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急躁
急躁是孩子们常见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碰到不如意或不称心的事情马上就激动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当他们因急躁而导致失败后,往往又更加急躁地去干第二件事。这种急躁的性格会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父母发现孩子存在急躁的性格时,应该及时纠正孩子这种不良的个性,帮助孩子走向成熟。
事实上,孩子急躁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而形成的。当孩子一旦离开家长后,就不知所措,常常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不如人意、不称己心,急躁的个性就由此产生。
急躁的孩子缺乏对付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地给予帮助与引导,孩子遇事总会越来越烦躁不安。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从容不迫、不急不躁的心理素质,对孩子今后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要是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就不要包办代替,并且不要怕孩子失败,以此帮助孩子形成独立处事的能力。在孩子兴趣爱好的形成时期,家长应该及时正确引导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时,难免会心情紧张。这时,家长应该首先使孩子的心情平静下来,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树立自信心,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减少急躁的毛病。
◎从小事着手培养
孩子能不能沉着冷静,从小事做起,关键在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引导。如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自己穿衣服或帮助爸爸妈妈拿鞋子等。一旦孩子配合,就说明他们对事情有耐心。这样一来,只要父母积极引导,孩子急躁的性格也会慢慢得到改善。
乐乐今年3岁,刚上幼儿园两个月。在学校,老师经常教她穿鞋、脱衣。回到家后,她也很乐意自己做这些事情。但是,偶尔遇到衣服扣子扣不了,裤子穿到哪里卡住了,她就特别急躁,又哭又嚷,甚至使劲捶打自己。有时,妈妈见她脱不下衣服,就帮她把衣服脱下来,她反而哭得更凶,还要妈妈把衣服重新穿上,再让她自己脱下来。看到乐乐这样,妈妈有时候挺生气的:这些小事都急成这样,长大以后怎么办啊?
通过乐乐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培养孩子不急不躁的性格,就应从每一件小事开始。
小孩子发育还不够成熟,在做任何一件小事时都可能出错,自然就容易产生急躁心理。为此,家长平时可刻意安排一些训练孩子动手能力的活动或游戏,如拍皮球、拣豆子等,提高孩子的身体灵活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耐性。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父母应注重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为孩子克服急躁个性做出榜样。
2. 父母可有意识地让孩子练字、画画或下棋等,在一笔一画的练习中,在细致观察描摹中,在步步思考揣摩中,磨炼孩子的韧性。
3. 父母发现孩子产生了急躁情绪,就应马上提醒或劝慰,给孩子讲些由于急躁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启发孩子增强克服急躁情绪的自觉性,从而纠正孩子急躁的个性。
◎提醒孩子做事不要着急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更要仔细,养成做好一件事情之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的好习惯。
蛋蛋性子特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上学后,妈妈发现蛋蛋看书、写字只能在20分钟之内做完,否则他就乱发脾气,无论他需要大人们帮他做何事,若没有立刻满足,他就急得不行。
对于长期坚持的事情,例如学外语、学绘画、制作艺术品等,蛋蛋都没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只希望在很短时间内就全部完成。但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如愿,所以他就蜻蜒点水、囫囵吞枣,做完了事,以解除心中的焦虑。
有一次,蛋蛋在小区里玩,看到妈妈提着大大小小的袋子从外面回来。蛋蛋赶紧跑过去,想帮妈妈提。可是,还没等妈妈松开手,蛋蛋就抢过一个塑料袋。结果,袋子没拿好,里面的东西全都散到地上,好些东西也摔碎了。好心办成了坏事,蛋蛋急得哭了起来。妈妈安慰蛋蛋说:“好孩子,没关系的,以后做事别太急。”妈妈又把另一个袋子递给蛋蛋,他紧紧地抓住袋子,生怕再犯错误。
我们知道,小孩子往往喜欢表现自己,或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因为手忙脚乱,他们就常常出错。做事只求快不求好,总是毛毛糙糙的,想快点将事情完成,结果越做越着急,越急越做不好。
当孩子因急于表现而敷衍了事,因急于完成任务而不注重细节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在孩子急躁的时候,家长可以在一旁提醒他:“不要急,想好了再做。我们做完了这件事,然后再考虑做另一件事。”让孩子懂得,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清楚。
此外,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因为急躁而灰心丧气时,应鼓励孩子,锻炼孩子的耐性,逐步改掉做事匆忙的性格。
“父母应该做的事”
1. 制定合理的生活计划,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如饭后散步,睡前听故事。即使孩子突然想去散步,也会抑制自己的欲望,耐心等待散步时刻的到来。
2. 家庭成员在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上应当注意一致和一贯,同时也要注意不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孩子。
3.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做到有条不紊,提高效率,消除由于不必要的忙乱而产生的焦躁情绪,把事情做好。
★育子必读:急躁的故事
剑剑虽刚满4岁,但他可是个“急性子”,碰到喜欢吃的东西不让他吃时,就急得不行。当他想做一些事情,如拿玩具、看动画片时,父母必须马上答应,一刻也不能等。孩子的性格如此急躁,让父母很是担心。
爸爸妈妈对剑剑的这种不良性格,反思了好久,觉得造成孩子脾气急躁,他们也有不少责任。以前,一旦剑剑摔倒了,或者有什么事情不顺心时,他就会立即大哭。一听到他的哭声,爸爸妈妈就会赶紧跑过来哄他,帮他解决。从这以后,剑剑就知道了,只要他哭闹,爸爸妈妈就会很快答应他的要求。
为了使剑剑改掉这种急躁的坏脾气,也为了他的性格健全发展,爸妈达成共识,要对剑剑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从小事做起,让剑剑学会等待;要拒绝剑剑的不合理要求,即使他哭闹也不能再纵容他了。
为了让剑剑学会等待,爸妈经常陪剑剑玩锻炼耐性的游戏。有一次栽小黄豆芽,妈妈一边示范,一边对剑剑说:“孩子,你知道你最喜欢吃的黄豆芽是怎么来的吗?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种,好吗?”剑剑听了很兴奋,嚷着要一起种。妈妈告诉剑剑,要先把干豆子放在一个盘子里,加上水,再盖上盖子。剑剑说:“妈妈,今晚我就可以吃到黄豆芽了吧?”妈妈笑笑说:“还不行,我们得一起等待。”每天妈妈都和孩子观察豆子的变化,从豆子皮变皱到豆子变大,再到豆子发芽。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给剑剑反复强调耐心、强调耐心等待可换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还有一次,妈妈正在阳台晾衣服,剑剑在客厅嚷嚷着要玩玩具,还非得马上要。妈妈就对他说:“孩子,妈妈正在忙着,你等会吧。”剑剑一听就不愿意了,“哇哇”地在客厅里就哭开了。妈妈走过去,对他说:“剑剑,妈妈现在忙着晾衣服,没有空,等忙完就给你玩。”剑剑不听妈妈的话,还是哭。于是,妈妈也不理,还是去晾衣服了。剑剑哭了好一会儿,见妈妈没有理他,觉得没意思,就停止了哭声,还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你吧。快点干完活,帮我拿玩具,好吗?”
妈妈高兴地将剑剑搂在怀里,夸奖说:“剑剑真乖,这才真是妈妈的好儿子。”
孩子,我要对你说
1. 孩子,人生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情,但你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性格,开开心心地过好,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而破坏了自己的心情。
2. 遇到事情一定要沉着、冷静,急躁是于事无补的,只能适得其反。倒不如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怎样来解决你所遇到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