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22

第22章 龙门会

公元前328年,张仪到秦国的第二年,张仪与公子华率领秦军越过黄河攻下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称的魏国蒲阳。魏国国土大体可以划分三部分,中原地区、河东地区和河西地区,即今天的河南北部、山西西部和陕西东部地区。河东与河西顾名思义,中间隔着一条黄河,河东与中原地区并未连成一片,中间隔着韩国,只有上党山区一线地相连。

张仪进攻蒲阳这一招实在凶狠,之前秦军攻占汾阴,现在拿下蒲阳,完全断绝魏国黄河东部和西部(即河东地区与河西地区)的联系。而且蒲阳位于魏国中原地区与河东地区的北部走廊上。蒲阳丢失意味着河东地区完全孤立,魏国只能通过韩国支援河东。一旦韩国态度出现变化,魏国将无力救援河东。

魏惠王魂飞胆丧,魏军自马陵之战后十年间战争不断,败多胜少,魏惠王实在鼓不起勇气再度调集全国之兵与秦国人决战。但是,不进行决战的话,河东地区恐怕会被秦国慢慢蚕食。紧急关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秦国非但归还蒲阳土地,并且送来惠文君的兄弟公子繇做质子。质子就是人质,把公子繇押在魏国,可见秦国求和的诚心。

魏惠王忐忑不安,上天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果然,时间不长,张仪轻车一辆来到大梁。张仪轻裘缓带、潇潇洒洒步入魏国宫廷,只说了一句话:“秦君对魏国如此宽厚,大王不可无礼。”魏国自诩礼仪之邦、中原上国,怎么能不讲礼呢?

魏惠王端坐宝座之上注视着张仪,为什么魏国的人才流失这么严重,先有公孙衍,后有张仪,还有那些曾在魏国供过职的人,吴起、卫鞅、孙膑,每个人离开魏国后都把魏国当做敌人,给魏国致命一击,难道我的眼睛真的花了么?

眼前的年轻人牙尖嘴利,令人生畏。秦国用魏国的土地索取魏国的土地,真会算账,没办法,蒲阳事关河东地区的安危,是魏国核心利益。既然秦国有本事拿去一次,当然可以拿去第二次。魏惠王明白秦国人想要什么,上郡和少梁。那是魏国黄河以西所剩下唯一的一片土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倒是很符合此刻上郡之地的窘境。弱国无外交,谁让魏国打不过人家。魏惠王强压心头的愤怒,无奈笑了笑,说道:“秦国诚心议和,寡人岂能珍惜土地伤害百姓,上郡十五县连同少梁一并划归秦国,希望以后两国和平相处,不再交战。”

张仪心花怒放,脸色却平静得像一泓秋水,盛赞魏王英明。魏惠王站起身,踱到张仪身边,声音低沉道:“张仪先生,寡人最后说一句话,莫忘记你是魏国人。”

不用魏惠王嘱咐,外交上张仪从来不把事情做绝。国际事务不是私人恩怨,谁不用着谁呢,大家满意才是真的满意。只想一家沾光永远交不到朋友,哪怕只是暂时的朋友。只有付出种子,才能获取果实。张仪回到咸阳,秦国又把焦、曲沃以及皮氏归还魏国,主动退到黄河和函谷关以西。

张仪立下大功,不战唾手取来数百里土地,拉来两个盟国。依靠秦军旺盛的战斗力攻下上郡和少梁只是时间问题,可是秦、魏两国之间必然有一场血战,死多少将士,花多少年才能够巩固占领区。不费一兵一卒,不杀一个平民,只凭聪明的大脑和一条灵活的舌头做成十万大军才能做到的事,张仪居功至伟。

如何表彰张仪令惠文君颇费心思,毕竟大良造公孙衍战功卓著,思来想去,惠文君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谁也不用争,谁也不用抢,一人一半。秦国以前不设相邦,现在按照中原国家的传统设置相邦。文武分治,相邦统领文官,大良造统领武官。

张仪当上相邦仍然不满意,他想除去公孙衍独揽大权,因为公孙衍不服。公孙衍常对人说,张仪有什么功劳,他取得的土地是用秦国将士们打下的土地换来的,没有威武的秦军做后盾,那条破舌头就是条死蛇。

公孙衍故意掩盖一个事实。张仪用烫手的山芋来换甜蜜的苹果,互换土地为秦国赢得休养生息的良机,与魏国结盟破坏列强联合扼杀秦国崛起的企图。张仪的功劳公孙衍心知肚明,他们两人是竞争对手,不是你挤走我,就是我挤走你,又怎肯抬高对方。张仪知道凭他在惠文君心中的地位仍然不足以收拾公孙衍,必须继续增添砝码。

虚荣心是人永远的弱点,越伟大的人物虚荣心越重。张仪成功策划“龙门之会”与“咸阳称王”。

公元前326年,秦国举行盛大的腊祭。腊祭顾名思义,腊月祭祀鬼神,庆祝丰收。腊祭那天,秦国人会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赶到祭祀地庆贺礼拜。与往年不同,此次腊祭安排在黄河西岸的龙门,位于今天陕西韩城东北,原属秦国,被吴起的魏军占领,八十年后重新回到秦国怀抱。

惠文君登上绝壁如峭的山峰,脚下黄河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收复失地,重整河山,西北狼抬起高昂的头重回人间。惠文君神采飞扬,一手卡腰,一手挥动致意,大声向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群喊话:“秦国从此崛起,屈辱的时代一去不复回!”

万众欢腾,惠文君受到秦国老百姓热烈欢呼,声望超越历代秦君。包括远在陕北、宁夏游牧的戎狄部落也跑来参加活动,争睹秦君风采。虽然这片土地几年前由魏国统治,甚至留有魏国人的定居点。但是,策划大师张仪把龙门会办成一场和平、安全、盛大的集会,没有发生任何骚乱,没有一个魏国人抗议。如果不是秦、魏结盟,秦国人敢在龙门搞联欢吗?龙门会向外界宣示和平的力量、连横的力量、张仪的力量。

惠文君大获民心,欣喜若狂。张仪一扫商鞅残留的影响力,给秦国打上新的商标“连横”。接下来的节目彻底把惠文君推上神坛,张仪无可置疑地成为秦国二把手。

公元前325年,秦国人撒下英雄帖,骄傲地对外宣布惠文君称王。秦国周边的小国和游牧民族一百余名国君齐来庆贺,西北群狼云集咸阳。

齐、楚大国及中原各国充满嫉妒和不屑地瞧着这场群魔乱舞的闹剧,齐威王和楚怀王腰间的宝剑悄悄等待着机会,伺机出鞘取狼头首级。

出乎人们意料,昔日的霸主魏惠王和韩威侯竟也来到咸阳参加惠文君的加冕典礼。有此二人捧场,列国诸侯松开握剑的手,不痛快只能憋心里。魏、秦之间百年大战,现在握手言和,共结盟约,人家魏国人不计前嫌,你算哪根葱。

三国领导人亲密无间,魏惠王亲自给惠文君驾车,韩威侯充当护卫,又出现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一幕。魏、韩两家国君各怀鬼胎,不怀好意大捧惠文君。日后他们唆使楚、秦相斗,可惜楚怀王并非赵毋恤那样的雄主。战国最有谋略、最会说话的厚黑高手骗子张仪站在惠文君身后,站在智瑶身后的却是那个百无一用、只会给自己做毁容手术的义士豫让。偷东西要注意人家的看门狗,有只藏獒在院里散步,你敢翻墙头,那不找死吗?

惠文君继魏惠王、齐威王之后成为战国第四个称王的国君,是为秦惠王。秦惠王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同时鼓励韩威侯称王。韩威侯开始羞答答拒绝,韩国实力不如秦、魏两国,两年后见秦惠王坐得舒舒服服,也就掀起盖头变成韩宣惠王。

值得一提的是,东周国君昭文君参加了咸阳称王之会。秦惠王待昭文君异常亲热,一口一个老师地叫。看得魏、韩领导人傻眼,没想到两人关系这么铁,日后自当另眼相待。昭文君对张仪的投资终见回报,带来丰厚的利润。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厚黑子弟必须恪守的信条,不报恩谁肯施恩于你。学厚黑不是让你黑心厚脸皮一副打家劫舍的强盗模样,一副欠债不还的癞皮狗形象。刘备玄德公经常哭得泪人似的,照旧抢益州害死刘璋,才是真正黑心厚脸皮,又有谁瞧不起他,说他不仁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