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交往时,都渴望拥有一个良好而和谐的人际环境,都想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而且当今社会又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合作的时代。为此,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礼仪习惯,教孩子一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知识。
可是在生活中,有好多孩子在家里的娇生惯养下,没有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这样的孩子,很不招人喜欢。
翘翘从小娇生惯养,被爷爷奶奶给宠坏了。
一天,翘翘早早就去了学校,到了学校后,她发现语文课本忘记带了,于是打电话回家让爷爷给她送过去。正在感冒中的爷爷接到电话后,拿了语文课本,马上就骑着自行车往翘翘的学校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爷爷终于到了翘翘的学校,气喘吁吁地把课本交给了她。这时候的翘翘不但没有跟爷爷说声"谢谢",反而还大声对爷爷说:"你怎么这么久才送到?"老师听到了,就批评翘翘说:"翘翘,你怎么可以这么大声对爷爷说话呀,你应该谢谢爷爷!"可她还是一声不吭。
还有一次,翘翘的父母带翘翘去参加一次非常正式的晚宴,但发现她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别人还没入席,翘翘先一屁股坐到正中位,旁若无人地吆喝服务生要可乐,菜一上桌就伸筷子去夹,等到上龙虾这道菜时,因为是翘翘最爱吃的,她居然整盘端到自己面前,就像在家里一样。虽然大家都说"没关系,没关系",但翘翘的父母还是看到了他人鄙夷的目光,真是如坐针毡,觉得太丢人了。
像翘翘这样骄纵的脾气往往是爷爷奶奶宠溺的后果。懂礼貌是一个人素养的自然表现,也是人际交往应共同遵守的规则。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标,不仅是要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要培养一个文明礼貌的孩子。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教孩子如何懂得礼节。
见过辰辰的人都夸她气质好,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这是她从小到大逐步养成的。在早期教育当中,辰辰的父母对她除了开发智力、增加灵气、培养能力之外,也同步进行着文明行为的训练。辰辰父母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培养出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要培养出一个文明的孩子。
从辰辰学会说话,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提示和要求时起,辰辰的父母就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下,告诉她应该怎样做。比如早晨离开家时,要和家里人说"再见",到了托儿所要问"阿姨好"、"小朋友好"等等。辰辰是坐医院通勤车长大的,在通勤车上,医护人员还教她学会分辈分。当她准确地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时,那稚声稚气的样子着实惹人喜爱。
记得有一次,辰辰妈妈到幼儿园去接她,临走时没有见到她们班的于阿姨,辰辰特意跑到游艺室与于阿姨说声再见后,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辰辰的父母也很注意对辰辰进行爱护公物等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辰辰小时候非常喜欢花,一到公园就拉着爸爸妈妈给她采几朵。辰辰的父母就告诉她公园里的花是叔叔阿姨精心栽培给大家看的,是不准采的。大家都采,公园里就没有花了,那就谁也看不到了。
在街上,吃剩的果皮和冰棍杆,辰辰父母都让辰辰送到垃圾箱里,从不随意往地上乱扔。乘公共汽车,当别人给她让座时,总要说声谢谢。每当看到环卫工人或园艺工人顶着烈日清扫街路、美化环境时,都要赞扬他们对城市对社会的贡献,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们的劳动……辰辰的父母把文明礼貌教育作为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提升孩子的道德修养,使她成为一个懂礼貌、讲文明,让人喜爱和受人尊敬的人。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对社会必须承担的一种义务。
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一对好父母是一所优秀的好学校。父母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的语言,家人之间多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2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
父母平时要教育孩子保持仪容仪表整洁,要穿着干净;行为举止上要"站如松,行如风",走路要昂首挺胸,步速适中,防止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与人交往要面带微笑。言谈措辞上要求女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
3及时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
当孩子打断别人谈话时,要先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是没有礼貌的行为。但也要谨守原则,千万别在孩子插嘴时回应她的要求,否则她会不断重复这可得逞的行为。在谈话告一段落后,要主动问孩子:"你想做什么,我现在可以来帮你。"让孩子明白,这时候才能听她说话,满足她的需要。
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标,不仅是要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要培养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