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11044400000139

第139章 教子处方 经常保持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离家出走会给孩子带来新的挫折和压力,甚至是灾难,但这又是年少无知的孩子不能预测的。所以说,父母应该防患于未然,对有此类想法的孩子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

1.经常保持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家长往往因为工作、家务繁忙,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表达。孩子内心感受没有得到理解,于是感到家庭冷漠。离家出走的孩子,一般内心比较封闭,和父母关系冷淡。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家长平时交流方式有密切关系,而很多家长等到发现孩子出走以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但这时往往已经和孩子之间形成很深的隔膜。所以,家长应当从百忙当中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谈。如果等到孩子犯错误后才正经地同孩子进行交流就被动了,而且还会因为方法不到位,引起孩子的逆反。

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反抗期。这时可能一件很小的事情,能引起孩子很大的情绪波动。所以,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多跟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因此,父母平时应多与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兴趣与想法,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使孩子的思想困惑解决在萌芽阶段。

2.让孩子有安全感

研究表明,早与父母分离的孩子,更容易发生离家出走的行为。分离的焦虑会给孩子的发展和感情的培养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尽量亲自照顾孩子,在早年使孩子的基本安全感得到满足。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遇到问题不会逃避,而会勇敢迎接挑战。

3.教育孩子方法要得当

很多家长“自居心理”极强,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一贯“理直气壮”,也正是这种“理直气壮”带来了孩子离家出走的苦果。建议这样的家长多听听专家、老师和孩子的意见,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一下反思。家长教育态度、方法的改变,会促使孩子出现接受教育态度的改变,不良的隐患可以消除。

4.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

虽然造成孩子出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终要解决的是要改变家中的环境气氛。家长应反思一下,是否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而且孩子还充当了大人的出气筒,或者是双方离异、分居,或者家长有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要想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做家长的应当从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开始。一家人和和睦睦,孩子才会对这个家充满爱。

另外,孩子离家出走回来以后,家长要热情、亲切地给孩子以温暖,要像往常一样,关心孩子的起居作息和学习生活,缺课的要及时和学校老师配合进行补课。待家长和孩子的心都平静下来以后,家长再与孩子做一次促膝长谈,了解孩子离家出走的各个细节,指出孩子离家出走的错误所在,以及对自身、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帮助孩子提高认识。

§§第47章 早恋:刚开始是互帮互助,一不小心就发展成 相互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