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给你一个做人心态
11047400000135

第135章 用刻苦的精神把握工作的细节

丁建华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著名配音演员。她先后担任了《追捕》、《水晶鞋与玫瑰花》、《大篷车》、《卡桑德拉大桥》、《远山的呼唤》等外国影片的主角配音工作,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观众们熟悉她的声音,喜爱她配音的各个角色。

一个配音演员所配的角色各色各样,就年龄而言,老年、中年、青年、少年乃至儿童;就性格而言,文雅矜持、质朴刚直、外露内秀、聪明调皮等等,真可谓人各有貌,千姿百态。而要配得音如其人,可真不容易。丁建华年轻时学“笑”的故事,就足以说明她艺术道路上的坎坷。笑,是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可笑有多种:冷笑、奸笑、苦笑、狂笑、破涕为笑、病态的笑、肆无忌惮的笑、甚至是歇斯底里的笑,真是多极了。

丁建华年轻时性格有些内向,不爱说笑。日本影片《故乡》中,有一段表现女主角民子在爱人面前撒谎、逗着玩,爱人信以为真,民子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发出了一阵大笑。丁建华为民子配音,当然也得笑,可她怎么也“笑”不好。她诚恳地向老同志请教,有人告诉她:要笑得好,就要练好“底气”。她于是常常练跑步、打球:又有人告诉她:要笑得自如,有个技巧问题,她于是常常对着镜子练口形、练呼吸,控制各种笑的节奏和音量。还有人告诉她:笑有个情绪问题,她于是经常凑热闹,遇到可笑的场合就踊跃参加,在自己和同事的笑声中体会情绪。

一次,她和大家一起观摩电影。影片里,老演员苏秀配的那位女主角,笑的次数顶多,而且各有特点,快乐的笑、恐惧的笑、哭中带笑、叫着的笑、歇斯底里的笑,不一而足。这激起了丁建华心中的涟漪:苏秀同志年过半百,身体羸弱,哮喘病常常发作,她怎么会笑得这样好?观摩结束后,她去找苏秀。苏秀热情地指点她:可分三步练,先是狗喘气似的“嘿、嘿、嘿”地在喉咙口逼着笑;然后加些声音上去“哈、哈、哈”地笑;最后再练那种“咯、咯、咯”地出声大笑。同时,苏秀又叮嘱她,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练习。

一天夜间,丁建华突然从睡梦中笑醒。她发现,这次笑与往常不同,似乎笑得很畅快。第二天,她立刻把这种感觉告诉了苏秀。苏秀说:有的人躺卧着比站着笑得畅快,你也许正具有这一特点,那么,就因势利导,先从躺着练起,逐步坐起来,直至站着笑。丁建华依照这“躺——坐——立”的要领,夜以继日地反复练习,并仔细地把练习中的感觉、体会记在“练功本”上,不断地加以总结、提高。经过半年苦练,她逐渐掌握了各种笑的基本要领,站在银幕前逐渐笑得比较自如了。

为了银幕上的一声大笑,丁建华整整苦练了半个年头。正是这种注重工作中的细微之处,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