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11044400000079

第79章 教子处方 粗暴地对待孩子的要求是不明智的

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任性不会是天生的毛病。人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矫正孩子任性,需要家长认认真真下一番工夫。

1.教孩子分清是非,不去模仿

如果孩子任性是因为他人的影响,重点在分清是非,让孩子对任性产生一种讨厌的心理,不去模仿;如果是父母自身一方有任性行为,则应认真反思,坦诚地与孩子交流,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对,教育孩子不要学。并且请孩子监督自己,帮助自己克服任性的毛病,这样对孩子非常有帮助。

2.家长一方批评孩子时,另一方不能袒护

父母之间、奶奶爷爷之间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处理方式往往意见不一致、互相矛盾。爸爸批评,妈妈护着;妈妈批评,爷爷、奶奶护着。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孩子有了优势、有了靠山,任性就愈演愈烈了。所以,大人在教育孩子上,要保持一致,特别是爷爷、奶奶,千万不要在孩子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出面袒护、干涉。大人之间遇有意见不同的时候,要避开孩子去商量。

3.家长不要过分迁就孩子

一方面,教育孩子认识任性的害处,用实例说明任性会使人做错事,会碰壁,在集体中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最终影响进步。另一方面,要向孩子承认自己的责任,无原则的迁就是不对的,孩子任性,自己应负主要责任。

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克服任性,来个约法三章。比如,父母给孩子提出某种要求,先讲清道理,为什么这样要求;孩子不同意父母的意见,有自己的主张,也必须说明理由。如果双方有矛盾,就充分讨论,还可以请其他长辈、老师发表看法。

4.尊重孩子

如果是因为家长对孩子过度严厉,甚至不尊重孩子而使孩子变得任性,那么家长就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了。家长一定要改变过于苛求和伤害孩子的行为,要宽严适度,保护孩子的自尊。创造民主气氛,多给孩子讲话的机会。

5.先“冷淡”再批评

对孩子的任性,可以先不理睬,过后也要“冷淡”他一段时间,待他沉不住气主动搭讪着接近大人时,抓住这个时机,严肃地向他讲清不满足他无理要求的原因,指出他任性不对,让他保证再不这样做。只有这个时候,批评才是有效的。

6.让孩子多与人交往

群体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个人的意愿与多数人不一致,那么就会被否定。家长应该多让孩子和他的同学、伙伴一起玩耍,在同龄人中间,如果孩子一味地任性,他就会被群体所孤立,所以,他不会轻易地把任性表现出来。

而且,那些通情达理的孩子也会在无形中给任性的孩子以示范,让他们感到任性只会遭人厌弃,而通情达理才会融入群体之中。久而久之,孩子身上任性的毛病就会逐渐淡化。

总之,只有好的环境与好的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任性时,不要劈头盖脸地严厉批评,更不能打骂。粗暴地对待孩子的要求是不明智的,拒绝孩子需要技巧。

§§第27章 霸道:唯我独尊,好东西都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