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11044400000115

第115章 教子处方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孩子妒忌别人,闹情绪,使家长担心,尤其不知道怎样教育妒忌心强的孩子。其实,孩子妒忌心强是不成熟的表现,只要家长分清原因,加以引导,不难克服。

但是,如果家长们只是一味生硬地说教,往往很难产生效果。不顾后果地严厉批评,更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对待这类孩子应当注意指导的时机和方法。

1.帮助孩子客观地看待自己

不论孩子是妒忌别人什么,都在于他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分析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和弱点,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待别人的优点应该多欣赏多学习,同时也要对自己身上的优势充满自信,这样才能比较快乐。

可以做个小游戏,让自己的孩子选择约三四个熟悉的小伙伴,让每个孩子轮流向其他孩子讲自己的三种本领或优点,再讲三个可以改进的地方。家长把孩子们讲的话记下来,把他们自己讲的和别人讲的进行比较,这样就会让他们学会对自己作出客观评价。

2.注意孩子的暗示,并表示同情

对于家长们来说,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并不难。当孩子妒忌心理爆发的时候,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他们的行为经常会出现相应变化,比如搞破坏、焦躁、没有干劲、哭泣或者说妒忌对象的坏话等等。这时候,家长需要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帮孩子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

比如,爸爸带着女儿玩秋千,站在一边的小姐姐委屈地要哭,这时候妈妈就可以说:“看,爸爸一直陪着妹妹玩,把我们都冷落在一边了,这真不公平,对不对?”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家长就可以告诉他:“这种感觉就叫做‘妒忌’,我知道你觉得妒忌,是不是?不过这没什么的。”

家长的理解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这种时候,孩子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

3.尽量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对比

在孩子某些方面做得有所不足的时候,有好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这么说:“你看人家某某,人家怎么怎么样。”家长只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殊不知这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

孩子是很敏感的,有时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燕子越来越懂事了”,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妒忌。

所以,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做无意义的比较。这种比较不但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对你所夸奖的人产生憎恨,也破坏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

4.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有妒忌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和别人相比,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

5.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礼让,这种和谐的环境气氛,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妒忌心理的重要基础。

此外,可以给孩子讲诸葛亮与周瑜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妒忌所造成的恶果。还要让孩子分清妒忌与羡慕的区别,把妒忌之心化为前进的动力。

总之,要培养孩子有一颗平常心、普通心。这样才能化解孩子的这种不良情绪,让孩子的心志健康成长。

§§第39章 跟同学攀比:不买名牌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