放下心来。保险起见,齐军从宋国撤军。五国攻秦军事行动随着各国陆续与秦国议和而解体。

齐滑王认识到赵、魏、燕均不可靠,为了得到宋国,齐滑王再次任命韩珉为相与秦国结盟。韩珉私下表态,愿意主持攻打宋国的军事行动。

秦昭王不想看到齐国吞并宋国变得强大,看到韩珉的报告后勃然大怒,“宋国是我喜欢的国家,韩珉是我的好朋友,怎么能攻打我喜欢的国家呢!”

秦王不同意齐国伐宋,齐滑王非常头痛,苏秦主动请缨游说秦昭王。苏秦现在只有一个坚定的想法,让齐国尽快吞并宋国。

苏秦第二次来到咸阳,第二次见到秦昭王。经历过各国宫廷阴谋,经历过几年的风风雨雨,苏秦明白秦昭王不用他的原因。只能怪自己没能找到症结,没看透秦王的心。秦昭王贵为~国之君,秦国却有两个说了算的人,这才是秦昭王心中最大的痛。

如今苏秦自信看穿秦昭王的心思,而且苏秦手中有谈判的砝码。苏秦开门见山地对老熟人道:“韩珉攻打宋国是为大王着想,齐国攻宋,魏国和楚国一定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秦昭王板着脸道:“齐国伐宋,秦国有什么利益?”

苏秦道:“作为交换,齐王应允大王攻打安邑,齐国决不干涉。”

秦昭王沉思不语。秦国攻取魏国河内不少城池,只有安邑一直打不下来。魏国之所以能够坚守安邑,因为有齐国支援。安邑是魏国旧都,攻取安邑等于拿下魏国整个河内地区,面积不比宋国小多少,也就是说齐国出卖了魏国。

苏秦继续道:“大王不损一兵一卒,不杀一人,不经过战争就可以拿下魏国第二大城市,这是韩珉的用意。”

秦昭王奇怪地注视着苏秦,心中暗道齐王真是个奇怪的君主,眼前这个家伙也是个奇怪的人。世人都说秦国人反复无常不守信用,这一对君臣才是真正的小人。以前我曾为没有用他感到懊悔,现在看起来我是对的。

秦昭王紧锁的眉头轻轻舒展,语气明显缓和下来,“寡人一直不了解齐国,齐国人的行动出人意料,一会儿合纵,一会儿连横,你现在又这么说。”

苏秦回答道:“中原的说客都想离间齐、秦两国的邦交,为什么呢?因为三晋和楚国人聪明,齐、秦两国人傻。三晋和楚国联合则图谋齐、秦,齐、秦两国联合则可图谋三晋与楚国。道理就这么简单。”

秦昭王笑了,“好,寡人同意齐国伐宋。”

解决了秦王,苏秦顺路又去忽悠魏昭王,请求魏昭王坚定五国合纵之心坚决抗击秦国侵略,放弃对宋国的野心,千万不要和秦国讲和,因为秦国才是魏国最大的敌人。

苏秦刚刚在咸阳出卖魏国,又在魏国宫廷上欺骗魏国人,脸皮之厚,胆量之高,实在令人佩服。苏秦的目的仍然是帮助齐国占领宋国。

魏昭王几乎相信了苏秦的花言巧语,谁知魏国在咸阳的外交官惊悉齐国背叛魏国,允许秦国攻打安邑的密约,飞报魏王。魏昭王大怒,拒绝苏秦离境,软禁起来。

从座上宾到阶下囚只有一顿饭的工夫,一句话的功夫,这就是间谍的命运。苏秦不害怕魏昭王,根本瞧不起这位丧失河东四百里土地,丢弃大小六十一座城池的窝囊废。

很快,苏秦的哥哥苏厉来到大梁,对魏昭王说:“齐王欺骗秦王不是一次两次,秦王并不相信齐王与苏秦。如果贵国继续扣押苏秦,秦王就会相信齐、魏两国确实闹翻。秦国真正和齐国联起手来,魏国只剩被瓜分的份。大王如果释放苏秦,秦王就会犹豫,拿不准,事情或许还有转机。”懦弱的魏昭王既怕秦、齐联合,又怕得罪齐国和燕国,竟把苏秦释放,毕竟苏秦拥有三国相邦的光环,此时仍是燕国相邦,齐王特使。

秦国默许齐国伐宋,齐国默许秦国伐魏,互不干涉。公元前286年,两个强盗国家如愿以偿,秦国得到魏国旧都安邑,齐国第三次大举攻宋,拿下存在七百八十年之久的古老宋国,在位五十三年的宋康王死于河南温县,殷商王朝最后一个遗民国家灭亡。

宋康王以军事独裁者的形象出现,号称专治各种不服。徐州相王之后率先称王,尚在秦、韩、燕、赵等强国称王之前,因为宋国国家小,故而列国多不服气。不服就打,宋国和邻居们打了个遍,先后与齐国、楚国、魏国三大强国交手,都打赢了,最后灭亡滕国。宋康王好排场,夸张到什么地步呢?他在室内饮酒,室内人呼万岁,接着堂上的人接着呼万岁,往下来,堂下的人喊,门外的人喊,最后城里人高呼万岁,排山倒海般此起彼伏,直到传遍全国。

宋国的灭亡既是苏秦精心策划的一场连环阴谋,也是宋康王狂妄自大结下的恶果。“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是宋康王剧本的脚注。

12.出乎意料的结局

宋国灭亡,齐国占领一个中等强国,拓地千里,国力达到鼎盛。这只是表面的现象,齐国为伐宋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为拿下宋国,齐滑王忽而合纵,忽而连横,忽而许诺,忽而悔约,欺骗太多的人,与四邻结怨。齐滑王欺骗秦昭王四次,两度背叛魏国。由于占领宋国是在秦国支持下取得的,齐滑王拒绝割让曾经许给赵国权臣李兑和魏国权臣孟尝君的陶邑与平陵两座繁华的大城市。加之列强对宋国的垂涎,一个针对齐国的军事同盟悄然形成。怀揣不同的目的,秦国、赵国、燕国、魏国和韩国走到一起,齐国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燕昭王和苏秦设计的这场大棋局进入收官阶段,苏秦一步步诱使齐滑王走入他们设计的陷阱。苏秦的工作完美无瑕,纵是再伟大的导演也编不出如此精妙绝伦的剧本。可惜燕国不是最终的胜利者,收尾阶段的苏秦发现这个令人恐怖的结局,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在为他人作嫁衣。

五国伐齐最卖力的看似燕国,燕昭王二十三年的国君生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仇。其实更着急的另有其人,秦昭王。为了保证此次对齐战争的胜利,秦昭王不仅向赵、燕两国送去质子,主动推选燕国将领乐毅担任盟军最高指挥官,而且不远万里派兵越过韩、魏两国率先单独向齐国发起进攻。先出声于天下,来证明秦国不仅仅是策划者,而且是坚定的执行者。

秦昭王为何如此着急,难道真像他所说:“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齐无秦,无齐有秦,必伐之,必亡之。”他骗我四次,打我三次,有齐国就没有秦国,有秦国就没有齐国,必亡齐国!表面的慷慨激昂、义愤填膺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战略阴谋。

远交近攻是秦灭六国的战略思想。这个战略思想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定要保证远交的成功。每一个强国都懂得战略均衡的原则。比如日本强大,美国会支持中国;中国强大,美国会支持日本。轴心国二次大战的失败在于没有意识到远方美国的重要,没有交到美国这个远方的强国。众所周知,秦始皇用金钱收买齐国,让齐国在秦国统一战争中保持沉默。经济利益是无法收买一个强国的,齐国之所以不派一兵一卒帮助五国抗秦,因为齐国既无力量,也不愿意帮助昔日的敌人。所以说,远交近攻的精髓在于近交远攻,只有把远方的强国打趴下,才能收拾身边的敌人。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在于把齐国打趴下。

苏秦是当时最伟大的战略家。他能够看到战国未来的走向,能够看到燕国生存之路。燕国如何才能生存下去,不是灭亡齐国,而是削弱齐国。燕国吃不掉齐国,吃掉了,也就死掉了。谁能看到身后事,苏秦能够看到。苏秦和燕昭王的战略思想在五国伐秦的前夜产生分歧。苏秦的战略目标在于“弱齐存燕”,削弱齐国而不是灭亡齐国,让齐国继续发挥一个准强国的作用,来牵制强大的秦国。苏秦不相信燕国会代替齐国的作用。此时,燕国军队已经攻占齐国北地领土,燕昭王继续发狠,咬着牙一定要灭亡齐国。

这对千古知遇的君臣不可避免地产生信任危机。燕昭王派人通知苏秦,你的任务已经完成,可以回燕国了,工作交给别人来做。苏秦不想走,给燕昭王写了一封真诚感人的信,重申忠于燕王、决无二心之志:“您把我从一个卑贱的平民变成尊贵的人,让我名扬天下,苏秦愿以死相报。”

苏秦信中做了一个与燕昭王假想的谈话,“假如我对大王说:‘我像曾参那样孝顺,像尾生那么忠信,像伯夷那样廉洁,大王感觉满意吗?’大王一定会说:。满意。,但是,我不满意。曾参天天守着父母不肯离开,拒绝做官,怎么可能来帮助大王。尾生与女朋友在桥下约会,女友不来宁愿被洪水淹死也不肯离开约会之地,这样的人会去欺骗别人帮助燕国吗?伯夷宁肯饿死不做周武王的臣子,又怎么肯去做齐王的臣子。仁义好不好,大王肯定说好,可是仁义只能让个人品行高尚,不足以帮人做事。我不想做品行高尚的人,要做奋发进取的人。”

苏秦告诉燕昭王,我忠于您,但我必须按照我的思想去做事,做我认为正确的事,而不是无条件服从您。

五国伐齐的前夜,苏秦给赵惠文王写了一封信,劝阻赵惠文王适当收手,不要做秦国的马前卒。信中指出秦国真实用心不在齐国,而在韩、魏,只是用齐国做诱饵引诱天下诸侯与齐国火拼。一旦秦国占领韩国三川之地、魏国河内领土,下一个目标即是翻越太行山进攻赵国,而赵国却和齐国打得不可开交,是不是很可笑。齐国对赵国有恩,反对过秦国三分赵地的计划。齐国灭亡,到时候谁会帮您呢。

苏秦这封信已经无法阻挡五国伐齐的隆隆战车,五国联军将星荟萃,白起、廉颇、暴鸢、晋鄙皆为当时战国名将,乐毅兼任赵、燕两国相邦。齐军根本不是对手。乐毅指挥的五国联军大败齐军主力于济西。秦国第一个收手,秦昭王要为日后的远交近攻留下谈判的余地;赵国第二个停止进攻,赵惠文王领会到曾经做过他的相邦的苏秦信中的深意;魏国抢夺宋国故土去了;韩国只是一个小打手,得了些好处也走了;只有燕军继续进兵。乐毅认为齐国已经崩溃,正可一举灭齐,乐毅的军事计划得到燕昭王批准。

对于乐毅灭亡齐国的战略计划,燕将剧辛提出反对意见,“齐国是大国,燕国是小国,我们依靠诸侯兵力打败齐军,正是我们占领边城,扩展疆域的好机会。一味深入齐境,消化不了,到时候只能与齐国结下大怨,必定要后悔。”

未来故事的发展和苏秦与剧辛预料的相同,乐毅未能灭亡齐国,反而让齐国成功复国,燕国寸土未得。有人会说,那是因为齐国有田单,而燕王却把乐毅换掉。其实,即使没有田单,乐毅占领齐国,最终一样会在列强的干涉和齐国人民反抗下,像齐宣王从燕国撤军那样退出齐国。这个道理很简单,燕国没有底蕴,没有吞并齐国的底蕴。秦国何等强大,春秋即是强国,一统六国之后,不过十五年完蛋。对于秦国来说,秦始皇是罪人,千古罪人。如果不发动统一战争,不急于统一,秦国能存在多少年,绝对不是十五年。

乐毅不听,乐毅自负地认为有能力灭亡齐国。为了避免剧辛的预言成真,乐毅甚至故意推迟统一燕国的时间,占领七十多座城池之后留下两座城池围而不攻,防止列强干涉燕国对齐国的占领。因为只要战事没有结束,列强就不会反对由他们发起的伐齐战争,同时就此收买齐国人心。聪明反被聪明误,乐毅只想建立个人功名,却将燕国和天下诸国推向绝地。

乐毅指挥燕军长驱大进兵临齐都临淄城下,齐滑王这才意识到被苏秦骗了,因为他只看到燕军来到国都之下,这说明燕国伐齐不是胁从,而是早有预谋。苏秦作为燕国相邦不可能不知道这一切,只有一个答案,苏秦是间谍。齐滑王懊恼不已,他生性猜忌,可最信任的人欺骗了他。燕军最初进攻齐国北地’齐滑王甚至两次派苏秦带兵抵抗,苏秦两次兵败,他都没有责怪。现在看来’苏秦是故意的。齐滑王咬着牙发狠,骗子必须付出代价,付出血的代价。

苏秦静静地站在城头,遥望蔚蓝如潮水般的燕国甲兵,长长叹了一口气,“做正确的事情何其难”。他不想逃避,也无意逃避,否则他早走了,去享受荣华富贵,去享受胜利带来的欢庆。但那是真正的胜利吗?他预见到燕国的灭亡,虽然相隔遥远的六十三年。他以一介布衣纵横列国,叱咤风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变历史,足以载人史册。然而却难以挽救燕国的灭亡,这就是命运,人算不如天算。

燕昭王差一点听从苏秦的话,伐齐前夜,找来一个在燕国做官的齐国人,对他说:“寡人准备和天下诸侯进攻齐国,你在寡人下令的时候一定和我争辩。但是,寡人不会听,你趁机离开燕国回齐国。等寡人想与齐国议和会派人找你。”燕昭王最终听信乐毅的话再也没有与齐国议和。只能说,上天希望天下一统。

车裂是世界最残酷的死刑之一,非杰出的人才享受不到此等待遇。当你被迫接受五马分尸酷刑的时候,大名早已传遍天下。

美丽的阳光依然灿烂,上天并不可怜人类,不可怜一个灭亡的国家,不可怜一个即将沦陷的城市,更不会可怜一个走上刑场的人。

苏秦以阴谋起家,一生骗人无数,挑起列国大战,毁灭齐国。这是时代使然,时代造就人才。又一个不被人们同情的人,齐国人恨得咬牙切齿,燕国人漠然无视,那位燕昭王像扔一件破衣服般扔掉苏秦。后人评价说,苏秦以百诞成一诚,欺骗一百个人就为一个人,说了成千上万句谎话就为兑现一句诺言,结果身败名裂,招致天下人的嘲笑。

后悔吗?也许这是所有人希望苏秦回答的问题。对于一个出身贫贱、充满伟大热情、目标坚定的人来说,非常容易回答。苏秦步履轻松,迎接死神来临。“人生的路就该这么走,奋发进取,无所畏惧,哪怕背负恶名,因为这就是世界,世界充满残酷。

从小人物到大人物,他们的背面印着四个字,前两个字是:厚黑;后两个字是:谋事!

厚黑未必成功,不厚黑永远不会成功。

谋事未必成功,不谋事永远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