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11044400000006

第6章 专家分析 摔门是孩子不愿接受批评的一种表现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对人际关系敏感。对于大人间的戏谑、嗔怪行为,年幼的孩子只看到表面,并且很快就学会了。就“摔门”本身而言,很可能是孩子在模仿大人,或是影视剧中的某些情节。所以,成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多做正向沟通。孩子也将很快学会并反馈给你,令你欣喜万分。处在良好家庭人际环境中,孩子的人际能力也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但显然,孩子“摔门”并不是重点。孩子摔门只是他不情愿接受批评的一种表现。问题的根本在于孩子对批评持“避而远之”的态度,甚至干脆将批评“拒之门外”。

学会接受批评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塑造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比较能适应社会,有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能够用正确的、平和的心态,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

现在,很多家长只注重培养孩子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却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得孩子的心理素质比较差。那么,怎样教孩子正确对待批评呢?

★ 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仔细对照自己的行为,才能虚心接受。

★ 教育孩子虚心接受批评的合理成分,甚至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对批评者的感谢更能体现出接受批评的诚意。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更不要“自卫还击”。

★ 可以做出解释。当批评不符合事实时,允许孩子做出解释。孩子违心地表示接受批评,心里肯定大感委屈。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种种问题。

★ 对批评者一视同仁。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并虚心接受来自老师或父母的批评,但对来自同龄人的批评却“拒之门外”。这时应教育孩子:只要批评有道理,即便这批评来自小伙伴,也应虚心接受。

实际上,只要孩子学会了善待批评,那么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成为鼓励孩子前进的春风,而且还能发挥表扬不具备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