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培养宝典
11046100000043

第43章 综合培养方案

1、1岁半宝宝良好习惯培养

卫生习惯

宝宝1岁半以后能主动参加一些洗盥活动,而且学习积极性很高。因此从这时起,要逐渐让宝宝知道清洁卫生的内容,逐步培养宝宝自己动手做好清洁卫生的习惯和能力。

皮肤清洁 早晚要洗手洗脸,手随脏随洗,饭前便后必须用肥皂洗手;睡前洗脚、洗屁股;定期洗头、洗澡,夏季每天至少一次,春秋季2~3天一次,冬季至少每周一次;勤剪指甲、勤理发。

口腔清洁 1~2岁的宝宝,饭后要喝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2岁后开始培养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

生活习惯

自己动手吃喝 1岁以后的宝宝,总想自己拿匙子吃饭。因此,最好给宝宝准备一把小匙,满足他自己吃饭的要求。只要坚持一段时间,1岁半以后孩子就能熟练地用匙子吃饭了。

1岁以后,还可以培养宝宝自己拿杯子喝水了。刚开始孩子会用双手捧住杯子喝,这时容易把水洒到外面。因此大人给小儿往杯子里倒水可以少倒些,也可帮着小儿用手扶着小杯喝。这样,经过一段进间的锻炼,到了1岁半,宝宝就可以自己喝水了。

自己大小便 宝宝长到1岁后,家长应当注意培养宝宝自己大小便的能力。每天按时让宝宝坐在便盆上大便,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宝宝一接触到便盆就会自动排便。

不过,真要在粪便排出之前及时发生信号,把大便拉在厕所里,则有待于幼儿对肠运动的先兆产生充分的意识。而要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父母适时的鼓励,而且还需要一个过程。

贴心小提示

给宝宝洗手、洗脸最好用流动水,并且洗手、洗脸后的水不能再用来洗屁股。同时,给宝宝洗脸时可不用肥皂,以免刺激宝宝的眼睛而不愿再洗脸。

训练宝宝大小便,不能勉强,要在宝宝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训练,不至于在以后产生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只要宝宝大小便不在裤子和褥上,就应当适当地表扬。如果宝宝不愿意坐便盆您也不要强迫,坐3~5分钟就应当结束,即使没排出来,也不要斥责宝宝。另外,便盆最好选择塑料的,以避免冬季宝宝的皮肤碰上去感到太凉。

2、1岁半宝宝睡眠习惯培养

掌握睡眠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不同月龄婴儿生理、神经系统发育和消化功能的特点来安排。父母可根据自己婴儿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睡眠的次数和时间。

了解宝宝的睡眠规律

现在的宝宝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学步幼儿了,但他还需要像小时候一样充足的睡眠。在宝宝满2岁之前,他应该每天睡13~14个小时,其中晚上睡11个小时,剩下的两三个小时用在白天小睡中。

在宝宝1岁时,他可能仍要在白天睡两次,不过到18个月大时,他可能已经可以只睡一次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午觉了,这一睡眠模式可能一直延续到四五岁。白天的小睡从两次减少到一次的过程可能不大容易,专家建议家长可以根据宝宝晚上睡眠的时长来安排第二天白天是睡一次还是睡两次。在宝宝白天只睡一次时,也可以试着让他晚上早点儿睡。

建立宝宝的睡眠程序

制定并坚持固定的睡觉时间,并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是很好的作法。如果宝宝每天都能够在差不多的时间段里小睡、吃饭、玩耍,并准备上床睡觉,那么他就更有可能不费劲地入睡。

克服宝宝的不良睡眠

如果想要宝宝睡上一整晚,而不来吵父母,那么每天晚上让他自己入睡这一点尤为重要。他不应该依赖摇晃,或是非要哼着歌才能入睡;如果他一定要这样才能入睡,那么在半夜醒来时,他就无法学会自己安静下来重新入睡。

贴心小提示

这一年龄段的宝宝会面临入睡困难或夜里经常醒来的问题。造成这两个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宝宝正在经历着新的发育里程碑,特别是站和走。您的宝宝太兴奋于自己的新技能了,想一直不断地练习,因此常常半夜起来想要继续训练。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您可以慢慢给宝宝调节过来。

3、1岁半宝宝交流能力培养

这个时期的宝宝初到一起时会主动地相互注视、逗笑,你摸摸我、我碰碰你,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这是孩子之间最初的一种交往形式。

学习关心别人

这一时期的宝宝已懂得去关心他人,宝宝会哄布娃娃,给布娃娃喂食,盖被让他睡觉。宝宝常会模仿大人照料自己的方法去照料比自己小的娃娃,这是宝宝学会关怀别人的良好行为。

做游戏时,教幼儿做给洋娃娃喂饭的动作,嘴里一边说:“不哭不哭,好幼儿,好好吃饭,吃饭长肉。”以此培养宝宝关心爱护他人的情绪。

学习语言交流

用笔在宝宝的手指上画上小脸谱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还可以在脸谱上画出各种表情,如快乐的爸爸、有点生气的妈妈、快睡着了的爷爷、微笑的奶奶及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的宝宝。

妈妈的手指上也画上脸谱。与宝宝面对面坐好,彼此能看见对方的手指。妈妈先用手指脸谱做示范,然后再用宝宝的手指玩。以此培养宝宝的语言及情绪表达能力,让宝宝学会用语言交流。但在宝宝的手指涂满颜料时,不要让宝宝把手指塞进嘴里。

贴心小提示

如果宝宝不爱护布娃娃,也可能是由于您没有当好榜样。您尤其要注意自己在宝宝面前的行为,如果您提着娃娃的胳臂或一条腿把娃娃扔进筐里,长此下去,宝宝也会这样做的,因此,您的榜样就显得很重要。同时,您要常常同宝宝一起,让他学习照料娃娃,为娃娃准备用品,同娃娃玩,以便使宝宝学会照料别人。

4、1岁半宝宝懂事能力培养

宝宝1岁以后,要教宝宝懂得在受到别人帮助时,应该说声“谢谢”。宝宝1岁半以后,应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教他学着脱衣服、穿鞋袜、解扣子。还可以培养他自己上床睡觉,不依赖大人。学会自己洗手擦手,玩具玩完了,要放回原处,不乱扔,逐步使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帮妈妈做事

帮宝宝穿上围兜兜,以免把衣服弄脏,母亲将面粉揉成团,再用擀面棍擀成3~4毫米厚的长条状,最后由宝宝利用模子压成不同的花样。每压好一个后,要分开放好,以免又黏成一团。将点心全部放在铁盘上,送进烤箱内,烤好的蛋糕就是母子二人共同的作品。即使不做甜点,平时也可以给他一些面粉和水,让他揉成面团做不同的图形。以此培养宝宝乐于助人的性格。但不要让幼儿接近烤箱,以免烫伤。

不独吃食物

当宝宝吃东西时,大人对宝宝说:“给姥姥吃,给姥爷吃。”开始宝宝不给的话,妈妈可以循序渐进的给予诱导,乘机说:“宝宝真乖,会给姥姥吃的。”一旦宝宝松手,大人马上表扬:“宝宝给姥姥吃了真好。”以此训练宝宝从小要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品质。

贴心小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您要随时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宝宝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好坏、对错,逐渐培养宝宝最初的是非观念。另外,在训练宝宝不吃独食的时候,最好在宝宝不是非常饥饿或不特别想吃东西时进行,然后再逐渐培养,使宝宝每次吃东西时都知道要分给大人吃,以此达到宝宝从小不吃独食的习惯。

5、1岁半宝宝的个性培养

1岁半的宝宝已有了一个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初步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知道自己的名字,对自己的玩具和衣服也有一种独占的心理。因此有了宝宝抗拒性行为的出现。

把握好任性程度

如何对待孩子的抗拒行为,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孩子任性的程度,孩子的主动表现和自我主张是培养独立性的起点。父母应该知道开放式的关怀可以长期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甚至是他们的健康。

考虑发脾气原因

对宝宝的发脾气,父母首先应考虑发脾气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疲倦了,则应安排他休息,如果是生病了则应安慰他给他治疗,如果是宝宝以此作为一种手段来达到不合理要求,则不要理睬他,他哭闹一阵之后就不会再吵闹。不要一见宝宝发脾气就立即迁就他,尤其是当别人面时,有的父母可能为了安静和礼貌等,轻易满足宝宝的要求,这样,久而久之,便让宝宝意识到只要一发脾气,什么要求都可得以满足,以后稍不顺心便大发脾气。

进行注意力转移

有的家长性急,当宝宝发脾气时可能他的脾气也很大,怒言训斥,甚至出手打屁股,其实这样不仅没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即使宝宝一时被镇住,强忍住了不再哭闹,但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却是极有害的。最好的办法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或将宝宝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

贴心小提示

对于在这个阶段爱发脾气的宝宝,这里给您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适当地赞扬自己的宝宝,如“你做得真棒!”等。当然,这种赞扬应该准确、真诚,避免过分的言辞。

第二,不要提问或发布命令。您的任务只是观察,说出您的意见,而不是去控制或指导宝宝。当宝宝开始调皮时您可以警告或提醒他,这也是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办法。

第三,用表扬或欣赏来肯定宝宝好的行为,以此塑造宝宝的积极行为,而对于宝宝故意吸引您注意的行为不要去理会。

6、1岁半宝宝的艺术培养

宝宝到了1岁半时,进入到语言“咿咿学唱期”,他的音乐生活便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宝宝开始初次独自发出探测音乐中小停顿的节奏感,还自己发明了一些难以记录的自发歌曲,不久后又开始发出从周围熟悉的歌曲中听来的小片断或独特的旋律短句,这便是幼儿歌唱与节奏活动的正式开端。

听音乐做动作

爸爸、妈妈先将鸭、鸡、猫、狗、兔、大象等动物的音乐放给宝宝听,让宝宝熟悉各种运动的音乐,再逐步教会宝宝做各种动物的模仿动作。在宝宝熟悉音乐和会做模仿动作的基础上,教孩子《谁来了》的游戏。开始可由爸爸或妈妈带着宝宝一起做,听到什么动物的音乐就要求宝宝模仿什么动物走路或叫声。一两遍后,爸爸、妈妈可操作录音机,任意进退磁带,打乱动物出场的顺序,让宝宝自己听到什么动物的音乐就做“谁来了”的动作或发出叫声。

听音乐学填词

选择旋律简单的乐句,爸爸、妈妈和宝宝分别填进歌词,一人接着唱一句,还可做动作,反复轮流。如小喇叭嗒嗒嗒,小铜锣当当当,小铜鼓咚咚咚;鸭子叫呷呷呷,公鸡叫喔喔喔,小猫叫喵喵喵;汽车叫笛笛笛,火车叫呜呜呜;我高兴哈哈哈,我生气哼哼哼,我伤心呜呜呜等,宝宝接不上时,爸爸、妈妈可以启发、提醒,唱出各种动物、交通工具、乐器和表示语气的象声词,激发宝宝对音乐游戏的兴趣,同时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创造力。

贴心小提示

在对宝宝的艺术培养上,您的目的一定要明确,否则可能会 “劳民伤财”,这样对自己对孩子都不利。例如对待本文提到的音乐学习,您就应该放平心态,要把让宝宝学习音乐作为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让宝宝觉得,在成长中又多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7、1岁半宝宝的科学素质培养

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宝宝开始理解自己拥有的概念,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和对结果的预测更为可信了。

呼出热气

妈妈的嘴对着宝宝的脸或手呼出热气,并让宝宝模仿。冬天里,可以带宝宝在户外呼气,让宝宝了解为什么冬天能看见呼出来的热气。

镜子游戏

引导宝宝通过镜子来认识自己,培养他的自我意识,父母可以在平时逐步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他通过照镜子来检验自己的外观,比如表达高兴、生气的各种表情,或者是一些诸如“小脸脏了”“头发乱了”“衣服扣子扣错了”等生活小细节,让镜子自然而然地转变成为宝宝观察自己、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

贴心小提示

选用一些安全材质做成镜子,如用金属片做的小镜子,镜子要注意边缘光滑,最好有一些包布,以防划伤宝宝。镜子不能太小太薄,要避免宝宝在玩耍中误吞,大镜子要固定地方靠放,最好能固定在平整的墙面上,且边缘一定要打磨圆滑。千万不要让宝宝手持坚硬的物品在镜子附近,以防一些好奇的宝宝突然失手砸坏镜子,而被镜子的碎片划伤。给小宝宝看镜子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一定要平视,而且视线距离以15~20厘米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