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11044400000051

第51章 专家分析 没有好身体,一切都等于零

参加运动对任何年龄的孩子都非常有益。锻炼身体不仅能让孩子身体结实健康,而且还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无论孩子参加的是像曲棍球、足球这样的团队运动,还是像体操、跑步这样的个人运动。在运动中,孩子都能学到新的技能,懂得体育精神,增强自信,这些都对孩子终生有益。

然而,有很多父母反映:孩子不爱锻炼,整天懒洋洋的,对什么运动都不感兴趣。其实,是极少有孩子天生排斥运动的。他们的天性中总充满活泼好动的因子。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原因,常常将这些因子扼杀在胚胎中。

★ 孩子学业重,几乎没有时间锻炼身体。小学五年级的鹏鹏每天早晨6:30就会被闹钟叫醒,睁开惺忪的眼爬起床,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7点吃早餐,8点到校,上午四节课,12点放学,吃饭,中午在桌子上趴一会儿;14:30上课,17:30放学,18:00回家,晚上吃过饭,19:30写作业到22:00.到了周六,早上上奥数,下午上英语辅导班;周日早上上奥数,下午写家庭作业……每天等把这一切忙完,鹏鹏最大的愿望就只剩下睡个好觉了。

其实,像鹏鹏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负担太重,没时间锻炼”也成了家长们反映最多的问题。

★ 大多数儿童都会经历好胜的阶段,但是有的儿童在气质方面会比他的同龄人更加好胜。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老师或同伴的一句像“你太差劲了”之类不好听的话,都可能深深伤害孩子运动的积极性。

★ 缺少活动场地,没有玩伴。城市的天空很大,留给孩子的空间却很少。令很多家长苦闷的是,孩子可以活动的场地太少了。“小区连个广场都没有,孩子回家只能待在房子里,也没有伙伴。”

★ 父母过多干涉。孩子们并不像一些父母们想的那样关注奖品和比分,大多数孩子只是想和朋友们一起,作为团队的一部分,从事自己的运动。不幸的是,一些父母总是做不到对孩子的运动“袖手旁观”,结果有许多孩子由于父母的压力过大而失去了对运动的兴趣。因此,相关方面的专家指出:孩子运动时,父母少“插嘴”。

★ 父母视运动为贪玩。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参加运动是贪玩的表现,于是多方阻挠。殊不知,体能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健康是1,学业、前程、财富……都是0,当孩子拥有健康时,他可能拥有10,100,1000甚至更多,如果失去1,拥有的0再多,仍然一无所有。

成长过程中缺乏运动,负面影响不少。孩子容易变成“药罐子”,如果有一两样病症没有根治,就容易发展成慢性疾病,对一生的影响就更大了。等到父母亲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时,那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去扭转这种局面,而且会感觉事倍功半,甚至要时时承担失败的痛苦。

尽管孩子身体各方面还比较稚嫩,但要使孩子长得健壮,力所能及的锻炼是不可缺少的。3岁以后的孩子,其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育都日趋成熟,孩子的体格锻炼应该采取综合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室外走、跳、跑、攀登等体育运动,做儿童健身操或运动量较大的游戏活动,既可以利用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流等自然条件,又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体育锻炼,除了能增强身体防御机能,对孩子的大脑、神经、骨骼、智力、人际、情绪,以及人格发展,都有显著的影响。父母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时,别忘了在成长一栏里,添上运动计划,让孩子在充满健康的环境中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