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11042300000013

第13章 基本国情与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没有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

以前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总结成“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十七大报告又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结成“兴国之要”。《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会要求全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相应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扩展反映了党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的理解更加全面,标志着党在治国理政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这些工作部署是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正确分析基础上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两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共产党人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两个没有变”就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只有立足这个实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取得胜利。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时,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八个方面阐明了基本国情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指明了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以及阶段性特征对经济社会提出的新要求。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两个没有变”的国情告诉我们,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是这样,既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也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认识的渊源

马克思经济学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自始至终贯穿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指南和动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它的提出绝不是无源之水,它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直接理论依据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