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卫生是一种很重要的习惯,对于保持和增进健康更是必不可少的。讲究卫生、注意仪表的干净整洁,对女孩来说更加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不讲卫生而发愁。
又又今年10岁了,长得很漂亮,但就是不爱干净。又又妈妈对此很烦恼:"我们家孩子什么都好,爱学习,又懂事,就是不爱干净,吃饭前让她去洗手,她就冲两下,有时连手背都没湿;让她刷牙,她也懒得刷。因为不讲卫生,她常闹肚子,还长了蛀牙,长期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呀?"又又妈妈的烦恼,也正是许多父母共同的烦恼。对于孩子不讲卫生的习惯,父母们常常尝试很多方法,讲道理、批评、责打……但孩子却依然无动于衷,仍然是你觉得我的衣服该换了,我就去换;你觉得我该洗澡了,在你的三催四推下,我就去冲两下……孩子不讲究卫生、不讲究仪表美,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而孩子讲究卫生与父母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讲卫生并不伴随生理的强烈欲望,与吃饭、睡觉不同,需要父母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有一位叫芊芊的孩子,特别注意卫生。她妈妈告诉她,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芊芊问:"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妈妈告诉她:"因为手上摸了脏东西,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会生病,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等她稍大一点,妈妈还进一步告诉她,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
每次芊芊洗手时,妈妈都为她准备好肥皂、擦手毛巾,放在芊芊容易取拿的地方。而且告诉孩子洗手时要把袖子挽起,以免把衣服弄湿了,并教给她手心手背都要洗。妈妈示范一次以后,芊芊就全部掌握了。
于是,芊芊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打肥皂,口里还念念有词,洗完手,要甩三下,把自己手上的水甩干。有时大人一忙,吃饭前忘记了洗手,她总是及时提醒大人。
像芊芊这样讲卫生的女孩,不管她相貌如何,只要她干净整洁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很快就会博得大家的喜爱。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件平凡而细致的工作。父母要持之以恒地要求孩子。通常运用示范、讲解、提示、练习等方法,给孩子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那么,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好应该怎么办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孩子:
1父母要讲究卫生,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定要起好带头作用,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爱整洁。父母应向孩子示范如何保持干净整齐的仪容,清洁自己时可以让孩子在一旁观看,学习如何将自己清洁得干净、卫生。
2教导孩子养成讲卫生的生活规律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教导孩子将洗脸、刷牙、洗澡等工作当成生活作息的必需部分,逐渐养成习惯。和孩子一起设计属于她的生活作息表,内容包括她该有的卫生习惯和活动。例如,饭前便后洗手、自己擦鼻涕、会用指甲刀剪指甲、自己按时洗澡、定时大便、使用手纸等。
3坚持维持整洁工作的进行
对于和孩子制订的生活作息表,要严格要求孩子按照生活作息表执行。对待那些执拗的小女孩,父母最重要的是当孩子"耍赖"、"哭闹"、"发脾气"时都要坚持原则。必须让孩子了解,有些要求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例如,如果生活作息表规定每天都要洗澡,不管孩子如何耍赖,都不可以让步。可以和她谈条件:"好,我知道你不想洗澡:可是你知道我们的约定,要等你洗完澡才可以看动画书,你自己决定要怎么做。"孩子无"招"可使,便会遵守订立的那些规则。
4检查孩子是否完成整洁工作
如果孩子确实是去洗澡、洗头或饭前洗手了,父母还要注意她是认真去做了还是敷衍了事。要知道,孩子的头发湿了并不代表她一定洗了澡。万一发现她是敷衍了事,可以罚她重洗一次,并取消孩子晚上的娱乐活动。
为了提高孩子自己洗头发、洗澡的兴趣,可以为孩子准备她所喜欢的果香的洗发水或沐浴露等,以及让孩子用造型奇特的卡通洗澡盆等,或将盥洗过程编成儿歌,如洗手歌、洗脸歌、刷牙歌等教给孩子唱,都可以将清洁过程变成孩子愉快的经历,从而让孩子自觉爱上清洁自己的工作。
个人卫生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父母要指导孩子在生活中讲究卫生,做个干净整洁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