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32

第32章 王斗和颜斶

魏国没落之后,秦国凭借专制集权、森严的法律与强悍的士风雄霸西方,生长于繁华锦绣之地的齐国人能与之分庭抗礼,得益于人才战略。齐宣王承继父亲齐威王养士的做法,网罗天下人才,不仅能养,还能给予尊重。稷下学宫越发兴旺,稷下先生多达上千人,师生数千人,邹衍、淳于髡等76位大师级的人才赐爵上大夫。

优厚的俸禄,壮观的府第,使天下贤士、诸侯宾客竞相投奔齐国。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各派林立,“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盛况空前。

齐宣王养士有个特点,不管你肯不肯为国家出力,一律给官给钱。道教大师田骈清高自赏,公开宣称“设为不宦”。(我不做官。)有个齐国人一脸钦佩地对田骈说:“听说先生道德高尚,一心为民,不肯做官。”田骈听得心花怒放,说道:“对啊,正是如此,你从哪里听来的?”那人说:“从邻家女处听来。”

田骈感觉不对劲,这人好像有意损我,听谁说不好,听一个邻居家的女孩说'随即把脸拉下来,问道:“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那人说:“我邻居家的女儿立志不嫁,可是年龄不到30岁生有7个孩子,不出嫁比出嫁更猛。先生虽然没做官,俸禄高达千钟,一百个佣人供您使唤,说是不做官,比做官还富有呀!”田骈哑口无言。

工资谁发的,佣人谁给的,齐宣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不做官也不会说我田辟疆坏话,不做官你的粉丝们也会说我田辟疆是好人。王安石曾经指责孟尝君养士专养杀人越货、鸡鸣狗盗之徒,其实国家养着大才,贵族养着小才正对,反过来的话,国家就危险。秦灭六国之后,这帮人解散了,除了公务员和军队国家不养闲人,秦国贵族子弟也不再养闲人。结果这些闲人及其徒子徒孙把固若金汤、武功赫赫的大秦帝国搅个天翻地覆,将一个酒徒无赖扶上帝位,诸子百家在汉初还魂,游侠、道家、儒生纷纷再生。

齐宣王的精明远远不止养人。孔子大师说,孝敬父母不能只会养,养鸡、养狗、养猪、养猫、养父母,“不敬何以别之”。衣食住行之外人们还好面子,吃上美食,穿上名牌,住上别墅,我还要面子。齐宣王给,只要你有本事,不管什么本事,要钱给钱,要面子给面子。

有个叫王斗的稷下先生来见齐宣王,走到富门口不进殿。齐宣王吩咐侍者到殿门迎接,王斗不动地方,语气平和地对侍者说:“我进殿见大王是趋炎附势,大王过来见我则是礼贤下士,不知大王怎么想?”齐宣王一听,要面子的人来了,急忙抢出门外迎接王斗。官渡大战时曹操赤脚迎接许攸,那是给袁绍大军逼的,故意光着脚、丫子让许攸看,表达对许攸的尊敬和喜悦之情。两相对比,无疑齐宣王更加诚挚。

同样给足面子的礼遇,许攸感动得献上火烧乌巢的妙计,王斗却拐弯抹角骂了齐宣王一顿。王斗说:“大王像齐桓公,桓公有五种爱好,您有四个。”齐宣王听得心花怒放,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春秋五霸之首,简直就是齐宣王的偶像,说自己像偶像如何不喜。齐宣王心中极其渴望王斗继续讲下去,讲自己如何像齐桓公那般英明神武,嘴上极为谦虚:“哪里话,哪里话。寡人愚蠢、见识浅陋,守住齐国就不错了,怎敢与先主君相比。”

王斗不急不慢地接着道:“先主好马,大王好马;先主好狗,大王好狗;先主好酒,大王好酒;先主好色,大王好色。只有一种爱好大王没有,先主喜好人才,大王不喜欢。”

齐宣王从喜悦的天空跌入失落的地狱,心里气得一鼓一鼓的,表面不动声色。王斗说他不喜欢人才有所指,稷下学宫的人才可以说居列国之首,齐宣王养而不用。齐宣王养士为养而养,不是为用而养。稷下学宫可以议政,随便发表意见,爱怎么说怎么说,但是齐宣王不用他们当政,不采纳建议。

齐宣王修养不错,这么讽刺不生气,还有话挡,“世无人才,让寡人喜欢谁?”言外之意,你们稷下学宫几千人都是酒囊饭袋,供你们吃喝就不错了。反过来把稷下先生们损了一顿。王斗有策略,也不反驳,没把星光灿烂的驺衍、淳于髡、田骈、孟子、接舆、慎到、环渊等人拿出来唬人,随便拿出一位都是当时社会有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但是,拿出来又怎么样,你说有本事,我说没本事,你说学术渊博,我说经验不足,又要抬扛。

王斗有才,几句话把齐宣王说得目瞪口呆,“古时有骅骝等好马,现在没有,大王不惜重金从全国各地的良马中去挑,可见大王真喜欢马。古时有豹肠、象肚等美味,现在没有,大王命人跋山涉水地去找,可见大王真喜欢吃。古时有王嫱、西施那样的美女,现在没有,大王从天下丽人中去选,可见大王真的喜欢美女。可是人才呢?大王非要等他们出现才去喜欢,足见大王不是真心实意爱才。大王不爱才,他们怎么肯出来呢?”

齐宣王听呆了,王斗的逻辑没问题,就是这么回事。没等齐宣王转过脑子来,王斗又说起来:“臣以为大王忧国忧民远不如爱惜一尺纱布。”齐宣王张大嘴,摇脑袋:“不至于吧?”王斗道:“怎么不至于,大王做帽子,为什么不用亲戚和亲信做?因为能工巧匠手艺高超,会做帽子,您怕他们弄坏纱布。可是大王治理齐国却任用亲信,不去任用人才,所以臣私下以为在大王心中,国家社稷不如一尺纱布。”

真会说话,真能狡辩,说得齐宣王张着大嘴,半天答不出话来,最后长叹一声:“寡人于国有罪”。

有头脑的人不喜欢秦始皇是对的,看看齐宣王,谁敢对秦始皇说这种话,秦始皇只会愚民,可以说秦始皇扼杀了百家争鸣,从而扼杀了中国的进步,并不是儒学的罪过。

中国读书人历来不乏浩然之气,稷下先生颜斶看穿齐宣王供吃供喝不用人的厚黑把戏,虽然齐宣王给足面子,但颜斶有真正的理想,独立的人格,他不是厚黑家,而是光明磊落、傲然出世的大丈夫。

齐宣王召见颜斶,颜斶拾阶上殿,走进殿门口站住不再往里走。齐宣王一皱眉,这个家伙也想学王斗吗?王斗身在殿外,你已经走进大殿,差这么百十步么?于是,齐宣王大声唤道:“颜斶,向前来!”谁知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颜斶也招呼道:“大王,向前来!”齐宣王一听,这话儿不对劲,咋这么不入耳。大臣们齐声为齐宣王解除迷惑,“大王是君,颜周为臣,大王让你过来,你让大王过去,这对吗?”

就是嘛,齐宣王一挺腰杆,我说听得那么别扭,敢情违背礼仪。颜斶缓缓说道:“我过去是趋炎附势,大王过来则是礼贤下士,与其让颜斶做小人,莫如大王做贤君。”

我晕!你们有点创意好不好,换点新鲜的好不好,这都第二遍了,你拾人家的牙慧。王斗的话说得多委婉,颜斶却是一副命令的架势。不要挑战我的忍耐极限,齐宣王真生气,愤然变色道:“国家领导人尊贵,还是你们读书人尊贵?”

颜斶嘴角微微一翘,“读书人尊贵,国家领导人不贵。”

齐宣王强忍心中的恶心,“君王富有国土,号令臣民,你说说你们穷酸读书人有什么尊贵的地方,寡人洗耳恭听。

颜斶不慌不忙道:“前几年秦国搞连横,越过韩、魏两国向齐国进攻,有这事儿吗?”

“有啊。”齐宣王傲慢地仰着大脸洋洋得意道,“被我齐军杀得落花流水。”

颜斶道:“当时秦王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同时秦王悬下赏格: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封万户侯,赏千金。’大家看看,一个活着的君王的头,竟不如一个死掉的读书人的坟墓。”

齐宣王半天回过神来,怎么下台,人家不过来,把他赶出去吗?赶走颜斶,冷却天下士人心,自己走过去,君王威仪何在?毕竟齐宣王厚黑学功夫已达第二层水平,转念间心中生出对策。齐宣王厚着脸皮承认错误:“君子不可侮,寡人自取其辱。寡人愿做先生弟子,保证先生吃上山珍海味,坐上豪华名车,世间最时尚、最漂亮的名牌服饰任由先生妻子挑选。”

齐宣王没有动地方,仍然等待颜斶上前,只要你上前,说明你屈服于我,屈服于金钱和面子的诱惑,你们尊贵的读书人还不是臣服于不尊贵的君王脚下。

人能够拒绝金钱和面子的诱惑,那是因为金钱不够多,面子不够足。只要金钱够多,面子够足,没有人能够拒绝。齐宣王开出极其诱惑的条件,天价薪金外加帝王之师的头衔,没有人能不动心,齐宣王胜券在握。可惜颜罔就是颜斶,如同陆小凤永远是陆小凤。

短短百十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颜阍决心撑起天下士人的骨气,深深一躬说道:“美玉出自深山,经工匠雕琢便失去天然本色,并非它不珍贵,而是丢弃纯真质朴。我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宁愿回归家乡,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平平淡淡、快快乐乐生活。,饿的时候吃饭’慢步走当坐车,平安是福。傻瓜,标准的傻瓜,给钱不要。给官不要,给面子不要的傻瓜。但颜周获得自由,不受任何人羞辱的自由。颜周面子薄、心肠软,注定只能做隐士。不能受辱的人不会取得富贵,哪怕富贵离你如此之近。

颜周向齐宣王行礼,转身离去,将财富、官爵、虚荣尽情抛弃,同时亦将万千烦恼一起丢弃。能丢掉烦恼的人就是神仙,神仙不易做,故而曹雪芹先生做《好了歌》点悟人们成仙,“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天高云淡,云雀从草丛间冲上辽阔的天空。齐宣王挪了挪胖大的身体。嘴巴动了动,欲言又止。走就走吧,自由弥足珍贵,反璞归真,终身不受辱。

齐宣王凝望着颜周远去的背影,突然笑了,“酷,这才是真正的酷,真正的造型。寡人什么时候也能这么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