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孕期保健宝典
11045600000032

第32章 临产的保健事项

在临产前1~2周,由于胎儿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部降低,您会感觉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较轻快,食量大大增多。但由于先露部下降压迫盆腔膀胱、直肠等组织,常感下腹坠胀,小便频、腰酸等。在分娩前24~48小时,您阴道会流出一些混有血的粘液,这是临产前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若阴道出血量较多,超过月经量,则应想到有无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疾病。这一时期,您不可过度紧张和劳累,要以良好的心态,静候宝宝的降生。

1、临产的饮食营养

临产保证营养的必要性

妊娠期间,孕妇要摄取足够的营养,以满足母、子二人生理需要。一个健康人,若几天不吃不喝,轻者脱水、代谢紊乱,还会发生酸中毒,时间久了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临产后,若产妇进食不佳,则“供不应求”的后果更为严重。

除了母子衰竭外,由于缺乏分娩的能源,子宫收缩无力,可致滞产,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分娩过程中死亡——死产,即使经产钳、胎头吸引或剖宫产等手术助产,母亲也可能因极度的衰竭,产后子宫无法收缩,发生致命的产后大出血。因此,临产时产妇吃饱喝足,对母子双方的健康及分娩能否顺利进展,意义重大。

临产的适宜饮食

临产时吃什么饮食最好?这是每位产妇及其亲人所关心的事情。此期,由于阵阵发作的宫缩痛,常使孕妇胃口不佳。产妇应学会宫缩间歇期进食的“灵活战术”。饮食以富于糖分、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的为好。根据产妇自己的爱好,可选择蛋糕、面汤、稀饭、肉粥、藕粉、点心、牛奶、果汁、西瓜、桔子、苹果、香蕉、巧克力糖等多样饮食。每日进食4~5次,少吃多餐。机体需要的水分可由果汁、水果、糖水及白开水补充。注意既不可过于饥渴,也不能暴饮暴食。

有些不懂营养学的妇女认为“生孩子时吃鸡蛋长劲”,于是便一顿猛吃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煮鸡蛋。这种吃法极不科学,是不会得到满意效果的。孰不知人体吸收营养并非是无限制的。当过多摄入时,则“超额”部分经肠道及泌尿道排出。多吃浪费是小事,由于胃肠道的负担加重,还可引起“停食”,消化不良,腹胀、呕吐,甚至更为严重的结局。产妇每顿饭吃1~2个鸡蛋已经足够,可再配些其他营养补品。

各产程的进食须知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占分娩过程的大部分,时间较长。由于阵痛,产妇的睡眠、休息和饮食均受影响,精力、体力消耗较大。因此,为了保证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能有足够的力量,应鼓励产妇进食。食物应清淡易消化,在胃内停留的时间不宜长,故应以淀粉类食品为主,并结合产妇的喜好,给以半流质或软食,并少吃多餐。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可根据情况供给流质食品,如果汁、藕粉等。一般第二产程较短,如产妇不愿摄食,不必勉强。

临产不宜的饮食

临产期间,由于宫缩的干扰及睡眠不足,产妇胃肠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降低,蠕动功能也减弱,吃进的食物从胃排到肠里的时间(胃排空时间)也由平时的4小时增加至6小时左右,极易存食。所以,不应吃不容易消化的油炸或肥肉类油性大的食物。

贴心小提示

临产后,您若产生恶心、呕吐、进食过少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主管医师将根据具体情况给您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其他必需的滋补药物,以补充营养,供应分娩所需的能源。

您如果能进食,最好还是从饮食中摄取身体必需的营养,而不要靠注射葡萄糖来获取,因为葡萄糖输液有可能引起机体过敏的反应。

2、孕妇临产的心理禁忌

临产分娩对一个孕妇来说,即重大又难忘,十个月以来的辛苦和企盼就要有个结果了。那么,在这最后一搏的时刻,孕妇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一般说来,为了保证胎儿的顺利产出,孕妇必须做到5忌:

忌怕

有不少女性由于对分娩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对之有很强的恐惧感,分娩日期越近,恐惧感也就越强。其实,这种恐惧感是多余的。现代医学发展到了今天,分娩已经算不上是任何危险的事情了,即使是施行助产或剖腹产手术,成功率也几乎是100%。所以,无端的恐惧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给分娩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点一定要切忌。

忌急

分娩是一个有其自身规律的事情,有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有不少孕妇在分娩上属于“急性子”,还未到预产期便开始焦虑不安,担心孩子会出世,她们很早就来到医院,向医生不断询问,着急万分,这同样也是多余的。要知道,胎儿在预产期提前10天或错后10天出生,都属于正常现象。孕妇再急,也毫无作用,所以要切忌急。

忌粗

也有部分孕妇在分娩期来临时过于粗心,总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更有甚者,明明分娩在即,却还是不加注意,乘船乘车,颠簸旅行。常常在途中半道,意外分娩,严重地威胁了母子的生命。这种态度必须禁忌。

忌累

孕妇产期来临时,切忌做大幅度动作或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一定要吃好睡好,养精蓄锐,为分娩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准备。

忌忧

孕妇临产分娩时的精神心理状态是决定分娩是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时千万不要过于担心。别去思考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和其他一切不愉快的事情,要保持心情的轻松愉快,全身心地迎接分娩。

贴心小提示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果您在分娩前夕,仍然还有恐惧、怕痛、精神紧张等心理疾病,就会对分娩不利。因为这些情绪极易在生产过程中引起您的产力异常,宫缩乏力等病症,最终影响婴儿的顺利生产 。

事实上,您大可不必为此事操心着急,在现代条件下,分娩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了,即使在必要时施行助产或剖腹产手术,成功率也接近百分之百,危险性相当小。

因此,这时您要调节紧张的情绪,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地迎接分娩。分娩时,可以让宝宝的爸爸陪伴在您身边,这样您们就可以共同经历难忘的生命诞生过程了。

3、分娩应了解的事项

临产的征兆和注意事项

孕妇临产分娩前都有先兆,一般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子宫底下降 一般初产妇在临产前2周左右,开始感觉上腹部轻松,呼吸舒畅,食量增加,同时还会出现腰酸腿疼,伴有下坠感,尿频、走路不便等临产先兆。

子宫规律性收缩 临产开始,子宫规律性收缩,最初5~6分钟一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宫缩强度逐渐增加。子宫有规律的收缩,是由于在大量雌激素的影响下,且抑制子宫收缩的孕激素不再分泌,子宫肌肉便一阵一阵地加紧收缩。这种有规律的子宫收缩,称为阵缩,是分娩开始的标志,通常称为临产。随着子宫的收缩,子宫口逐渐扩张,孕妇有想解大便的感觉。

阴道有少量血性粘液流出 子宫收缩到一定程度,阴道会出现少量血性粘液,即“见红”。它是由于子宫口开大,胎膜和子宫壁分离,使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多数初产妇在见红24小时左右就会自然临产。

阴道流出羊水 由于子宫强有力的收缩,子宫腔内的压力逐渐增加,子宫口开大,胎头下降,引起胎膜破裂,从孕妇阴道流出羊水,俗称“破水”。这时胎儿很快就要出生了。

破水了是否应该立即去医院

很多女性在整个怀孕期间都在考虑,当分娩前,羊水大量流失该怎么办。其实,破水的时候,羊水急泻是非常常见的,因此不必对此过分担心。另外,还可以让您安心的是,妇产科大夫会在预产期前为您检查胎儿的头是否已经进入骨盆中了。当宝宝的小脑袋已经向下进入产道,羊膜囊破了,羊水流入产道,这个时候就应该去医院了。如果破水来的太早,比预产期提前很多天,胎儿还没有进入准备降生的位置,就比较危险了。因为这个时候脐带会先于宝宝滑向阴道,在后面的胎儿的脑袋压迫着脐带,阻碍的血液的流动。因此,这个时候产妇应该平躺着被送往医院,以保证不压迫脐带,使给胎儿的供给得以继续。

孕妇到医院分娩的时机

初产妇入院的时机 初产妇的子宫颈比经产妇的子宫颈要紧得多,宫口扩张也相对慢些,临产阶段从10分钟间隔的规律性宫缩到宫口开全,大约需十几小时。因此,一般在正式临产后入院为宜。距离医院近者,可在10分钟出现两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时入院;距离医院远的,可在10分钟出现1次宫缩时准备入院。

经产妇入院的时机 正常足月经产妇由于宫颈较松弛,容易扩张,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需8小时左右。因此,可在有临产先兆时或规律性宫缩不太频繁时入院待产。

特殊产妇入院时机 对于既往有妊娠并发症和异常分娩史,如难产史、先兆早产、中重度妊高征等,应急诊入院或按医生要求择期入院。

双胎妊娠应于预产期前2周入院。过期妊娠应在核对预产期后,于过预产期10天左右入院引产;妊娠合并糖尿病、慢性高血压或慢性肾炎者,可在预产期前10天入院待产。

如何克服面临分娩的恐惧感

对于分娩有恐惧感完全是正常的。准妈妈可以通过分娩准备阶段中的放松练习让自己平静下来。这里了解一些和分娩有关的细节,对克服恐惧很有帮助:

分娩前的阵痛是慢慢增强的,而不是突然降临,因此准妈妈可以逐渐适应。

每次阵痛之间都有间歇,那时准妈妈感觉不到任何疼痛(除了分娩的最后阶段),可以利用间歇好好休息一下。

此外,阵痛是有时间限制的,每一次阵痛都意味着宝宝离出生近了一步,当宝宝躺在您的怀里的时候,阵痛就真正结束了。

很多研究显示,女性在怀孕20周到生产这段时间里,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会不断下降。其中的原因是身体中分泌了一种类似鸦片一样有麻醉作用的激素。成功分娩并不意味着您一定要忍受剧烈的疼痛,可以通过很多的方法和药物缓解疼痛,例如针灸、呼吸、缓解疼痛的药物,以及局部麻醉等。

了解分娩需要的时间

统计数据表明女性在分娩第一胎的时候平均花费大约12个小时,第二胎平均需要8.5个小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这10多个小时里要一直忍受没有间断的疼痛。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总地来说,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信赖的人的陪伴下分娩会更快一些。

有些孕妇阵痛的时间比较短,但是疼痛的强度高,而另外一些孕妇痛感柔和一些,却需要更多时间完成这个阵痛期。因此,孕妇应该顺其自然,千万不要有压力。

分娩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因人而异,而且是可以遗传的。因此,您不妨询问您的母亲,看看她的分娩经历如何。也可以了解一下您的姨妈和外祖母的生产过程,多少对您会有所帮助。

孕妇对阵痛的敏感程度与分娩持续的时间关联不大,但是您可以坚信,一切忍受到宝宝第一声啼哭的时候就结束了。

分娩停滞不前的处理

通过相应地调节呼吸、放松和活动可以使分娩重新“启动”。这样的“中场休息”很有好处,因为我们知道阵痛是项艰辛的工作,因此产妇需要时间短暂地恢复一下。

在阵痛中,能够入睡吗?这几乎难以想象,但是有1/5的女性在阵痛的间隙时间里还是做到了这一点。缓解疼痛的药物也能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在阵痛中,孕妇不必忍受所有的疼痛,因此可以接受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或方法,从而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呼吸、放松和活动对顺利地度过阵痛有帮助。例如,在子宫张开的阶段,可以让孕妇坐在健身球上,身体向后弯曲,使呼吸变得容易,助产士或准爸爸坐在后面扶着。这个练习非常简单易行,任何一位产妇不需要预先学习,就可以在分娩中运用它。而且这个练习不仅对缓解疼痛有益处,而且也能帮助宝宝加速向下“降”如骨盆。

是否能够使用催产针控制分娩的进程

如果分娩没有任何进展,可以考虑使用催产针加快阵痛。另外一种需要采用催产手段的情况是,分娩一开始很正常,可是突然阵痛消失了,或者阵痛的节奏很慢,阵痛很微弱的情况下也需要通过静脉注射催产针来推动分娩。

静脉注射的速度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这样产妇才不会感到失去控制。如果阵痛频率太高,就应该放慢甚至停止点滴,使阵痛间歇重新变得长一些。准妈妈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和产房中的护士沟通,提醒她们注意准妈妈对催产针的反应如何。

贴心小提示

作为准妈妈,临产前您还应该了解下列情况:

第一,了解产程。产程是指从您临产开始到胎儿娩出,直至胎盘胎膜娩出的过程。一般总产程分为三个阶段,总的产程大于或等于24小时称为滞产,第一产程多在10余小时应结束,第二产程也不应超过2小时,第三产程不应超过30分钟,否则都属于异常情况,应该加以干涉,促进产程的进展。

第二,了解何时住院。正式临产、见红或虽未正式临产,但胎膜已破,您均需到医院住院。

第三,了解饮食的作用。临产时,由于宫缩阵痛,有的产妇不够安静,而且又不吃东西,甚至连水也不喝。这是不科学的,临产相当于一次重体力劳动,您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供给,才能有良好的子宫收缩力,宫颈口开全才有体力把孩子生出。因此临产时您应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糖及自己喜欢的饭菜,如果实在因宫缩太紧,很不舒服不能进食时,也可通过输入葡萄糖、维生素来补充能量。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临产时出汗多,再不好好进食、喝水,更容易引起脱水情况。

4、计划分娩方案

计划分娩是指分娩前估计到会难产,或是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而不得不借助计划的方法辅助进行的分娩。常见计划分娩法有以下几种:

催促分娩

也称催生,用药剂直接刺激子宫或产道促使分娩。这种方法通常是在预产期过后未有分娩迹象时采用。在预产期前后两个星期内分娩均属正常。如果预产期过了2个星期还未分娩就太迟了。因为这时胎盘的机能会逐渐衰退,不能再提供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婴儿就会假死或窒息。所以要进行催生。 有时,阵痛微弱,子宫收缩无力,造成分娩不能顺利进行,或是妊娠末期,母体和胎儿出现异常不得不提前分娩,这种情况通常也采用催生法。

但是,当采用了催生法无效,或者母体有其他疾病复发的情况下,只有采用剖腹分娩。

钳产分娩

钳产分娩是采用产钳夹住胎儿的头,借子宫收缩和腹压的力量将胎儿钳出。一般在难产时采用。

采用钳产分娩是在分娩出现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如分娩过程中胎儿的心跳不正常,处于危险状态,而胎儿的头刚好处在骨盆正中,动弹不得,就要窒息,同时母体又很疲劳,无力将胎儿分娩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用钳产分娩这种辅助手段。

吸引分娩

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用真空胎头吸引器代替产钳。这个胎头吸引器的作用跟抽水机一样,可以将胎儿吸引出来。

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上形成一定负压区吸住胎头,它有不妨碍胎儿头活动的特点,但其拉力比钳子弱些。这是在分娩时间延长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缓慢促使分娩的方法。

剖腹产

即切开子宫所在的腹部以及子宫,将胎儿取出来。

贴心小提示

计划分娩方案一般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的,这就要求您对计划方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文对计划分娩法的介绍,相信您已经了然于胸。下面,我再就剖宫产需要注意的事项向您作一介绍:

第一,提前决定做剖腹产手术的人,一旦发生宫缩,应立即住院。因为必须在胎儿未进入产道时施行手术。

第二,从手术前6~7小时开始不准进食。

第三,剖腹产的次数,尽管有个体差异,但不能超过3次。

第四,与下一次怀孕的间隔,必须比自然分娩长些。

需提醒注意的是:

第一,即使第一次分娩是剖腹产,下一次分娩如医生认为是正常的,也可以自然分娩。

第二,手术后伤口疼痛,住院时间长,授乳开始得较晚。

5、自然分娩的情况

分娩宜遵循自然规律

妇女妊娠和分娩都是生理现象,怀孕40周左右,临近要分娩时,母亲的生殖器官和体内的各个系统都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属于生理性的。

妊娠足月后,子宫肌肉有规律的收缩,子宫颈口渐渐扩张,胎儿从子宫里出来,通过产道,来到人间。产后母亲的生殖器官和全身其他器官相继恢复原来的状态,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不采用自然分娩,在手术适应症不足的情况下施行手术是不好的。

自然分娩产妇恢复快

采用麻醉药物、术后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术后各系统器官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发生的肠粘连等这些无疑对母亲的精神和肉体都是一个创伤。产后自然的生理恢复过程也会受到干扰。所以,从长远来看,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对母婴都更有利。

自然分娩有益于胎儿大脑发育 

胎儿脑力开发的关键就是促进胎儿脑部的发育。从受精后就不断发育的脑部,借由生产的契机,使发育的方式发生质的转变。帮助质的转变的生产过程如果未能做好,那么,胎教时迅速发育的脑部也就无法继续顺利按原有速度发育了,甚至会造成损伤,后果可畏。

优质生产并非实施麻醉,而指的顺应大自然规律的自然生产。 依循自然就是安全生产的关键,胎儿通过母亲的产道,自然来到人世间,会更聪明,更健康。

当然,在待产过程中,如自然分娩困难,为了挽救母婴,是需要施行手术结束分娩的。

孕妇到了医院,产程还没开始,就要求剖宫产,这是很不足取的。

希望顺产需要做到的事项

做好孕期保健 做好孕期保健,注意适当的营养和体重的增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接受分娩教育,对于分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练习呼吸运动(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短促呼吸),以备产时运用。

足月临产前(妊娠37~38周),医生要对孕妇的整个妊娠情况进行一次鉴定,根据产道、产力、胎儿三方面,初步预测分娩是否顺利。如果产道、胎儿正常,临产后宫缩也协调有力,大多可顺利分娩。

腹式呼吸 产程中的宫缩痛会影响产妇的情绪、饮食、大小便,甚至影响产程的进展。但是,有心理准备的产妇可做腹式呼吸以缓解疼痛,并配合医生、助产士、护士,一般能够顺利度过产程。

胸式呼吸 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便进入分娩的关键时刻。此期不但宫缩的强度和频率达到高峰,而且胎头压迫直肠,产妇又要频频向下迸气、用力,这是一个强体力劳动的过程,确实不易。只要运用好胸式呼吸、正确用力,就会事半功倍,使胎儿顺利娩出。

胎儿娩出后5~30分钟,胎盘会自动剥离、娩出。分娩后产妇要留在产房观察、休息1~2小时,此时可以喝些红糖水,少量进食,轻揉子宫,以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顺利的分娩就此结束。

贴心小提示

即将当母亲的您应该明白,怀孕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母婴都有这种天生的潜质和默契的配合能力,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顺利完成。

有人认为剖宫产可免去分娩时的疼痛,少受痛苦,一刀解决问题,而且孩子聪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证明剖宫产的孩子更聪明。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一种手段。对于经阴道分娩可能会给母婴造成损害者,剖宫产确实起到了保证母婴安全的作用,但它终究是一次开腹手术。尽管由于麻醉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安全性很高,但也不是绝对安全之举。就分娩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而言,阴道分娩明显少于剖宫产。所以剖宫产只能作为解决难产、母婴并发症的一种特殊手段。情况正常的准妈妈最好选择自然分娩。

6、分娩的要素

妊娠使未来年轻的爸爸、妈妈感到自豪,分娩使他们感到喜悦,但也夹杂着对分娩的忧虑。

分娩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三个因素:产力、产道和胎儿。如果这三个要素正常,相互之间能协调适应,胎儿便顺利分娩,即正常分娩。当然,产妇在分娩中做好精神状态方面的自我调节,家属的理解主动配合亦是确保平安分娩的重要环节。

产 道

产道是胎儿从母体降生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骨产道是指骨盆。产期临近时,骨盆的耻骨结合处(位于女性生殖器大阴唇的上方)会松驰,并稍微张开,以利胎儿通过。产前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测量骨盆,骨盆过小,就会出现难产。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软组织构成的,产期临近时,软产道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就会变软伸开。

骨盆测量的正常值

骨盆外测量 髂前上棘间径为左右两髂骨前上棘间的距离,平均为23公分。

髂嵴间径为左右两髂骨背间的距离,平均为26公分。

股骨粗隆间径为左右两侧股骨大粗隆间的距离,平均为28~30公分。

骶耻外径为从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央的距离,平均为19公分。(但不得小于18公分)。

外斜径线即从一侧髂前上棘至另侧髂后上棘间的距离,平均为21公分。测量外斜径线的目的,在于测知骨盆斜径的大小及了解骨盆的形态有无歪斜。

坐骨结节间径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两侧坐骨结节间内缘的距离,平均为9公分(但不得小于8公分)。骨盆出口后矢状径即由尾骨尖端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距离,其长度平均为8~9公分。

测量耻骨联合的高度,正常的高度平均为4公分。

测量耻骨弓角度,正常女性骨盆耻骨弓的角度,为大于90°的钝角。

每个孕妇在确定妊娠后,就应该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事先测量好骨盆的数值,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骨盆过小,就要事先做好手术分娩的思想准备,并在临产前联系好住院和手术的各项事宜,以防不测。

骨盆内测量 对角径即测量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下缘间的距离,正常的长度平均为12.5公分。由此减去1.5~2公分,大体上相当于真结合径的长度。

真结合径,用特制的真结合径测量器测量,其正常的长度,平均为10.5~11公分。

产 力

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和提肛肌收缩力。

宫缩 宫缩是指子宫体发生不随意而有节律性、阵发性的收缩。也叫做阵缩,是胎儿娩出的主要动力。

腹压 是指腹壁肌肉的收缩与横膈下降而引起的腹内压上升的状态。腹压有辅助子宫收缩的作用,尤其在胎儿娩出时需要使用腹压。

肛提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对胎儿头的内旋转和娩出有辅助作用。此外,在胎盘随后娩出时,能帮助腹压将胎盘排出。

腹压和提肛肌的收缩都在分娩的后期使用,即子宫口全开,胎儿将出世的时候才使用。

当宫口未开全前,胎儿是出不来的,这时主要靠子宫有规律的收缩来扩张宫口,使胎儿逐渐下降。宫口未开全前千万不可使用腹压和收缩提肛肌。否则容易造成宫颈水肿或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后果。宫缩时,做深呼吸运动可以防止过早地用力,减轻不适。当宫口开全时,助产人员吩咐产妇像解大便一样腹部用力,就是需要使用腹压和收缩提肛肌了,这样也就可以使胎儿尽快地娩出。

当子宫反复收缩,装有羊水和胎儿的袋子(胎膜)中的压力就会逐渐增强。随着压力的增强,胎膜从子宫壁脱落,整个将子宫口撑开,形成胎胞。正常情况下,在子宫开全的前后,胎胞因经受不住压力而破裂,出现破水现象。破水后,流出羊水对产道将起润滑和清洁作用,胎儿就可以顺利地通过产道。

破水时,要注意羊水的颜色。正常的羊水颜色清,呈乳白色。如果羊水为深草绿色,证明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现象(臀位例外),这是胎儿粪便混入羊水后造成的变化。

胎 儿

胎儿因素是指胎位、胎儿大小及胎儿是否畸形。

因为人体的产道是一个纵形的管道,所以无论头位或臀位,胎体纵轴(指胎儿从头到脚的轴线)均与母亲的骨盆轴(人体从上到下的轴线)一致,容易通过产道。

头位 头位较臀位对分娩更为有利。这是因为胎头径线比胎臀大,胎头虽然是胎儿最大最硬的部分,但胎头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胎儿的颅骨在分娩过程中能够重叠,对产道能起扩充的作用,只要胎头娩出则胎体、胎臀就顺利娩出了。

臀位 臀位是胎臀先通过产道。由于胎臀比胎头的周径小,阴道未能得到充分的扩张,在胎头随后娩出时容易发生困难,发生窒息甚至死亡。

横位 如果胎位呈横位,胎体纵轴大于母体骨盆轴,足月活胎是不能通过产道的,对母子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遇到这种情况,家人一定要尽早送医院处理,不可贻误时机。如果产前检查出胎位不正,或产时(农村地处偏远地带在家分娩的)发现胎儿小手先出来时,一定要将产妇送到医院分娩或抢救,否则子宫破裂会造成产妇生命危险,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

胎儿过大,或胎头周径大,或过期胎儿胎头颅骨较硬时胎头不易变形,即使骨盆正常,也可以引起相对性不对称,造成难产。

胎儿发育正常,或偏小,如果产力、产道正常,一般不会发生难产。

贴心小提示

您大既已经明白了,决定分娩的三个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这三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是分娩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果一切正常,胎儿就能平安降生。只要其中一个发生问题,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分娩困难。

不过,大多数人在分娩时,三个要素都能够“正常发挥”,而且“配合默契”。您在分娩的过程中只要按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分娩就会顺利进行,一切惊慌、恐惧都是没有必要的。

7、无痛分娩方法

无痛分娩的概念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妇生孩子如同“瓜熟蒂落”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随子宫规律性收缩,以及胎儿通过产道娩出,是伴有剧烈疼痛产生的。用现代医学方法,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消除疼痛感觉,达到安全完成自然分娩的全过程,称为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的方法

近年来无痛分娩的方法可归纳为:

(1)精神性无痛分娩;

(2)药物性无痛分娩;

(3)吸入性镇痛或麻醉;

(4)区域阻滞镇痛法。

以上四类方法,各有利弊,在选择上要根据产妇与胎儿的具体情况来定。作为产妇更要遵从医生的意见。

无痛分娩的要求

选择任何无痛分娩的方法,都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使产妇与胎儿安全渡过分娩的全过程。

(2)是产妇愿意接受的无痛分娩法。

(3)无痛分娩法的实施使产妇感觉到镇痛完善。

(4)对母体和胎儿的循环及呼吸无抑制。

精神性无痛分娩的概念

所谓“精神性无痛分娩”,即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应用各种非药物治疗方式,从各方面消除孕产妇的顾虑和恐惧情绪,使产妇积极参予分娩活动,正确做好助产动作,使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正常活动状态,以发挥调节分娩活动的功能而顺利无痛分娩。本法主要包括:

产前教育 产前教育是该法成功的关键。可通过医护人员或产妇自学妊娠与分娩的基本生理知识,纠正“分娩必痛”的错误观念和恐惧心理,使其对生理的分娩现象有一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锻炼助产动作 锻炼助产动作的内容包括腹式深呼吸,按摩腹壁,压迫与屏气等,其目的在于应用各种手法控制来自子宫的刺激,以提高镇痛效果。

照顾与支持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医护人员陪伴,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周到热情的护理,以增强产妇的信心。“家庭式分娩”即在整个产程中由丈夫及家属相伴,从而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

镇痛分娩三步手法

为配合精神性“无痛分娩法”,这里介绍“镇痛分娩法三步手法”,供孕妇进入分娩第一阶段时应用。

(1)腹部深呼吸每次宫缩出现时,进行一次腹部深呼吸。也就是宫缩开始时深深吸气,轻轻换气,一直到宫缩消失,才把气体呼出,反复进行。

(2)按摩腹壁用手按摩下腹部,宫缩时配合深吸气,双手从两侧向腹中线移动,呼气时双手向外侧移动。

(3)压迫手法。阵缩时用手压迫感觉不适处,如用拳头顶住腰骶部的酸胀处或用手指压迫耻骨联合处。

“镇痛分娩三步手法”效果很好,值得提倡。

药物性无痛分娩的介绍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医生根据产妇与胎儿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用药方法或途径,应用一种或几种药物,使产妇在分娩过程肖除疼痛的感觉,达到安全自然分娩,称为药物性无痛分娩法。

孕妇服用哪些止痛药对胎儿有害

孕产期是相对禁用药物的时期。据报道2%的出生缺陷与妊娠期滥用药物有关,在孕产期慎用或禁用的药物中,有不少是止痛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阿司匹林孕早期若大量服用,可致胎儿神经系统和肾畸形。妊娠末期大量服用,可影响凝血机制,引起新生儿溶血和出血倾向,出现新生儿头颅血肿和消化道出血,也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易出现死胎、死产、小样儿。

(2)非那西汀常规剂量对胎儿及新生儿无影响,大量服用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肾畸形、肝损害、贫血等,新生儿皮肤发紫、无力、嗜睡、气急、烦躁及出现溶血性贫血。

(3)保泰松妊娠末期服用此药,易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水杨酸钠妊娠早期服药可造成血管、骨骼畸形;孕晚期服用,影响新生儿肝脏的解毒和排泄功能,减少凝血酶原,易引起新生儿出血倾向。但一般剂量不易发生上述不良反应。

妇女在孕产期服用上述解热镇痛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自己乱服用。

应用麻醉药对母婴健康无损

一般说来,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虽然有一定的痛苦,如果能够掌握无痛分娩法的三步手法和自我调节好,以不用药物为最好。对有的产妇心情过度紧张,对疼痛过度敏感,分娩过程中喊叫,体力消耗太大,导致宫缩乏力,造成难产,可考虑选用药物无痛分娩法。常用的药一般分两类:镇痛药和镇静药。镇静药包括静脉和肌肉注射异丙嗪、安定等。以达到镇静,止吐、镇痛、减轻恐惧及焦虑心理。镇痛药可用度冷丁肌肉注射,也可与镇静药合用。

在国外,产妇分娩时还应用氯胺酮、笑气(氧化亚氮)等。国内已开展用硬膜外麻醉以减轻疼痛。产妇使用镇静麻醉性止痛药时一定在医师指导下必要时应用,药量不宜过大,而且仅仅于第一产程应用,即子宫开始出现规律性收缩到子宫口完全开大的这段时间。用药后还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以及胎儿的心跳、宫缩,产程进展情况。上述药物一般是比较安全的,只要用药时机、药量掌握适当,一般不会影响孕妇及胎儿身体健康的。

贴心小提示

无痛分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您对分娩疼痛的正确认识。

分娩时的阵痛,是人类乃至其他动物分娩时不可避免的正常生理现象,这种分娩时的疼痛与异常情况,如受伤、疾病等产生的疼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这一区别,如果您在分娩时能平静地、无所畏惧地去接受它,那么分娩时的疼痛就会感到并不可怕了,就会感到这种疼痛是完全可以忍受的,是暂时的,很快就可以过去的。

同样程度的疼痛,对不同的人感觉不同,反应不同。有些人感到不很疼痛,有些人感到十分疼痛,甚至无法忍受。这是因为精神原因、心理原因所致。疼痛恐惧、精神紧张、心理承受能力差,中枢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就会大大增强,疼痛就会更加厉害。反之,中枢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就会降低,疼痛感就会减轻。

因此,您只有正确地对待分娩,在分娩前作好精神上、心理上的准备,冷静地、无所畏惧地接受分娩时不可避免的疼痛,到时您对分娩的疼痛感就会自然减轻。

8、糖尿病与双胞胎孕妇的分娩

糖尿病孕妇胎儿的特殊性

糖尿病孕妇腹中胎儿多发育速度快,体重大,一般都超过4000克,脂肪也相对较多,肩围的宽度要超出头围。正常胎儿头部是身体最宽大的部分,头部娩出后其他部位均能顺利娩出,但糖尿病患者的胎儿常常容易发生“肩难产”,即胎头娩出后,宽大的肩部卡在骨盆内不易娩出,可造成胎儿窒息、锁骨骨折,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母亲也有产道撕裂、产后出血等危险。但是,如果孕期及早治疗糖尿病,胎儿的发育可以正常,体重也不会过大。所以糖尿病孕妇的分娩方式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 如果孕妇没有合并高血压等其他异常,胎儿中等大小,没有缺氧等异常,孕妇骨盆正常,糖尿病病情稳定,那么可以从阴道分娩。

剖宫产 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剖宫产: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伴有血管病变;胎儿大;胎位不正;孕妇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过去有死胎或剖宫产史;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已除外胎儿畸形。

双胞胎分娩易出现的问题

双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胎儿多;二是子宫大。正由于此,孕妇的负担较重,行动更加不便。此外,孕期容易并发妊高征、胎位不正,易早产(双胎儿比单胎儿平均早生3周左右)。在分娩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子宫收缩乏力 由于子宫过度膨大,子宫肌被延伸,其收缩力就会降低,因而宫颈口扩张慢,使产程延长,产妇容易疲劳。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出血多。

胎位不正 由于子宫内有两个胎儿,比较拥挤,两个胎儿彼此影响而胎位不易调整,偶尔发生两头绞锁或嵌顿,特别是第二个胎儿的胎位异常较多见。

脐带脱垂 由于胎位不正(臀位、横位等),致脐带脱垂的几率增加。

胎盘早剥 当第一个胎儿娩出后,子宫明显缩小,可产生胎盘早剥而出血。

手术操作的机会增加 如内倒转术、臀位牵引术、手法转胎头,甚至子宫收缩乏力需做剖宫产结束分娩等。

双胞胎分娩要注意的事项

双胎分娩属一种高危妊娠分娩。要严密观察产程;注意胎心、宫缩、宫颈开大情况;注意产妇血压、脉搏、呼吸;照顾好产妇生活和休息。产程进展差时应及时做好输液、输血及抢救胎儿的准备,特别是对第二个胎儿。当第一个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断脐并消毒、结扎,助手在腹部外扶持第二个胎儿的胎位,使其入盆。人工破膜时要注意操作慢而稳,尽力避免脐带脱垂或胎盘早剥。几乎每位双胎产妇都需用催产素液静脉点滴以加强宫缩。当第二胎儿前肩娩出后加大催产素的浓度和剂量,以预防产后出血。当两个胎儿都娩出后在产妇的子宫底部加1~2千克的砂袋压迫,以免腹压突然下降造成休克。

贴心小提示

在这时,我要提醒患糖尿病患者的准妈妈,您千万不可无原则地随便施行手术。因为糖尿病孕妇在进行剖宫产时容易发生产后出血、手术后易发生感染、伤口愈合也不好;而且剖宫产的新生儿还容易感染合并肺部疾病,如窒息、湿肺、肺透明膜病等病症,因此,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您在实施前,一定要征询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