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地理
11041900000005

第5章 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气候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气候是组成地理环境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在自然地理环境多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第一节 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主要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

一、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

中国处于北纬53°31′至北纬3°52′之间的中、低纬度位置。由于纬度不同,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就有显著差别,因而导致太阳辐射南北各异。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向南北两端递减,但白昼长度随纬度增高而加长,部分地补偿了太阳高度角所产生的南北热量收入差异的影响,故太阳辐射南北差异不大。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高度角由南向北递减,白昼长度亦由南向北变短,从而导致南北的太阳辐射量的差值特别大。这是中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冬季普遍低温而南北温差大,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就全年平均状态而论,则为南多北少。

二、海陆位置与洋流

(一)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是形成季风气候的基本因子。由于中国处于世界上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下垫面热量状况的差异,冬季大陆冷却快,气温明显低于海洋,成为冷高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相反,夏季大陆增温速度快,气温明显高于海洋,成为热低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春秋两季是冬夏大气活动中心更迭、相互消长时期。东亚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大陆上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夏季印度低压的形成,形成了著名的东亚季风。来源于海洋上的夏季风,在向陆地运移过程中,水汽含量不断减少,势力减弱,只能影响到部分地区,此时,距海远近的差异造成了各地局部气候的差异。中国内陆地区很少得到海洋气流的调节,气候的大陆性表现非常明显。

(二)洋流

中国沿海洋流有太平洋西部的黑潮暖流和自渤海南下至台湾海峡的沿岸流(寒流)。黑潮距中国海岸较远,冬季又盛行离岸风,对中国增温、增湿作用不大。沿岸流使近地面层空气稳定,利于海雾形成。中国沿海雾的季节变化受其影响很大。

三、地形

中国为多山国家,地形对中国气候影响颇大,是多种局地性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高原本身面积大、海拔高,形成独特的高原寒冷气候,明显地破坏了气候按纬向呈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通过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周围地区的气候特征。巨大的海拔高度使4000米以下的高空西风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扩大了西风带的影响范围。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冷夏热的干旱气候形成及中国东部温湿季节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季风结构复杂亦与青藏高原有关,高原季风有加强和扩大中国东部季风的活动范围、影响其进退速度的作用。

(二)山地

许多大体东西走向的山系对中国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起了障壁作用,常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如秦岭为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南至云贵高原的第二级台阶地形的边缘,阻挡夏季风入侵,大体为中国东部湿润气候和西部干燥气候的分界线。山地还通过对局地气流的阻碍作用改变了气温和雨量分布。通常迎风坡多雨、湿润,背风坡少雨、干燥。在山地,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形成气温的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山地气候等。

四、大气环流

东亚季风环流是影响中国气候最直接的因素。冬季高空基本气流为西北风,低层自北向南分别盛行干冷的西北、北和东北季风;夏季高空北纬30°以北为西风,以南为东风,低层自南向北为湿热的西南季风和偏南到东南风,因而形成了随盛行风的转变在环流、天气系统、气团性质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的气候特征。中国四季流场各有特点,冬夏季风的季节性交替过程,不但规定了季风区域,还因环流、地形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各地的气候差异。

第二节 中国气候的水热结构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最主要指标。中国气候中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过渡季节较短。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都很大,由于逐年冬夏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不同,一些地区常出现冷暖旱涝等异常现象。

一、气温

与同纬度地带相比,中国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甚大,且愈向高纬、愈向内陆愈大。年均温的分布,在东半部地形较平坦地区受纬度影响明显,北冷南暖;从东北北部至南海诸岛相差30℃以上。西半部受地形影响显著,青藏高原除东南一隅外,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在高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年均温差异也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

(一)冬季

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1月均温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省北端的漠河。1月0℃等温线东起淮河,经秦岭至东经105°处,沿四川盆地西缘折向西南,穿过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约自10月至翌年4月在长达7个月的时期内最低温在-5℃以下,且大部分地区的绝对最低温在-30℃以下。南岭山脉以南除个别年份外,最低温都在0℃以上。

中国冬季大部分地区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主要由太阳辐射决定。冬季风把高纬度的极地寒冷气团输送到低纬度,造成十分频繁的寒潮活动。除青藏高原外,中国有3/4国土受寒潮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和霜冻,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方。由于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造成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中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最冷的地方

新疆北部的富蕴气象站在1960年1月21日测得-51.5℃的低温,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在1969年2月13日诞生了中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52.3℃。漠河1969年2月13日的午后最高气温只有-26.5℃,因而日平均气温为-43.9℃;而富蕴1960年1月21日的最高气温为-36.1℃,因而日平均气温为-43.8℃。它们就是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冷的日子了!

漠河和富蕴之所以能出现这么低的温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纬度高,冬季阳光斜射,热力微弱,黑夜又极为漫长,地面向宇宙空间辐射散失了许多热量;二是它们都处在河谷地形之中,夜间高山上冷却的严寒空气沿坡下沉,加上凹洼地形的谷底本身同时也在辐射冷却,因此这里的气温比同高度平原上又低了许多;三是这些严寒天气都是晴天,地面才能强烈向太空辐射冷却,从而降到更低的温度。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们都处于东亚寒潮冷空气控制之下,使它的基础温度已降得特别低。否则,在温暖的西欧,即使纬度再高些、地形再低洼些、再晴好的天气,也是绝对不会有这样低的气温出现的。

不过应该说明,-52.3℃只是从气象站记录中挑选出来的最低气温数值。实际上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是完全有可能出现比它更低的温度的。例如根据珠峰脚下定日气象站的无线电探空观测资料,在海拔9000米高度上已经出现了-61.4℃的低温。可见,如果珠峰上有气象站的话,那么中国极端最低气温的桂冠是有可能让它取得的。

——《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

(二)夏季

中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仅12℃),最热月多出现在7月份。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大都在20℃~28℃。闭塞的盆地及内陆低洼地区出现高温中心,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火州”。青藏高原是全国的低温中心。

中国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夏季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暖湿的气流,使全国的气温普遍升高。北方太阳高度角偏低,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部分地弥补了太阳高度低引起的热量不足,因此,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较冬季小。夏季的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国家。

中国最热的地方

除了青海和西藏以外,中国各省、市、区都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全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1975年7月13日吐鲁番民航机场曾观测到目前中国的极端最高气温——49.6℃。

中国7月平均最高气温也以吐鲁番盆地为最高,达39.9℃,长江中下游地区约有一半台站也可以达到34℃左右。对比鲜明的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和北方许多高山之巅,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却只有10℃~15℃,成为中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所以中国夏季的温差,主要不是在华南和东北之间,而是发生在东西方向——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之间。

年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全年都比较暖热的地方,既不在吐鲁番,也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是全年皆夏的南海诸岛和海南、台湾等岛屿。

吐鲁番的纬度已将近北纬43°了,为什么它还能如此高温,并保持着遥遥领先的高温纪录呢?原来,吐鲁番之热,除了它海拔很低的原因外,主要是因为它很干旱。天上无云,太阳光的热量在到达地面前很少损耗;地面无水分可供蒸发,到达地面的太阳热量几乎全部用来增温地面,发烫的大地又把高温源源不断地传给大气。吐鲁番又是一个盆地,太阳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好比“热锅底部”一般。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夏季大面积最热的地区,最高气温≥35℃的炎热日数普遍都在20~30天以上,长江沿岸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都在这个大火炉之中。这里不仅气温很高,空气湿度亦很大,汗水蒸发慢,人体利用汗水蒸发来降低体温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这里的夏季显得颇为闷热。在特别炎热的日子里,常常汗湿枕席,难以入眠,许多人深夜乘凉,露宿室外。从人体感觉来说,甚至比在吐鲁番还要难受。

——《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

中国地处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四季分明的地区,纬度越高,春秋季节越短。

(三)温度带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至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可把≥10℃积温的持续期视为农作物生长期。把≥10℃积温的持续期内,每天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根据≥10℃积温,中国从北向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青藏高原为特殊的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

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东南部临海,西北则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长短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东南沿海的粤、闽、台和浙南的降水量一般都在1800~20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为湿润区,是中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中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中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至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中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青藏高原上的降水东南多、西北少,高原西北部估计在100毫米左右。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中国自东南向西北可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四大干湿地区。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与特征

干湿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

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东南大部、东北地区东北部气候湿润,森林

半湿润区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

干旱区年降水量<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

中国雨量之最

中国年降雨量的分布形势是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中国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不在大陆,而在台湾岛。台湾北端基隆南侧的火烧寮,位于面迎潮湿的东北季风的迎风坡上,年均降水量达6000多毫米,1912年降水量高达8409.0毫米,是中国年降雨量的真正冠军!

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气候最干燥的地区,年降雨量多在25毫米以下。中国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是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海拔不到1米),年均降雨量只有6.9毫米。据报道,在吐鲁番盆地南部寸草不生的却勒塔格荒漠等地区,有些年份甚至终年滴雨不降。有意思的是这些干旱区的农田主要依靠河流、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坎儿井灌溉,不靠天吃饭,庄稼有光有热又有水,稳产高产。区区小雨不但于作物无益,而且有害:在蒸发过程中会引碱上升,以及由于雨水的溅击作用使土面板结,影响棉花出苗,所以一旦有雨,还要紧急动员中耕松土。

——《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

第三节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及评价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一)季风气候明显

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换而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中国处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分布所产生的热力差异大;青藏高原的隆起破坏了对流层低层行星风带的分布,对中国冬夏季风起加强作用。此二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在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地更替。冬季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气候干冷;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等地外,中国东部广大地区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气候湿热。

冬季风来自中高纬度的亚洲内陆腹地,气流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所到之处气温急剧下降。在这种频频南下的寒潮影响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普遍寒冷而干燥,成为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冬季风一般盛行于3000米以下低空,很难越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北部聚集后,从高原东缘南下。冷空气常随冷锋南下,北方多晴天,冷锋过境时多为大风、降温;江淮及以南地区冷空气运行缓慢,常有低云形成,并有小雨。在云贵高原地区常形成静止锋,表现为大范围的阴雨天气。

夏季风分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两种。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和南海,主要影响西南和华南地区,但有时西南气流也可长驱北上到达华中和华北地区,引起那里的暴雨。经过广阔洋面的夏季风,给中国大陆带来了丰沛的雨水。中国主要雨带的位置与夏季季风的进退紧密相关;一般年份里,东南季风的前沿雨带(东南季风与大陆上北方冷空气之间的锋面雨带)于5月中旬在华南登陆,6月中旬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右,阴雨连绵,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雨带第二次跳跃,迅速推进到淮河以北,使中国广大北方地区进入雨季盛期。8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北界可达东北北部、内蒙古长城沿线,它与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带来充沛的降水。8月下旬雨带开始返回南方,中国东部地区雨季迅速先后结束。西南季风的来临呈爆发式,从南到北只需一个月时间,而退却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此,降水在季节分配上也很不均匀,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的夏秋季节。

季风区是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二)季风的影响

季风对中国十分有利,季风的影响,使中国气候不同于南北回归线两侧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多数以干旱气候和荒漠景观为主),避免了北回归线沙漠带的出现,并使之成为雨量丰沛、气候适宜的地区。

中国季风气候区的面积广大,夏季水、热、辐射的高值期重合,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中国单季作物的种植线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北。例如,水稻生长可以达到黑龙江省的北部,棉花种植可以达到新疆,是世界的水稻、棉花分布的最北位置。

中国降水分布主要是由于季风活动形成的。由于季风影响,中国境内降水量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减的总格局。降水的地区差异既影响到农业生产,也影响到人口分布。年降水量400毫米线大致把中国分成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东南部为种植业和林业区,西北部为牧区和绿洲农业区。但季风环流具有不稳定性,在季风控制下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降水变化大,因此造成频繁的旱涝灾害。随着季风的进退,在不同季节还可发生不同的特殊天气,其中台风、寒潮和梅雨对中国的影响较大,危害农作物的收成。冬季中国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普遍偏低,不利于多年生作物越冬。

二、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是中国气候的又一主要特征。中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中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如中国东部具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即冬季盛行大陆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湿热多雨。西北地区则因僻处内陆,为海洋季风势力所不及,具有西风带内陆干旱气候特点。青藏高原则因海拔高,面积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种植制度和旅游资源。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山区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出现河谷热、丘陵暖、山区凉、高山寒的气候特点,构成了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

第四节 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梅雨、台风是中国重要的天气现象,它们的形成、变化构成了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寒潮

寒潮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入侵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的影响,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很多地区出现的冻害,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寒潮伴有暴风雨时,还给牧区造成严重灾害;在黄河以南出现的冻雨,也给交通、通信、工业带来了破坏。

二、梅雨

梅雨是江淮地区春末夏初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上旬,夏季风势力已到达长江流域一带,但冬季风尚未退出江淮地区,冬夏季风在此相遇形成雨带。由于冬夏季风势均力敌,锋面便在此停滞不前,形成准静止锋,从而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这时梅子逐渐黄熟,人们便把这段时期叫做梅雨季节。

由于影响梅雨的因素很多,各年梅雨起讫日期、持续时期、降水强度均有很大差别,梅雨正常年份出现概率仅占24%。如果夏季风偏强,北移迅速,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使江南“黄梅无雨半年荒”;反之,如果夏季风较弱,雨带在这里停留时间过长,往往造成水灾。梅雨季节雨量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江淮流域的农业生产。

三、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性涡旋,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海域。

影响中国的台风路径

台风雨强度大,多为暴雨,并伴有狂风、雷电,常造成灾害。中国东南地区均直接或间接受台风影响,主要是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

台风生成集中在夏季,强台风最大风速达每小时100米,登陆时可达每小时50~100米,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但由于台风雨发生在盛夏期间,一定程度上能解除或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和酷热。

思考与练习

1.评价中国气候的特点。

2.分析中国气候的形成原因。

3.叙述中国重要的天气变化及其影响。