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企业管理学
11042100000031

第31章 3 生产作业控制

(2)定期计划法。在成批生产的工段或小组中,每个工作地和每个工人要轮番生产多种零件、轮番执行多种工序,为了使各道工序能够相互衔接,设备充分负荷,就要采取每隔一定的时间[旬(周)、日]根据生产任务与班组各种设备情况,按工作地编制零件加工进度计划和设备负荷计划。在品种较多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划工作,可以只编制某些零部件的加工进度和某些关键设备的负荷进度,其他零件可采用日常分配任务法解决。

(3)日常分配法。在生产很不稳定的单件小批生产的工段或班组中,工作地和工人负担加工的零件和工序很复杂,一般采用日常分配任务的方法,即根据生产任务和准备工作的情况,并考虑工作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任务分配箱或派工单,随时把任务下达给工作地或工人。

生产作业控制是指在生产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对有关产品(零部件)的数量和生产进度进行控制。生产作业控制是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保证。这里分生产进度控制、在制品占用量控制和生产调度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7.3.1 生产进度控制

生产进度控制,是指对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入库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是生产作业控制的关键。它包括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和工序进度控制等。

(1)投入进度控制。它是指控制产品(零部件)开始投入的日期、数量和品种是否符合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同时也包括对原材料、毛坯、零部件投入提前期,以及设备、劳动力、技术组织措施、项目投入使用日期的控制。搞好投入进度控制,可以避免造成计划外生产和产品积压现象,保持在制品正常流转,保证产品(零部件)投入的均衡性和成套性。

(2)出产进度控制。它是指控制产品(零部件)的出产日期、出产提前期、出产量、出产均衡性和成套性等。搞好出产进度控制,是保证按时、按量、均衡、成套完成生产任务的有效手段。

(3)工序进度控制。它是指对产品(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的每道加工工序的进度所进行的控制。主要应用在单件生产、成批生产中。对那些加工周期长、工序多的产品(零部件),除控制投入和出产进度外,还要对工序进度进行控制。工序控制的方法有按工票和加工路线单进行控制等。

7.3.2 在制品占用量控制

在制品占用量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在制品实物和账目进行控制。搞好在制品占用量控制,不仅对实现生产作业计划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减少在制品积压,节约流动资金,提高企业效益也有重要作用。在制品占用量控制,主要包括控制车间内各工序之间在制品的流转和跨车间协作工序在制品的流转,加强检查站对在制品流转的控制。此外,还可以采用“看板管理”法控制在制品占用量(这种方法在第6章已经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7.3.3 生产调度工作

生产调度工作是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一项工作。生产调度工作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生产作业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工作来实现。生产调度工作的任务就是在日常生产活动中,按照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对企业生产进行有效的指挥、监督和控制,使生产能够均衡地进行,从而保证生产计划任务全面完成。

生产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生产进度和在制品流转;督促做好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服务工作;检查生产过程中的物资供应和设备运行状况;合理调配劳动力;调整厂内运输;组织厂部和车间生产调度会议,监督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调度决议;做好生产完成情况的检查、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

为了完成调度工作的任务,应遵循计划性、统一性、预见性、及时性和群众性的原则,建立一个全厂统一的强有力的生产调度系统。一般应设立厂部、车间、工段(或班组)三 级调度组织。厂部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部门各个环节都必须服从厂部(总调度室)的统一调度。车间可设立调度组,工段(班组)设调度员,在上级调度机构领导下,做好本单位的生产调度工作。各车间或科室的调度组或调度员,一方面接受车间主任或科长的领导,另一方面接受上级调度机构领导,形成一个上下贯串、左右协调、集中统一的生产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