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2006年6月30日的深夜,当我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手中的笔时,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虽然已是心力交瘁,精疲力竭,但我却没有一丝倦意,而是激动万分,心潮澎湃。面对桌上厚厚的手稿,我真的感到吃惊。这就是我花费数年时间,花费无数心血,锲而不舍地写而写成的作品吗?一部洋洋洒洒百万余字的作品吗?用颤抖的手抚摸着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我既感到吃惊,又为自己感到骄傲。
在动笔写《轮回》之前,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挥之不去——我能梦想成真吗?虽然我酷爱文学,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写出一部震撼人心的好作品来;可当真正面对这个梦想时,我却犹豫了,我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这个梦想对我来说,太遥远了,简直是遥不可及,即使是皓首穷经,也无法实现。因此,我迟迟没有动笔,一直在犹豫,疑惑,缺乏信心,但又渴望拥抱梦想的矛盾心理状态下徘徊,挣扎。我花了近两年时间才完成整部作品的构思,期间几度打起了退堂鼓。尤其是构思叶枫在经历辛虹去世的打击下万念俱灰,如痴似傻的那一段,我冥思苦想了近半年,仍然没有想出来该如何描述他的内心感受。那段日子里,我是日思夜想,身心俱疲,有时就像书中的叶枫一样痴痴呆呆的,如泥塑木雕般,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仿佛灵魂出窍了似的。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如煎似熬的折磨了,我决定忍痛割爱,放弃梦想。可当我做出这个决定后,却没有如释重负,豁然开朗的感觉,反而觉得压在心头的磐石越来越重,重逾千斤。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推崇备至,甚至是顶礼膜拜的偶像——司汤达来到床边,唤醒了我。满面春风,神采奕奕的司汤达对我说,他是专程从另一个世界赶来请我喝茶,与我促膝长谈,为我指点迷津。惊喜万分的我跟着他来到了茶馆。几杯香茗入肚后,司汤达开门见山的问我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惭愧之余,我只好实言相告。最后,我黯然神伤地对他说:“说心里话,放弃自己的梦想我痛苦万分,可我有自知之明,我的确不是那块料。先生,您也知道,搞文学创作不是天道酬勤就能成功的。”司汤达听后不住地摇头,他斩钉截铁地说:“郗勇辉,你不是有自知之明,而是缺乏自信。谁告诉你你不是那块料?现在,你感觉就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无路可走。既然走不下去了,那你不妨倒退出来。你们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吗?难道非要用文字描述出叶枫内心的感受吗?一部好的作品,读者不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去感受。只要你能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叶枫内心无以言述的悲痛,即使你一个字也不写,也是成功的。难道非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写?不要禁锢,束缚自己的思想,让你的思想在文学的大道上信马由缰地奔驰吧!”先生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心中越聚越浓的阴霾一扫而光,荡然无存,大有拨云见日之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的思想豁然洞开后,这个奇异的梦却戛然而止,我惊醒了。看到这,读者或许会心生疑惑,这是不是我瞎编乱造的一个梦?目的不过是为了吸引读者而刻意无中生有。在此,我不做任何解释,也许我越解释,越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我相信读者看完此书后自然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总之,这个匪夷所思的梦让我充满了自信,让我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在文学的大地上默默地耕耘。
关于我写此书的感受,我想引用书中的一段话——写小说就像女人生孩子,疼的时候都咬牙切齿地发誓再也不生了。可等看到孩子后,想法就完全变了,之前所忍受的所有疼痛立刻就被巨大的幸福和满足感所淹没。现在的我就像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在忍受疼痛中期待着凝结我生命精华的孩子的诞生。这叫痛并快乐着!这就是我在创作《轮回》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轮回》就是我的孩子,而且是怀胎十年才诞生的孩子。现在,孩子终于诞生了,我希望在岁月的洗礼中,他能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希望他能长大成人!
在我的印象中,为了一部作品而花费十年心血,殚精竭虑,不辞辛苦的作者,只有两个,一个是曹雪芹,另一个是玛格丽特·米切尔。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米切尔的《飘》也是享誉世界。当我耗费十年时间,历经四次改稿,完成《轮回》的创作时,终于体会到曹雪芹所写的“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含义。《轮回》这部作品无法取得《红楼梦》和《飘》的文学成就,但我相信,它终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在创作《轮回》一书中,有一部足以传诵千秋的作品对我影响很大,它就是被冰心老前辈誉为一本奇书的《******的葬礼》。作者霍达在《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面对文学,我有着宗教般的虔诚。我在写作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且希望我的读者也能得到这样的享受。文学,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作势,也容不得污秽、肮脏和居心不良。“文如其人”,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我历来不相信怀着一颗卑劣的心的人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这段话写出了我的心声。在文学的圣殿里,我尘襟尽涤,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孜孜不倦地创作,希望自己能写出真善美的好文字。至于《轮回》所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我就不再赘言,还是请读者用心细读。
现在,我把这部小说送给全天下的小朋友,希望在他们的一生中面对的都是人们最美丽,最真诚的笑容。
2011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