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20

第20章 善良

纵横家就是现在的外交家,不是外交官,是外交家。只要是个人就可以做外交官,但并非每个外交官都能成为外交家。《孙子兵法》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外交家即是“伐谋和伐交”的主角。

纵横家的开山掌门人是鬼谷子,鬼谷子神龙见首不见尾,隐居深山的世外高人。他出名,两位高足纵横捭阖,翻江倒海,玩天下诸侯于股掌之间。鬼谷子的大弟子下山了,他叫张仪。

青衫磊落江湖行,俊雅、天真、爽朗的张仪带着年轻恩爱的妻子双双来到荆楚大地。

张仪是魏国人,贵族出身,之所以离开故乡来到异国求职,因为魏国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魏惠王招聘天下人才,惠施、邹衍、淳于髡、孟子等人先后来到大梁,这些人名声赫赫。惠施,名家掌门人;邹衍,阴阳家掌门人;淳于髡稍差一些,稷下学宫的长老;孟子,大名鼎鼎的儒学大师,继孑L子衣钵的天下第一人。

和以上战国诸子百家各大门派比起来,纵横家当时默默无闻,师傅鬼谷子见到诸位大师也要礼让三分,更别说张仪只是个大弟子。避实击虚,张仪选择楚国。

楚国比较保守,赵、魏、韩掀起私有化浪潮,激进变革,任用平民,向集权国家转型,秦国和齐国跟进,唯有楚国保持着传统,敢于变革的法家人物吴起被乱箭射死。楚国信奉道家学派,当时社会极为吃香的法家人物不肯再选择楚国,孔子周游列国在楚国受到的质疑最多,儒家人物也不肯去楚国。

同法家和儒家相比,纵横家不讲究内功的纯厚,讲究招式的精妙。他们认为称霸天下、兼并土地不必像法家那样伤筋动骨地搞社会变革,弄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甚至家破人亡;不需要像儒家那样修身养性,倡导礼仪道德;不主张像墨家那样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世界人民大团结;也不像道家“无为而治”“无为而不为”地搞阴谋诡计。

纵横家只需要一个人、一颗脑袋、一张嘴而已。即如何争取盟国,借力打力,玩太极拳。纵横家有两个法宝,一件是“合纵”,另一件是“连横”。

合纵与连横不难理解,治国不比农民种菜、工人修理机器、作家写本书来得费劲,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煮条小鱼儿而已。合纵即所谓“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所谓“事一强以攻众弱”。

合纵就是一群武功弱的合力打一个高手;连横即是混混们跟着大哥欺负弱者。比如中东战争就是合纵,一群阿拉伯国家殴打以色列。伊拉克战争就是连横。英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小弟跟着老大美国收拾伊拉克。

张仪来到楚国,投身楚国上柱国昭阳门下。一件看似偶然又必然的事情改变了善良天真、不谙世故的年轻人的一生。

昭阳和门客们一起饮酒,喝到高兴之时取出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璧供大家欣赏。这块玉璧便是著名的和氏璧。和氏璧乃楚国之宝,从不轻易示人,楚威王将它赐给昭阳。虚荣心作祟,昭阳只顾争胜显摆,忘记一条人生至理,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

昭阳门下鱼龙混杂,少不了贪婪奸伪之徒。昭阳自以为官大威重,什么人敢打宝贝的主意,岂知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和氏璧不翼而飞。昭阳大怒,追查无耻小偷。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恶人先告状,隐藏自己揭发别人,大多数人怕受到怀疑也急于找个替死鬼,大家一致选定张仪。一则张仪来的时间短,没围下好朋友,没有圈子。二则张仪满腹才华、口齿伶俐,大家妒忌。于是乎,众人昧着良心纷纷怀疑张仪。他们开出两个理由:“第一,张仪家贫,穷小子等钱用;第二,张仪无行,不修身养性。”

张仪出身贵族,后来家境败落,总有股潜在的傲气,大家不喜欢。张仪学纵横术,当然不像儒者仁义道德不离口,整天油嘴滑舌,不似好人。

一个人怀疑倒也罢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昭阳相信必是张仪偷窃玉璧无疑,把张仪抓起来拷打。张仪第一次人官场,反应没有那些官油子快,慌乱之下平时的伶牙俐齿竟然施展不出来。

好在张仪有骨气,抽了几百竹板硬是不招,没偷怎么招,招了也拿不出玉璧。打得皮开肉绽,昭阳有些后悔,毕竟没有证据,打死人楚王问下来怎么回答。张仪时常在宫廷中走动,说一些纵横之术,联合这个打那个,联合那个打这个。楚王虽然没有采纳,但也不反感。突然不见人,让我打死了,没法子交代。于是,昭阳将张仪释放。

张仪让人抬回家,遍体鳞伤,后背、屁股、大腿开了花。妻子伤心气恼,数落道:“不让你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非学。说什么大丈夫志在天下,游学四方。现在好,学得一身本事回来,落得如此下场,让人家羞辱。”

张仪躺在席子上动弹不得,张开嘴道:“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气得笑了:“在,好好在着呢,继续出去侃。”

张仪长出一口气:“舌头在足够了。”

妻子道:“我们还是回家吧,安生过日子,男耕女织多好,何苦四处奔波,受人家的闲气。”

张仪道:“受人的气为了以后给别人气受。那些当官的见到上司点头哈腰像条狗,见到下属呼来喝去指挥狗,找心理平衡。他们打我羞辱我也是好事,让我看清这个社会,懂得一个道理。光有才华远远不足,人的脸皮要厚一些,心要黑一些。你不排挤别人,别人排挤你;你不诬陷别人,别人诬陷你。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养伤期间,张仪一直寻思,自己的未来到底应该落在何方?

铁器出现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土地私有之后人们对土地的极度渴望引发兼并战争。魏、赵、韩因土地狭窄急于扩张领土,楚国由于地大物博不急于发动战争,故而张仪的那套理论不具有吸引力。张仪想到秦国,秦国地方偏僻、民风剽悍、文化落后,难以吸引大学者,专门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中选取精英,百里奚和商鞅都是如此,何不去秦国呢?

张仪伉俪离开郢都,踏上归途。张仪站在楚、魏两国的边境线上远眺南方,叹息道:“这个世界就是小偷的世界,偷东西的人安然无恙、逍遥法外,真正善良守法的人却被人羞辱,无容身之地。人改变不了社会,只能顺应社会。我不会去做窃钩摸玉的小偷小贼,做就做堂堂正正的窃国大盗。”

张仪回到魏国老家,简单收拾收拾,再度出发,过韩国经东周向秦国而去,路上他遇到人生第一个知己。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张仪夫妇途经东周巩城,天气大变,天空刮起阵风,飘着阴雨,两人狼狈进入一处酒店避雨。

小小酒店竟然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有肉有熊掌。春秋战国时代寻常老百姓只有七十岁才能吃到肉,更不用说熊掌。

宴席的主人是一位儒雅的年轻人,从身边随从毕恭毕敬的神态看,决非寻常之人。年轻人衣衫华丽、举止文雅,尽显雍容华贵,张仪一身布衣粗服显得寒酸落魄。

年轻人冲张仪夫妇一笑,“听说张仪先生欲过函谷关,略备酒水一表心意,恭候多时了。

张仪落落大方,一边行礼,一边说道:“感谢主君盛情,张仪微末之士,何敢劳主君大驾。”

年轻人一脸惊讶:“先生见过寡人?”

张仪道:“主君气度不凡,巩城之中恐无二人。”

来人确是东周国君昭文君,昭文君含笑道:“人道张仪天下才士,果不虚传,寡人国小,不足以留客。此去西方若不如意,尽请回转。寡人之国虽小,愿与先生一同治理。”

张仪心中感动,后退数步,朝北再拜道:“主君大德,张仪没齿不忘。”

酒宴结束,张仪拜别昭文君。昭文君道:“先生去秦国带了什么东西?”张仪道:“我的一张嘴。”昭文君道:“除了先生的舌头之外,还缺一样重要的东西。”张仪苦涩道:“我知道,可惜张仪生来贫困,囊中空空。”

昭文君道:“没有钱,如何能见得到秦君,如何说得上话,这个包在寡人身上。”昭文君供车供马供盘缠送张仪出境,张仪再也没有谦让,一并收下,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们怎么遇不到这般好事,不是不出门,天南海北转了不少地方,也没有人资助些人民币和名车。天天买彩票,日日失望。不是昭文君少,而是你没有遇到。遇到贵人等同于中彩票,小彩小贵人,大彩大贵人。

有人对昭文君道:“张仪一介书生,主君为何如此看重,据说此人乃无行浪子。,昭文君道:“识人全凭一双慧眼,你觉得张仪是个浪子,寡人觉得张仪是个奇才。日后必定执掌秦国相权,寡人之国处于韩国境内,要为国家寻一个强援。”

价值投资的好处在于花费少,收益大,全凭你的眼光。股市即是浓缩的社会,选股票不是去选绩优股,而是去选潜在的绩优股。

张仪即是昭文君手里的潜在绩优股,他能给东周国带来的好处用金钱无法衡量。

张仪的妻子嫣然笑道:“前些日子你说世上净是骗子,现在看来傻瓜也不少,我们发财啦。”

张仪道:“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给你送东西,有送就有求。如果收受人家的财物不给人家办事,会留下不义的恶名,不义会害死人的。三十年前有个叫卫鞅的人和我们走着相同的路,就是脚下这条阳光大道。他的脸皮够厚,心够黑,所以当上秦国的大良造。但是,你知道他的结局吗?车裂,五马分尸。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事业没有人情,无论敌人还是朋友一概得罪。”

妻子听得心惊肉跳,忙道:“我宁愿秦国人也抽你几百竹条,把你抽回魏国。”

张仪微笑道:“看来你非失望不可,秦国没有和氏璧。想做大事不可能不得罪人,该得罪的人一定要得罪,不该得罪的人决不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